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靜:玫瑰自有留香時
坐診中的楊松靜(左一)
東南網3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鄧婕 文/圖)都把女性比作玫瑰,但有的玫瑰不僅自身芳香四溢,也給他人留香久遠情。
「醫學永恆不變的規律就是不斷地在變化,不論學習還是處理事務,都要抓緊,不然怎麼守護好婦幼群體的健康?」3月1日下午,在廈門思明區婦幼保健院院長辦公室,留著一頭短髮的楊松靜,快人快語。
自1990年從福建醫科大學畢業後,楊松靜就沒有放鬆過,先後榮獲廈門市「三八」紅旗手、雙擁雙優模範、思明區優秀婦女工作者及醫德醫風先進個人等稱號;在全院樹立「預防保健」的發展思路,使之榮獲「2014—2016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等眾多榮譽稱號。
把髒活累活變成一種樂趣
上個世紀90年代,婦產科是個又髒又累的科室。
作為從小就立志做一名醫生的楊松靜,在得知自己被分配到思明醫院婦產科時,心裡卻有些竊喜,性格好強的她認為,越是艱苦的環境才越有挑戰性。但是當前輩們帶著楊松靜扎進孕產婦中的時候,楊松靜的心開始涼了——小小的醫院摩肩接踵,從早到晚在門診、疑難會診、出診中輾轉。
一個婦產科醫生的使命之一就是保證分娩的順利。楊松靜每天從菜市場買回大量豬肉,用刀片和瓷針器在豬肉上練習開刀、打結。勤奮的結果是,楊松靜的第一次主刀就獲得醫生前輩的讚嘆,「太快了!這麼鎮靜熟練的年輕醫生很少見」!
1999年,楊松靜調至思明區婦幼保健院,擔任院長職位。與醫院最大的不同是,婦幼保健院其實是一個「預防保健」的場所。「醫院的存在是為了治病,我們的存在是為了防病。防病比治病更值得關注。」楊松靜告訴記者,預防保健應像一條「流水線」。換而言之,婦女從結婚到懷孕再到產後,都有規範化保健服務。兒童的建卡、體檢、免疫規劃等都有組織、有保障。為此,楊松靜親自製定中心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標準,每月定期組織一場業務學習培訓,讓參加培訓的醫技人員講解所學到的知識。
帶領全院守護婦幼健康
楊松靜並沒有停下奮鬥的腳步。2002年,她報考了MPA碩士班。2005年,楊松靜以優異的成績拿到MPA碩士學位,成為廈門市衛生系統最早獲得MPA的人。有了厚實的管理基礎,楊松靜持續提升婦幼衛生管理水平。
一花獨放不是春。楊松靜堅持每月都組織醫務人員對醫學技術新進展進行學習,提高醫務人員技術水平。2017年,請上級專家到本院作業務講座和業務指導13次,外出學習培訓22場,受眾約達817人次。
現在,思明區婦幼保健院共有職工121人,副高以上職稱15人,80%醫護人員取得醫療職業證書。2017年,職工翟愛萍榮獲「2017年廈門市基層優秀護士」稱號,職工楊松靜榮獲「第七批思明區拔尖人才」稱號。作為承擔廈門市70%重大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思明婦幼,近些年來,孕產婦死亡率、兒童死亡率等「兩綱」指標一直保持在最低水平。
楊松靜還牽頭成立了廈門唯一、技術領先的盆底康復中心。「在盆底還沒有脫垂、鬆弛的情況下去預防,減低發病率。」在她看來,隨著經濟發展,如何提高婦女健康生活品質是婦幼保健人員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要當一名好醫生,醫術是基礎,只有終身學習,緊跟學科發展步伐,熟練掌握最先進的現代醫療技術,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楊松靜介紹說,今年,思明區婦幼保健院將打造宮頸疾病預防診治中心、規範化盆底康復中心和乳腺疾病診治中心,並開設中醫理療門診,試行「市級專家進婦幼」服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