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錦江樂園舉行的往屆臺灣士林夜市,受到市民的追捧。來源:新聞晨報(資料圖)
有人說,逛夜市是認識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一座發達的城市理應有數個各具特色的夜市場所,更何況是有著無窮吸引力的「魔都」上海。
其實上海並不缺乏夜市,20多年來,華亭路、襄陽路、吳江路再到如今昌裡路、肇周路,雖然這些夜市都小有名氣,可影響力還停留在剛剛打出名聲時的階段。分布零散、管理不善、衛生不佳,種種問題讓上海夜市始終沒有形成氣候。
臺灣夜市經驗值得借鑑
臺灣地區各大城市均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夜市,而夜市也已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對大陸遊客而言,在諸多夜市中,最出名的莫過於臺北的士林夜市。
在夜市管理規劃方面,臺北士林夜市也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標杆。早期,臺北士林夜市也經過髒亂差的階段,後經幾次規劃改建搬遷,有了如今的繁榮,成為知名品牌,其所推動的永續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經過數月籌備,上海錦江樂園與臺北士林觀光發展協會聯手,將於4月28日打造上海第一個嚴格意義上規範管理的夜市——錦江樂園士林夜市。
作為在上海獲得唯一官方授權的臺灣小吃夜市,錦江士林夜市設置42個攤位,70餘種小吃,使得上海市民足不出滬就可吃到血統正宗的臺灣小吃。
食材全程監控
此次士林夜市不僅吸納了臺灣士林夜市的美食,還招募了臺灣各地區的名小吃參與,像宜蘭羅東夜市的龍鳳腿,基隆廟口夜市的色拉船,臺北樂華夜市的豪果達仕炒冰,鹿港小鎮的芋仔肉圓等都是臺灣當地口碑極佳的美食。
除了地道的臺灣美食,夜市的整體環境也大為改觀。錦江士林夜市的上海負責人朱偉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錦江士林夜市的場地規劃將走整齊精緻路線,食品更安全、排放更環保、支付更便捷、配套更全面。
4月21日,記者在夜市擺攤區,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後搭建的衝刺。白色的圓形大棚將為食客提供遮雨遮陽的場所,別致的攤位小屋將各個攤位都有序隔開,排水排氣管道都構造完畢。
保證食品安全,是錦江士林夜市前期籌備工作的另一重點。據朱偉民介紹,錦江士林夜市出品的小吃「從原材料開始就有市質檢部門進行監控,每道程序都嚴格把關,保證食物的安全衛生。」
夜市還設有專門的粗加工區,並專門配備冷庫和儲藏室。每個攤位都會安裝的油水分離器,將油煙轉化為液體排放,更加環保。
攤位全部來自臺灣
為保證錦江士林夜市小吃的正宗血統,夜市內的大部分攤位都可以在臺灣找到對應的原攤位,主廚全部來自臺灣原攤位,製作工藝也與原攤位一致。
除了人員之外,關鍵食材也會從臺灣空運過來,如阿里山特產天然愛玉、商戶的秘制調料等。有些商戶還要求使用臺灣的醬油、白胡椒等調料,力求保證小吃的臺灣味道。而這些美食在價格方面也很親民。大部分小吃的價位在10-25元之間。錦江士林夜市的支付方式也緊跟潮流,支持支付寶、微信、ApplePay、銀聯卡等方式,支付便捷。
此外,4月28日到5月2日,臺灣巖家班將在錦江士林夜市帶來精彩奇特的原住民文化表演,夜市期間錦江樂園還將開放包括摩天輪在內的部分配套設施。(據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