距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已過去近5個月時間,在美政府交替的敏感時間,美方又想重啟該領館。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5日消息,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3日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阿利森進行視頻對話。
對話中,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夫·歐倫斯提問稱,美國國會、民眾和精英對中國的看法非常負面。民調顯示,70-80%的美國人不認同中國的行為。那麼中國是否準備重新開放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邀請被驅逐的美國記者返華,並且在國內解禁《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網站?
歐倫斯還表示,這些都有助於改善中國在美國的形象,有利於在美國形成積極的對華民意基礎,然後推動美政府對華採取更具建設性的行動。中國是否願意在1月20日前採取什麼行動?
顯然,歐倫斯的提問不講道理。他言下之意是,中國為扭轉美國對華負面情緒,應該先採取重新開放美國總領館等行動,讓美國看到中國改善關係的誠意,以達到兩國關係「融冰」效果。然而,歐倫斯的話純屬倒打一耙,顛倒了事情的原委。
在他看來,近七八成美國人對華持負面看法,是因為中國單方面造成的,但這恰恰與事實相反。川普政府不擇手段打壓遏制中國,大肆渲染仇華情緒,才導致美國人對華認知出現巨大偏差,中美關係惡化的責任完全在美國一方。而且,是美國挑釁在先,變相驅逐中國記者,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後,中方不得不予以對等反擊。歐倫斯試圖把美國「加害者」形象描繪成「受害者」,完全是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對此,崔天凱斬釘截鐵的指出,並非中方首先關閉美駐華總領館,也不是中方首先驅離美國在華記者。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應美方的行為。接下來,崔天凱亮出了重啟美國總領館的前提條件,如果美國政府願意逆轉這一進程,我們願意考慮。為使兩國關係重回正軌,雙方都必須表現出善意和誠意。以善意對善意,以誠意對誠意。崔天凱強調,我不認為中國應該做一些事情來取悅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