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這三類產婦,順產生娃往往很遭罪,還是乖乖剖腹產

2020-12-20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不少過來媽咪吐槽生孩子太難,其實,生孩子的難易程度除了與胎兒的大小、胎位、雙頂徑長度有關外,產婦自身因素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婦產醫生直言:這三類產婦生孩子最遭罪最費勁兒。

三種產婦生孩子最費勁最遭罪

1、體型偏瘦、盆骨較窄的女性

如今的女性都以瘦為美,多半纖瘦的女性盆骨較窄,正如老人言:「屁股大好生養」,骨盆大的女性一般屁股都比較大,盆骨大的女性生孩子更容易。當然,屁股大的女性不一定骨盆就大,也可能是身體脂肪堆積較多,因此得通過具體數據測量才能知道。

坐骨結節間徑(TO),又稱出口橫徑,它是是胎先露通過骨盆出口的重要徑線,其長短與分娩的關係密切。它是孕婦骨盆內測量的數據之一,孕媽可在孕28~32周或者孕37~38周到醫院測量。

測量時檢查者戴手套,藉助骨盆測量器,孕婦仰臥於平床上,兩腿彎曲並用兩手抱膝,使大腿貼近腹壁,使臀部抬高便於檢查。

檢查正常範圍為:

對角徑(DC):正常值為12.5~13cm。坐骨結節間徑(TO),又稱出口橫徑,正常值在8.5~9.5cm,再對照胎兒的雙頂徑大小,就知道適不適合順產。

一般孕38周產檢時,醫生會測量胎兒雙頂徑的大小,它是胎兒頭部左右兩側最寬部位的長度,如果大小在8.62~9.8cm之間,說明胎兒大小適中,分娩時容易通過產道,產程相對較短。若超過了9.8cm,胎頭易卡在骨盆入口處,分娩難度會增加很多,產程也會延長。

坐骨棘間徑(BD):即測量兩坐骨棘間的距離,正常值約為10cm。坐骨切跡寬度:其寬度為坐骨棘與骶骨下部間的距離,能容納三橫指(5.5~5.6cm)為正常,否則屬中指骨盆狹窄。盆骨多大比較好生?

專家表示,坐骨結節間徑直接決定是否好生,它是胎先露部通過骨盆出口的經線,此經線與分娩關係密切,如果骨盆出口橫徑達到10cm,一般正常大小胎兒可經Y道分娩。如果低於正常範圍(8.5~9.5cm),在分娩時可能會導致胎兒頭部卡在骨盆處,進而出現難產現象,順產耗時比較久。

骨盆的大小用骨盆徑線大小來表示,骨盆大小滿足後,骨盆的形態異常也會造成難產,比如以下幾種情況——

若骨盆形態輕微異常,但各徑線均大於正常低值徑線,則可能經陰道順利分娩。若骶恥外徑(EC)小於18cm、對角徑(DC)小於11.5cm時,診斷為扁平骨盆。恥骨弓角度小於90°,坐骨結節間徑小於8cm,坐骨結節間徑與出口矢狀徑之和小於15cm,骨切跡寬度小於2橫指時,診斷為漏鬥性骨盆。坐骨結節間徑、坐骨棘內突程度以及坐骨切跡寬度,可以間接判斷中骨盆狹窄程度。

2、小於20歲或大於35歲的女性

女性年齡和生孩子的難易度息息相關。一般認為25~29歲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年齡過大過小都有可能造成難產。

一般來說,女性到了18歲,性器官基本發育完善,但是各臟器功能卻尚未發育完善,骨骼系統和高級神經系統通常到25歲才發育成熟,小於20歲生育,骨盆難以擴張,生孩子易難產,而且心理上容易緊張、恐懼,沒有足夠的心理去應對。

而年齡大於35歲的女性,產道、會陰、骨盆的關節變硬,不以擴張,子宮的收縮力和產道的伸張力也較差,這都會導致產程延長,引發難產。

3、產力不當的女性

產力貫穿於整個分娩過程,主要包括宮縮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縮力、肛提肌收縮力,分娩時三種力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才能幫助順產完成。

