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和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的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懷孕初期感染生殖器皰疹的女性生出的孩子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簡稱ASD)的機率為正常女性的兩倍。
該項研究是首項給孩子自閉症與妊娠感染的關聯性提供免疫學證據的研究,它稱母體抗單純皰疹病毒2型(以下簡稱「HSV-2」)抗體和孩子出現ASD的風險存在關聯。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微生物學會期刊《mSphere》上。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感染與免疫中心和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科學家米拉達·馬西克(Milada Mahic)表示,「我們認為,母親對於HSV-2的免疫反應可能會擾亂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進而引發自閉症風險。」
作者們並不認為該風險是因胎兒的直接感染而起,因為這種感染通常都是致命的。相反,他們認為,神經發育結果是因為母體感染原發或者再活化,子宮附近有炎症。
美國約有五分之一的女性攜帶另稱為生殖器皰疹的HSV-2,HSV-2是一種具有高傳染性的終身感染,通常通過性行為傳播。經過初次發作後,HSV-2病毒存在於神經細胞,通常處於不活躍狀態,隨著人體對該病毒形成免疫力,它的復發率會慢慢降低。
研究人員尋求探究母體感染和孩子患自閉症風險之間的關聯性,專注於研究統稱為ToRCH的一組病原體——弓形蟲、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以及單純皰疹病毒1型和2型——婦女懷孕期間暴露於這些病原體會引發流產、出生缺陷等問題。他們研究了來自412位孩子確診患有ASD的母親和463位孩子沒有患有ASD的母親的血液樣本,這些母親被納入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監督的「自閉症出生組研究」(ABC)。血液樣本的抽取發生於兩個時間點——懷孕大約18周時以及孩子出生時,研究人員分析了血液樣本中對ToRCH中每一種病原體的抗體水平。
他們發現,對HSV-2的高抗體水平與ASD風險有關,而非對其它病原體。這一關聯只有在懷孕初期抽取的血液樣本中才是明顯的,胎兒神經系統在那個時間點才會發生快速的發育,而不是在出生時。這一發現與早前的流行病學數據相吻合,後者顯示,懷孕初期到中期期間母體免疫系統的活化與後代長期的發育和行為問題存在關聯。
整體來看,在該研究中,有13%的母親在懷孕中期抗HSV-2抗體檢測呈陽性。而在這些人當中,只有12%反映稱在懷孕之前或者早期妊娠期間有HSV病症,這可能表明大多數的感染是無症狀的。
抗HSV-2抗體對於ASD風險的影響僅出現在男性上,沒有出現在女性上。但研究人員指出,由於ABC研究中患有ASD的女性數量很少,所以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該影響是分性別的,儘管自閉症在男性身上更加常見。
據研究人員稱,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判斷懷孕期間是否需要篩查和抑制HSV-2感染。
「大多數的自閉症案例病因不明。」資深作者、美國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伊恩·利普金(W. Ian Lipkin)指出,「但證據顯示基因遺傳和環境因素都是潛在的病因。我們的研究表明,炎症和免疫活化可能會增加孩子患上自閉症的風險。HSV-2可能是有關聯的病原體中的其中一個。」(樂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