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瀚新材採銷數據矛盾 重要數據存虛誇之嫌

2020-12-18 證券市場紅周刊

紅刊財經 胡振明

近日,已經在新三板退市的江蘇新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瀚新材」)報送了新版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創業板市場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不超過2100萬股。新瀚新材主要產品是二苯甲酮類、苯乙酮類及其他芳香族酮類精細化學品,本次IPO募集的資金將主要投入「年產8000噸芳香酮及其配套項目」。

從新瀚新材發布的公告可以看到,在報送此次招股書之前,該公司對2015年年報、2016年年報以及新三板《公開轉讓說明書》中相關內容都做了一定的更正。《紅周刊》記者在梳理招股說明書和新瀚新材此前發布的相關財報數據時發現,新瀚新材在招股書中竟然出現了詭異的兩個版本銷量及銷售收入,其營業收入和採購總額也得不到相關財務數據的支持。

前後矛盾的銷售數據

招股書披露,新瀚新材主要收入來自銷售二苯甲酮類產品和苯乙酮類產品,此外還有少量其他酮類產品銷售。《紅周刊》記者發現,在「主要產品的產銷情況」中,該公司所披露的銷量與「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別分析」中披露的銷量出現了一前一後明顯差異的兩個版本。

「主要產品的產銷情況」部分顯示(如表1),2016年「二苯甲酮類產品」的銷量是1929.93噸,而在「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別分析」部分卻顯示,二苯甲酮類產品中包含的「44'-二氟二苯甲酮」銷售了574927千克,「4-甲基二苯甲酮」銷售了610869千克,「4-苯基二苯甲酮」銷售了358449千克,「3-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銷售了168425千克,合計銷售了1712670千克,即1712.67噸,以此合計數值與「主要產品的產銷情況」中披露的二苯甲酮類產品數量相比,竟然少了217.26噸。

與此相對應,「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顯示,「二苯甲酮類產品」在2016年的銷售收入是11024.61萬元。有趣的是,根據「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別分析」可知,這類產品中具體每種產品的銷售收入是5491.56萬元、1824.74萬元、1381.26萬元和1187.78萬元,合計僅有9885.34萬元,相比之下,也要少了1139.27萬元。

與之類似,新瀚新材的另一類主要產品「苯乙酮類」的銷售數據也出現了同樣的差異情況。在「主要產品的產銷情況」部分,公司2016年「苯乙酮類產品」銷量有1095.01噸,而「按產品類別分析」內容顯示,甲基苯乙酮銷量462914.50千克,羥基苯乙酮和甲氧基苯乙酮銷量分別是390168千克和195145千克,三種產品銷量合計1048227.50千克(約1048.23噸),這比產銷情況中披露的銷量要少46.78噸。

在「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中顯示,2016年「苯乙酮類產品」銷售收入有4017.61萬元,但是按產品類別分析可知,這類產品中每種產品銷售收入分別是1439.77萬元、1694.93萬元和555.72萬元,合計金額為3690.42萬元,相比之下也少了327.19萬元。

綜合上述情況可知,在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中,僅「二苯甲酮類產品」和「苯乙酮類產品」的2016年銷售收入就合計出現了1466.46萬元的差異。

實際上,除了2016年之外,報告期內其他年度銷售數據也均有這種差異現象出現。產銷情況數據顯示,2015年「二苯甲酮類產品」的銷量是2019.14噸,「苯乙酮類產品」的銷量是867.22噸,2014年這兩類產品的銷量分別是1629.60噸和1125.80噸。

但是,「按產品類別分析」卻顯示,2015年「二苯甲酮類產品」所包含的四種產品銷量分別是726592.5千克、663296千克、315825千克和103600千克,合計約1809.31噸;「苯乙酮類產品」包含的三種產品在2015年的銷量分別是304033千克、120953千克和429567千克,合計約有854.55噸。而在2014年,「二苯甲酮類產品」包含的四種產品銷量合計數則大約為1452.76噸,三種「苯乙酮類產品」銷量合計約1112.63噸。

對比可知,上述兩處披露的2015年和2014年數據,「二苯甲酮類產品」銷量出現了209.63噸和176.84噸的差異,而「苯乙酮類產品」的銷量也有12.67噸和13.17噸的差異。

