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認真了解下:生源質量、優勢專業、校園環境、在校生三觀、畢業去向、選課、校園氛圍和是誰在成就上財?閱讀本文將有很大收穫。本文不單是寫給有志於報考上財的準本科生和準研究生看的,更是寫給在校生特別是新生看的。搞清楚「上海財經大學怎麼樣?」並不是為了尋覓沾沾自喜的資本,而是為了從中吸取養料,把「我該怎麼做?」這個問題,變成切實可行的成長路徑。莫把大學當作自己的人生頂點,切記!
中國第一所商學院——國立上海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前身)老校門
一、生源質量(難考程度)
一般曾經經歷過高考的,都感覺上財是中國最難考上的211大學(和985創新平臺高校),比很多牌大的985高校都難考,事實上確實如此。
先談上海考區,上財和同濟是同檔水平。一般來說,復交本部(不包括一二醫)下來,有句玩笑話:想當白骨精去上財,想當工程師、設計師去同濟。財同下來再看看中九、航開、兩語一外、兩師一法、一財一貿等重本。上海重本在上海考區的招生一般分為綜評批和普通批(即其他未開始綜合評價地區的正常高招批次),綜評批招生計劃上財比同濟少些,普通批招生計劃同濟比上財少些。因為人數上的多寡,所以綜評批錄取均分上財比同濟略高一點點,而普通批錄取均分同濟比上財略高一點點。
新民晚報:1993年上海卷500分(600分卷)以上考生錄取本市院校一覽
再談全國所有考區,上財2018年全國生源質量排名(來自全國各地考生的總體排名)在全國第10,同濟第11,後面跟著上面提到的重本。下面的數據是2015年-2018年近四年全國生源質量排名情況,大家自己看數據,本人就不廢話了。這裡面浙大貌似不高,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浙大浙江省招生計劃數和均分拖的後腿,在上海,浙大的均分超過上財,而在浙江,情況正好相反。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浙江省教考院官網發布的分專業均分數據。
二、優勢專業
在校生眼裡,轉專業熱門主要是兩個學院,會計學院和金融學院,然後才是具體的專業:比如經濟學院的經濟學,統計學院的統計學和公管學院的財政學。
會計學院(ACCA、會計學、財務管理)地位相對來說比較尊崇,這主要是由其在會計學領域的積澱和地位所決定的,這點華五(復中交南浙)望塵莫及,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上財協助財政部完成了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組建。四大招多少初級人員這種數據就不報了,下面是2018年上市公司財務負責人畢業院校排名,可以從中窺探到上財的地位。
上財金融學院,也許不是上海最好的金融學院(國際金融、金融學、保險學),但在就業方面從來不虛,下面這個基金業統計數據能反映現狀:
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前身)中大實習銀行
從公募基金行業內基金經理名校畢業情況來看,據統計,清華大學118人,北京大學106人,復旦大學114人,上海交通大學49人,中國人民大學41人,上海財經大學57人。公募基金現任2521名基金經理中,全都是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博士306人,碩士2078人,學士137人。
在有數據可統計的2922名私募基金經理中,私募名校畢業的基金經理數量更甚於公募基金,其中,清華大學170人,北京大學186人,復旦大學153人,上海交通大學123人,中國人民大學107人,上海財經大學118人。其中,博士293人,碩士1945人,學士659人,其他25人。
金融學院「蒲公英勵志夏令營」接待貴州山區學子
前面提到的財政學、經濟學也是國級重點學科,統計學是雙一流建設學科。好學院好專業轉專業名額不多,一部分在校生會通過輔修會計或金融來實現就業上的通關。
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前身)統計教室
2018年荷蘭蒂爾堡大學全球經濟學研究機構排名(35本國際權威經濟學期刊上的論文發表數)