子宮的收縮力:分娩前夕,子宮會開始有規律的收縮,在子宮肌收縮的作用下,胎膜破裂,胎兒慢慢地向子宮頸口移動,宮頸口開始擴張,將胎兒向外排出。

宮縮力太強太弱都不好,比如急產、使用過量催產素的孕婦,宮縮力過強、產程過短會造成會陰撕裂,產道損傷;如果宮縮力太弱,孕媽使不上勁兒,會造成產程過長,胎兒易發生宮內窘迫,必要時順產轉剖腹產。

腹壁肌和膈肌收縮力:主要指的是宮口全開後,驅使胎兒頭部下降的力氣,這個要配合醫生的指令來用力。

肛提肌收縮力:分娩時協助胎兒頭部、身體在骨盆腔進行內旋轉和外旋轉的作用力,利於胎頭仰伸、娩出以及胎盤的娩出,這個也需要配個助產士的指令來用力。

如果孕媽「中招」以上情況,那麼最好是乖乖剖腹產較為穩妥。(MZ)

相關焦點

  • 生娃你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哪個更遭罪?
    可是問題又來了,準媽媽們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呢?有的媽媽說,毫無疑問當然選擇順產,畢竟對寶寶好;也有的媽媽說,還是選擇剖腹產吧,少遭罪,畢竟面對疼痛十級的分娩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那麼到底是順產遭罪還是剖腹產更遭罪呢?孕媽媽們是該順氣自然聽天由命的接受順產呢?還是打破常規尊崇現代科技醫學,選擇剖腹產呢?
  • 「我剖腹產生娃,不敢讓我媽知道」女兒的話說出無數產婦的心聲
    文\好孕姐說起生孩子,大家似乎都覺得剖腹產比順產更加輕鬆省事。畢竟,順產要經歷陣痛、開宮口、胎兒娩出的疼痛,讓人想起來就倒吸一口涼氣。而剖腹產,就顯得「輕鬆」許多,產婦只用打上麻藥,在不疼的情況下就把孩子給生了,讓人羨慕。事實果真如此嗎?
  • 進產房生娃,這三類產婦反而更受助產士的「待見」,希望你在其中
    而同事在生完寶寶後,跟我們各種吐槽,說她生娃時的助產士有多麼的不好,自己多麼不受待見,受了兩份罪。但小璇明明有機會順產生下寶寶,但因為不配合而導致順轉剖,與其將過錯推給助產士,不如想一想自身。其實對於助產士而言,往往下面這三類產婦會更受「待見」,希望你在其中哦~
  • 順產分娩未來可能消失,剖腹產將成為主流?真如此,吃虧還是產婦
    不過,現在女人幸運了,生孩子遇到實在不適合順產的情況,還能選擇剖腹產,所以難產率下降了,產婦和寶寶也都多了一層保障。像我一個表妹,再有一個月預產期就到了,周圍人勸她好好吃飯、多走走路,好順產,但她卻一臉滿不在乎地說:「誰還順產啊,淨多遭罪,現在剖腹產才是主流。」
  • 為什么女藝人大多傾向於剖腹產,而不願意順產生娃,原因在這
    對於將要分娩的媽媽們都會面臨著一種選擇「生孩子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很多醫院現在都會建議你去順產生娃,但是為什麼近幾年的女明星寧願在自己肚子上「動刀」,也不願意順產呢?大部分女明星選擇生娃的年紀都在三四十歲上,屬於高齡產婦,生孩子就會出現很多併發症,給其順產帶來了阻礙,所以選擇剖腹產會更好一點。
  • 順產分娩未來可能消失,剖腹產將取而代之,專家:產婦又要多遭罪
    而這也就會導致這些「大頭寶寶」開始了新的閉環循環,即頭大-剖腹產-頭大-剖腹產。諸多學者認為,長此以往,人類總有一天會淘汰順產,而這都和產婦最開始的選擇積累相關聯。順產和剖腹產的優劣勢1、對於產婦而言順產是自然分娩,剖腹產則是為了解決生育難題,而這對於產婦本身而言,就有很大的區別。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明星選擇剖腹產,而不願意順產生娃,原因在這