從銷售收入角度分析,「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顯示,「二苯甲酮類產品」和「苯乙酮類產品」在2014年的銷售收入是9971.79萬元和3628.27萬元,實際上,「按產品類別分析」中顯示,四種「二苯甲酮類產品」銷售收入合計卻只有9147.65萬元,而三種「苯乙酮類產品」銷售收入合計也只有3530.82萬元,兩處數據相差了824.14萬元和97.45萬元。用同樣的方法測算可知,2015年這兩處也分別相差了1054.55萬元和184.97萬元。

綜合上述,新瀚新材在同一份招股說明書之中,報告期內對主要產品的銷售數量和銷售收入卻有不同的披露,讓人不知哪個版本數據是合理可信的,而這樣的招股書用於IPO申請,實在是令人擔憂其數據的真實性。

可能虛增營業收入

除了上述銷量和銷售收入數據的差異外,實際上,新瀚新材招股書中披露的財務報表所列示的營業收入相關財務數據按照一般的財務勾稽關係測算,報告期內各年度也均出現了千萬元營業收入得不到相關數據支撐的現象。

招股書披露,新瀚新材2016年營業收入是16501.79萬元(見表2),其中境內收入佔50.83%,在考慮境內銷售部分的17%增值稅因素,含稅營業收入達17927.72萬元。根據財務數據之間的勾稽關係,現金流量、新增應收款項應該與含稅營業收入大致相等。

2016年,新瀚新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有15545.02萬元,140.33萬元預收款項相比上年同期新增了40.24萬元,由此可知,這一年與營業收入相關的現金流入了15504.78萬元。與17927.72萬元含稅營收相比,意味著有2422.94萬元的含稅營收未收到現金,從一般財務勾稽關係看,這必然會有導致相應債權的產生。

資產負債表顯示,2016年年末新瀚新材有應收帳款3198.38萬元、應收票據941.58萬元,由此合計的應收款項有4139.96萬元,與上年年末應收款項4231.03萬元相比減少了91.08萬元,即債權減少了91.08萬元,這個結果與前文理應新增2422.94萬元債權的推導是截然相反的。

同樣,2015年營業收入15813.37萬元之中有40.32%是境內收入,考慮境內銷售的增值稅之後,含稅營業收入達到16897.28萬元,而「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12650.59萬元在剔除預收款項減少的363.12萬元影響之後,跟這年含稅營業收入相關的現金流入有13013.71萬元,即有3883.57萬元未收現部分將形成新增債權。然而,2015年年末的應收款項合計4231.03萬元只比2014年年末新增了1295.70萬元。這意味著,公司還存在2587.87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得不到現金流入及應收款項的支持。

此外,《紅周刊》記者發現,2017年1~6月也有2378.92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和現金流量、應收款項也是不匹配的。這半年中的含稅營業收入為13796.84萬元,而相關現金流入8870.47萬元和應收款項增加的2547.45萬元合計卻只有11417.92萬元,這和含稅營業收入仍存在2378.92萬元的差異。

綜合上述,報告期內每年均有超過千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得不到現金流量和應收款項的支持,這種現象是非常可疑的。如結合前文關於招股書披露的主要產品銷量及銷售收入出現不同版本的詭異情況,則進一步提升了對公司所披露數據的懷疑力度。

購數據不匹配

銷售數據本身已經令人懷疑了,而若分析報告期內新瀚新材的採購數據,則發現其採購方面數據也是令人生疑的。新瀚新材主要採購對氟苯甲醯氯、苯甲醚、氟苯等原材料,2015年的採購總額是7610.37萬元,在此基礎上考慮17%增值稅進項稅額,則含稅採購總額有8904.13萬元(見表3)。

現金流量表顯示,2015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7296.78萬元,因這一年末預付款項71.71萬元比上年年末新增了35.18萬元,即2015年與採購相關的現金流出金額達7261.60萬元。與含稅採購總額7610.37萬元相比,理論上將有1642.53萬元的未支付現金採購將形成新增債務。可實際上,資產負債表顯示,2015年年末應付帳款的金額為1437.97萬元,和上年年末的1193.63萬元相比,新增債務僅為244.34萬元。也就是說,年末應付帳款的新增金額與上述採購總額及現金流量是不匹配的,一來一去相差了1398.19萬元的含稅採購總額既沒有現金流量的支持,也沒有形成應付帳款。