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旗下專業,研究生階段可以銜接CS(計算機科學)、SE(軟體工程)DS(數據科學)、BA(商業分析),因為升學和就業形勢大好,受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
武東校區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
學生自主選擇培養方案方面,除去前面提到的轉專業通道,另外還有實驗班。實驗班生源來源:一種是入學後全校進行選拔,比如經濟學院的數理經濟班;另一種是升大二前院內選拔,比如商學院的BA(商業分析)班,就是從非熱門專業——工商管理專業裡進行選拔。
這類進階版培養方式,招生時無具體介紹。但學生入學後,學校或學院會通知有選拔項目,感興趣的,可以去申請。進行複合型人才培養的實驗班,課程設置和純商科不同,會適當加入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類課程。而進這幾十人的尖子班,比較轉專業還是相對容易的。
三、校園環境
上財的校園環境,以2017年百年校慶為界,分成兩個時期。15來上財,大部分路面還是規格比較低的水泥路,17年校慶,校內所有路面都已鋪上了柏油路,設施上也先後增加了新體育館、新宿舍樓等新建築,老的景觀、綠化和建築也進行了調整和修繕,整體格局比過去大方不少。
國定校區正門
武東校區運動場和科研實驗中心大樓
國定校區老水塔
武川校區邊上的財大豪生大酒店
楊浦校區實際上是武東、武川、國定三個校區連成一體,武東校區就是原同濟大學滬東校區,武川校區就是原上海鳳凰自行車廠,國定校區那一塊地才是在楊浦最初始的校區。中山北一路校區現址為商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託福\雅思\GMAT\GRE考點。崑山路校區是原東吳大學法學院舊址。上財佔地面積不算大,介於港大和港科大之間,用來騰挪的空間自然比不了隔壁和同濟。有特色的建築也不多,但風格比較統一,無凌亂感。教學樓設施一般,但都裝了空調。圖書館設施則很好。
武東校區校門鳥瞰,右下角建築為復旦留學生公寓,左下角建築為武川校區圖書館
武東校區毓秀樓
武川校區圖書館
中山北一路校區教學樓
國定路校區一教、二教和梯教,曾來上財考研的一般都有印象
國定校區第一教學樓
宿舍樓分男女,基本四人一間,都裝了空調,部分宿舍沒有獨衛和陽臺,叫男僕樓或者女僕樓,好處是不用自己打理衛生間和沒味道。各樓層都有洗澡設施,各樓都有公用洗衣機。
武東校區研究生宿舍寧遠樓
國定校區本科生宿舍
沒陽臺的宿舍內景(原生態)
有陽臺的宿舍內景(學生自己打理過)
宿舍洗衣房內景
在校生用餐花費,貴於同濟,約等於隔壁,非在校生,費用上浮20%。國定的綠葉和新疆,武東的新餐廳、武川的新園和盛環,每個餐廳都有幾樣拿手品種,受吃貨們的青睞。吃上要消費升級可以去校內的繽紛谷,或者去校外的大學路。
國定校區綠葉餐廳
武東校區新餐廳
2019年暑期裝修後重新投入使用的武川校區新園餐廳
國定校區繽紛谷
美國SOM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的購物街——大學路
對於校園環境的現狀,硬幣的一面是上財主動放棄了郊區大片校園,但硬幣的另一面是上財師生得以留守在市區,比起松江的上外、東華、華政,閔大荒的交大、華師,奉賢的華理,嘉定的同濟(絕大部分工學專業),上財的在校生是幸運的,想出門逛逛,國定路校門對面406直接可以到五角場,走過去也沒多久。
上財在校生現在搭乘10號線和3號線必須轉乘公交和共享單車,2021年18號線一期全線通車以後,陸家嘴、城隍廟、外灘、人民廣場就在半小時行程圈內了,會更方便。有個趣事,18號線因為佔用上財土地建設地鐵站,作為補償,在站點上給上財還建了一棟宿舍樓,這在國內還是獨一份。18號線帶來的交通便捷化,上財與復旦同享,其中好處到了大二之後,會有切身體會。
國定校區研究生宿舍,網球場左上方將來是地鐵站,圖片右下方為體育館
地鐵18號線(一期)線路圖
四、在校生三觀
比較隔壁復旦,上財在校生大多對人文情懷興趣不大,對職業發展則興趣很大。年輕人少幻想多現實好還是不好?值得商榷。在這裡,大部分學生關心的是自己畢業後能幹什麼,何時能在上海安家立業。藝術人文類社團對上財人來說,好是很好,但淺嘗即止,不會拿來當主食。所以,有人說上財在校生想得最多的就是錢。但在上海,這有錯嗎?