    每一個懷孕的準媽媽,就算平時行事再果斷,遇到「這孩子」這件事也會內心糾結:·都說順產好,恢復快,產後不疼痛,對大人寶寶都好,就怕側切一刀後,影響夫妻生活......·剖腹產要挨一刀,據說恢復、產後也痛;遇上對麻藥不敏感的,疼痛指數秒升高,想想挺可怕的......因此,生產時到底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呢?
  • 「我看不慣那些吹捧順產的人」剖腹產媽媽一席話,揭露生娃濫觴
    懷孕生子是每一個女人的必修課,經歷艱苦的十月懷胎迎來自己生命中的小天使,她們無疑是偉大的,可對於生產這件事情,許多孕媽都受到了不該承受的指責,這是由於人們總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片面地看待事情。一些人鼓吹順產,反對刨腹產,認為只有順產才可以體現女性的身份和品質,認為女性順產理所應當,剖腹產單純就是因為自己怕疼。可生產並非兒戲,就連牛奶這樣有益人體的食物,對於那些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都會造成負擔,順產並非適合每一位孕婦,在生娃前,你也接受過這樣的言論嗎?
  • 剖腹產時「呼呼大睡」的產婦,做個夢娃就出生了,網友:我也是
    別的產婦都是等著醫生把娃抱到身邊,這名產婦直接睡一覺娃就出生了,對剖腹產的過程沒什麼印象。其實年輕輕一些的孕婦體質是很適合順產的,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剖腹產,是因為聽說剖腹產不像順產那樣要宮縮十幾個小時。把兩種分娩形式對比起來各有好處,一個是先遭罪輕鬆,另一個是先輕鬆後遭罪——剖腹產就是後者。順產是生孩子之前宮縮、開指的折騰疼時間長,但生孩子之後很快就能恢復了。
  • 剖腹產和順產的產婦,生娃第一天需要經歷什麼?寶媽:都很不容易
    文|小不點現在孕媽生孩子最多的兩種選擇就是順產和剖腹產,而且大家通常會糾結該選擇哪個,畢竟兩者各有優點,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生娃第一天,剖腹產或者順產的女性都會經歷哪些呢?剖腹產和順產的寶媽,生娃第一天都需要經歷哪些呢?1、剖腹產的寶媽的一天曉琴選擇了剖腹產生孩子,從手術室出來之後,她很困很累,但是醫生要求她不能睡,至少要觀察半天之後才能徹底脫離危險,所以她一直咬著嘴唇堅持著,再困都沒敢合眼。
  • 恐懼順產生娃的人,剖腹產就意味著輕鬆嗎?小心這三個後遺症
    前段時間,據相關部門統計:2018年我國剖腹產率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六點七,發言中表示這客觀且正常,但是後續會通過加強剖宮產手術的管理,以及提高剖腹產手術的價格和手段等,控制不合理現象,讓更多的產婦能自然分娩。
  • 剖腹產後遺症,到娃上幼兒園都「源源不斷」,順產疼都變相延後了
    「原創/貝貝豆,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越來越多的女性,出於對順產的恐懼,而選擇剖腹產,以為只是改變下生產方式,娃從肚子裡取出來就完事了。殊不知,與順產相比,剖腹產後有一些隱形的傷痛在等著你,多年後依然隱隱作痛。
  • 「假如可以重來,我寧願順產」,剖腹產媽媽遭罪後,多半都後悔了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提到生寶寶,大家都會首先想到順產,畢竟那是符合人自身自然分娩規律的,對產婦和寶寶都好。但是如今的年輕人,有些受不了順產的痛苦,根本不願意去嘗試那折磨人的十級陣痛,選擇剖腹產的產婦比率逐年遞增。