相比於2015年,2016年的情況大不相同。這一年的採購總額是6982.49萬元,加上17%增值稅,含稅採購總額達到8169.51萬元,與相關現金流出7770.67萬元(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7728.11萬元以及預付款項的減少額42.55萬元)相比,則現金支付是要大於採購需要的,再考慮到這一年的應付帳款1333.61萬元比上年年末減少的104.35萬元,則理論上將有503.20萬元債務的減少,可實際上,當年的債務卻增加了200多萬元。

而2017年1~6月這差異就要大得多,因為含稅採購總額有6564.06萬元,而考慮了預付款項影響的相關現金流出有4558.40萬元,應付帳款新增的604.03萬元,整體勾稽後的差異仍有1401.64萬元。這種差異情況和2015年是一樣的,都是超過千萬元的含稅採購金額與相關財務數據不匹配。

當然,一般情況下票據背書轉讓可能對上述採購相關數據的勾稽關係形成影響,但是,招股書顯示,新瀚新材在報告期內「應收票據背書轉讓支付應付貨款」的金額分別是3166.88萬元、2520.59萬元、2692.65萬元和2124.15萬元。在目前情況下,即便是考慮了每年兩三千萬元票據背書轉讓金額的影響,上述的差異也仍然是存在的。

相關焦點

  • 艾錄股份、中聯數據、新瀚新材首發及萬興科技發行可轉債...
    艾錄股份、中聯數據、新瀚新材首發及萬興科技發行可轉債均過會    12月24日,資本邦獲悉,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9次審議
  • 創業板IPO|創業板上市委12月23日審議艾錄股份、中聯數據、新瀚新...
    (原標題:創業板IPO|創業板上市委12月23日審議艾錄股份、中聯數據、新瀚新材IPO與萬興科技可轉債發行)12月16日,資本邦獲悉,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定於2020年12月23日召開2020年第59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
  • 瀚一數據完成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SIG領投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消息,36氪報導,瀚一數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一數據)宣布完成數百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SIG領投,真格基金等天使輪投資人繼續跟投。瀚一數據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致力於用多源的數據幫助企業提升顧客體驗的科技企業,旗下產品為提升顧客體驗管理平臺(CEM)——體驗家XMPlus。
  • 創業板上市委12月23日審議艾錄股份、中聯數據、新瀚新材IPO與萬興...
    原標題:創業板IPO|創業板上市委12月23日審議艾錄股份、中聯數據、新瀚新材IPO與萬興科技可轉債發行   深圳證券交易所
  • 攬遊戲大獎、拍超級網劇、深挖IP大數據 瀚葉股份企穩文化娛樂轉型...
    原標題:攬遊戲大獎、拍超級網劇、深挖IP大數據 瀚葉股份企穩文化娛樂轉型第一步 2018開春,來自文化娛樂行業的所有數據和現象都表明,浙江瀚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葉股份」)實施文化娛樂轉型的決定是正確的。至少在制定決策的當時,是有遠見的。
  • 新瀚新材建立合作早於大客戶成立時間,信息披露前後矛盾
    【環球網 記者 陳超】12月23日,江蘇新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瀚新材」)首發申請獲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200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13%。
  • ...顧客體驗管理平臺「體驗家XMPlus」,瀚一數據完成數百萬美元Pre...
    來源:時刻頭條瀚一數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一數據」)宣布完成數百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SIG領投,真格基金等天使輪投資人繼續跟投,山景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前,瀚一數據曾於2019年底完成真格基金投資的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 打造顧客體驗管理平臺「體驗家XMPlus」,瀚一數據完成數百萬美元...
    瀚一數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一數據」)宣布完成數百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SIG領投,真格基金等天使輪投資人繼續跟投,山景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前,瀚一數據曾於2019年底完成真格基金投資的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 匯創達資金鍊承壓,經營數據與客戶存在矛盾
    招股書數據顯示,該公司在最近幾年的營收、淨利潤均持續增長,但是在表面業績數據之外,匯創達部分細節信息卻值得關注。貨幣資金餘額陡降 資金鍊承壓根據財務數據顯示,匯創達2017年到2019年末的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為5783.67萬元、10834.11萬元和1910.24萬元,2019年資金大幅流失;同時公司在2019年末還有2000萬元短期借款餘額。
  • 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屢遭質疑 統計偏差致政策搖擺