前面說了,上財的生源是很優秀的,且在校生幾乎都來自於小康之家,很少有來自特別貧困家庭的同學。上財在偉大祖國的貧困地區幾乎是沒什麼知名度的,當然學校近年組織的「千村調查」正在逐漸改變上財在落後地區的形象。而經濟發達地區的小孩,從長輩嘴裡聽到上財的機率就會大很多。所以,背景具有同質性,且覺著上財好,才聚到一起。
校長為2017年千村調查優秀調研報告獲獎學生代表頒獎
上財是中國培養白骨精的頂尖高校之一,所以非常受女性青睞,生源結構上女多男少。上財女生普遍人格上獨立自強,行為上精明幹練,這樣的女生娶回家,肯定有助於下一代樹立正確三觀。就業方向上,上財具備男女對等的就業格局。從祖國花朵到職場精英,一代代上財女生總是能自信地完成蛻變,大方得體地應對來自清北復交的職場競爭者,這和務實的校園氛圍有著密切聯繫。
五、畢業去向
本科畢業無非就三種選擇,就業,國內升學,海外升學,上財的數據見下圖:
節選於2018年上海財經大學官方發布的就業報告
近25%的出國黨,一般是在大一、大二就規劃好了出國之路,什麼時候在中山北一路校區或武川路校區考託福、雅思、GMAT、GRE,計劃井井有條,執行力也強,另外還參加各種競賽、實習和活動,以獲得目標研究生院更高的認可度。
上財的保研率不高,取得保研資格,一般要進前11.3%(2021屆上升至17%),而很多高考全國生源質量低於上財的985,只要進前20%就取得資格了,所以,為保研來上財,不是步好棋。上財的應屆考研大軍不強,才佔不到8%。上財學生聰明但並不拼命,從回報上看,只有在就業前景很不明朗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去考研。一般優先考證,工作幾年後,再補上研究生學歷。
就業是上財學生最喜歡溝通的話題之一。口語不錯,績點夠看,性格不太古怪的畢業生,基本可以找到一份收入還算不錯的工作,只要不是特別奢侈,在上海生活壓力也不算很大。上財實習機會很多,不能否認「財大幫」在其中的助推作用。就這兩年數據來看,去銀行和四大工作的同學仍佔大多數,這些也是很多普通人心目中比較體面的工作。
再來評議下「財大幫」,這個幫不是幫派的幫,而是互相幫助的幫,因為上財人都非常清楚人際關係是商科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把握好上財校友圈的豐厚資源,將來必大有可為。
六、選課
上財的課程大致分兩種:通識課和專業課。通識課有必修課、限選課和選修課;專業課有必修課和選修課;剩下的是個性化培養課程、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七七八八加起來就修滿了學分。
有在校生抱怨大一、大二課表裡充斥了大量名為通識教育的無用課程,這種論調其實很二,這是教育部規定要上的內容,《毛概》、《馬原》、《思修》哪所高校可以不學?而通識限選課和通識選修課的學分,如果想要績點更好看,就都是有用的學分,怎可怠慢?期待通識課程有大師級講解的同學,上財也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隔壁復旦肯定更好,如果想聽可以想辦法去蹭。
至於專業課部分,越是好的學院,越是好的專業,學習上的壓力也就越大。上財默認考進好專業的學生都是腦瓜特別靈的學生。所以,上專業課時,很少不開足馬力前進。這樣就對自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結果是:好專業的重要課程,一旦你跟不上,就會永遠跟不上,你不賣力及時搞懂記牢,期末麻煩就會找上你。試想能適應此種教學方式的學生,將來在職場上,會掉鏈子嗎?
有人搞了個幫助選課的APP,評議裡最常出現的一條是:某老師點名很噁心,或某老師很好點名不太嚴。高年級學生抓實習對出勤率是有強大殺傷力的,但就業率又跟實習掛著勾。學生面臨兩難選擇的時,通常會在選課時進行規避,比如儘可能把課集中在每周幾天內,或者找考勤上特別「宅心仁厚」的老師。當然也有學生一直堅持規規矩矩上課,然後規規矩矩去了自己能去的單位。
畢業生公認上財對自己幫助最大的課程:會計、英語、計算機。
上海財經大學為2020屆畢業生舉行外灘之窗亮燈儀式
七、校園氛圍
上財校園的學習氛圍還是不錯的,周圍懶人少勤快人多。一批衝擊保研資格、海外訪學和獎學金的同學,多多少少會帶動著大家主動學習,所以圖書館常常滿座。但異類始終存在,忙打遊戲的,忙搞對象的,忙各種嘚瑟的,但這種畢竟是少數。因為都知道,在以往樣本裡,成績優秀的學生,最後的發展都很好,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在哪兒都吃得開。所以,當你迷茫無措時,踏實學習永遠不會是錯的選擇。
常常滿座的圖書館
八、是誰在成就上財?
國定校區上海財經大學商學博物館
上財是介於大社會與象牙塔之間的高校。上財學生思想上普遍比其他學校學生早熟,一方面上財各種社團以及商賽,使得學生從中積累了較多的人際交往經驗;另一方面上財在校生大二、大三就開始步入職場實習,提早在遊泳中學習遊泳。閱歷的增加,上財學生給人的印象並不是「油」,而是勤加操練後的易用性。很多工作,很明顯地感覺上財學生上手快一些,而且不必花時間精力來穩定他們的情緒。
從就業角度看,學校坐落於市中心是全體上財學生的幸運。好的地域位置是商科高校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則是建立在以往畢業生的口碑上。曾幾何時,上財還不是一所全國生源質量很出眾的高校。但借著建立健全市場經濟的東風,一屆屆從這裡走出去的上財人,不斷通過穩定的發揮,幫助豎起了上財這面大旗。今天,當你有幸邁入這所最難考的211大學校門時,會不會想到:將來該由誰來成就上財?
2019年新生開學典禮在國定校區體育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