  • 順產還是剖腹產?生過的人說,剖腹產不是選擇,而是結果
    作為過來人,每次在小區和一些準媽媽聊天時,凡是談到分名娩這個話題我總是建議人家,能順產的時候千萬不要剖宮,因為嚴格來說剖腹產它不是一種選擇,而是無可奈何下要接受的一種結果。可是有人說,天啦,順產太可怕了,如果生不下來那不是白受了一遭罪嗎?
  • 剖腹產=打個麻藥+切一刀+睡一覺?看看這顆洋蔥,就知多遭罪了
    剖腹產是一種常見的分娩方式,不少孕媽覺得順產太疼了,自己會受不了,於是會更傾向剖腹產,認為「剖腹產=打個麻藥+切一刀+睡一覺」,相比順產不太遭罪。首先,確定剖腹產生娃,醫生會先和產婦及家屬約定手術的日子,一般會選在38-39周的某一天。不會等到預產期,主要是考慮胎兒的發育情況,孕37周後剛好足月,胎兒發育達到最佳狀態,預產期前1-2周剖腹產,也可以避免臨近預產期的一些潛在風險。
  • 有種「遭罪」叫剖腹產,生孩子要經歷8大關,順利通過會恢復更好
    第一關:提前準備好待產包最好在進入孕晚期後,就開始準備 待產包,不同於順產,剖腹產要比剖腹產的待產包中多準備 收腹帶,不過也有的醫院會提供,最好提前問問準備生娃的醫院,剖腹產住院的這段時間內,產婦心理焦慮也要嚴重,畢竟是要做個手術,產婦會心裡害怕,並且要等待手術的時間,會更緊張;不像順產,胎兒發動會出現宮縮痛而轉移一部分注意力,不那麼害怕。
  • 剖腹產好不好?兩類因素幹擾,順產還是剖腹產,誰說了算
    琳夏特意去問醫生,我能不能順產啊?都說剖腹產不好!?我自己的兩個寶寶都是順產的,當時醫生說,順產的寶寶媽媽遭罪少一些,但也不是你想順就能順,主要決定權還是在我們醫生這裡,因為生孩子不是小事情,我們會根據產婦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母體因素產婦的身體不適合順產,比如子宮曾做過手術、第一胎剖宮產、產道狹窄以及胎盤位置低、產婦高度近視等,這些情況都是不適合順產的,如果強行順產,過程中遇到阻礙,還是要剖宮產的。
  • 產婦拒絕順產,原由只有過來人才懂,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裡不同?
    後來,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也開始出現了「剖腹產」這一項新技術,一旦產婦和胎兒出現了問題,可以進行剖腹產手術,以此來保證胎兒和產婦的安全。1、剖腹產不痛苦眾所周知,順產的痛苦堪比被大貨車碾過全身,如果只經歷分娩的那種疼痛還好,在分娩前還要經歷好幾個小時的陣痛,很多產婦在陣痛的時候都會疼的大罵,而剖腹產卻不需要經歷陣痛以及分娩這兩個過程,在分娩的時候,產婦在特定位置打上麻藥,然後再由醫生切開腹部取出寶寶,過程又快又簡單方便。
  • 生娃也有鄙視鏈?順產就比剖腹產好?過來人媽媽:哪有那麼簡單
    1順產剖腹產這事在目睹了 4 個順轉剖,1 個大出血,2 個二胎產婦抓住麻醉醫師狂吼「先給我打無痛」之後,我對自己能順產這件事再也沒信心了!我哭著求大夫「給我剖了吧」。大夫很淡定地說:「你已經破水第三天了,是該剖了。就是這 7 天的罪白遭了。」
  • 順產沒有存在的必要?剖腹產取而代之背後,其實是產婦受罪的開始
    順產逐漸消失的趨勢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一:孕婦害怕疼痛女性痛覺神經往往是很敏感的,男性都很難忍受分娩的陣痛對於孕婦來說是一個很難過去的「劫」。再者在比較多的孕媽心中,順產會留下私處鬆弛等很多後遺症,似乎弊大於利,趨利避害也是有跡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