    但在「數字出官」體制尚存的環境下,海量的源頭數據的真實又如何保障?  《瞭望》文章:數據公信力  GDP數據各地加起來大於全國、登記失業率指標難副其實、收入統計難以明辨社會各階層實際收入狀況——這些關係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數據,本是國家出臺調控政策的官方依據和權威信息,卻屢遭學者以及公眾質疑。
  • ∑co時間丨大數據存算是「分」還是「合」?華為給你正確答案!
    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架構走向存算分離    崔玉祥介紹道,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新的生產資料,並從數據管理走向數據運營,大數據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據驅動體驗、數據驅動決策、數據驅動流程的各種應用每天都在不斷上演。
  • 新瀚新材再闖IPO:產量下滑卻募資擴產幹銷售的比搞研發的賺多了
    它們分別是江蘇新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瀚新材」)和其保薦機構中泰證券。中泰證券不但是新瀚新材新三板掛牌時的主辦券商,而且還曾控制新瀚新材6.86%的股權。那麼,在「老友」的「幫助」下,新瀚新材能否成功過會?
  • 三口之家一年存10萬,算多還是算少?官方數據給出「答案」
    有些家庭決策一年存1萬,有些家庭決策一年存5萬,另有少許家庭決策一年存10萬……辣麼,三口之家一年存10萬,在天下局限內屬於甚麼水平呢?算是低的或是高的呢?官方數據給出「謎底」!據國度統計局發布的今年年天下及各省分居民人均可安排收入數據表現,天下居民人均可安排收入是30733元,一個家庭(三口都是成年人)人均可安排收入大約是9.2萬。
  • 瀚正科技2017年上半年營收405萬元 業績虧損718萬元
    挖貝網訊 8月14日消息,瀚正科技(838811)近日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04.8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0.26%;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17.83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09.3%;基本每股收益為-0.41元,上年同期為-0.59元。
  • 大數據之數據挖掘
    數據挖掘的廣義觀點:數據挖掘就是從存放在資料庫,數據倉庫或其他信息庫中的大量的數據中「挖掘」有趣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又稱為資料庫中知識發現(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 也有人把數據挖掘視為資料庫中知識發現過程的一個基本步驟。
  • 立足「文化+科技+網際網路」 瀚葉股份提速全產業鏈布局
    、行業精英,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新態勢,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忠、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巡視員王瑋等領導出席了峰會。此外,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人類的文化生產、傳播、接受和消費方式正在發生著顛覆性的變化。瀚葉股份在實施文化娛樂戰略轉型之初,成立了專注於文化大數據研究與運用的瀚葉數據,積極推動創新技術、成果和文化行業的深度融合,助力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科技新生態。
  • 大智入渝(21)瀚雲科技「五星」+「雙跨」 讓工業更有力量
    「讓工業更有力量一直是我們瀚雲科技的使命,我們在新基建這個場景下不斷地推進工業等各個領域的智能化轉型,並且迅速的完成了全國範圍內的戰略布局。」瀚雲科技COO林江斌在接受上遊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據悉,瀚雲科技以「讓工業更有力量」為使命,堅持「開放、賦能、共生」的理念,打造生態化、開放性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智能網關及工業APP加工廠兩大核心抓手,實現設備泛在連接與應用快速生成,助力工業企業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據悉,工業網際網路自被列入國家發展頂層規劃以來,一直被視為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中國智造的重要抓手。
  • 專家闢謠:虛誇炒作
    ↑圓圈處為疑似隕石北京市天文館資深隕石專家張寶林告訴記者,有關方面的科研人員正在尋求衛星定位的準確數據,並最終以實物的發現來確定是否為隕石墜落。科研人員正在尋求準確數據或有1至10千克隕石到地面關於疑似隕石墜落位置的確定,張寶林介紹,目前國際上有比較準確的衛星監測方式,另外就是根據目擊者提供的方位,三個不同方位目擊者的角度能大致確定隕石墜落的方位。
  • 瀚高資料庫榮膺「2020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信創實力企業」—中國...
    本屆中國軟體大會以「築強軟體之基,擁抱數字蝶變」為主題,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指導,賽迪傳媒主辦,《軟體和集成電路》雜誌社、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中國開源軟體推進聯盟承辦。  鄭曉軍  軟體定義 共享開源創新時代  瀚高首席科學家鄭曉軍在主題演講中指出,開源的產品是「自帶」生態的,而閉源產品在擴展生態方面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坎兒。開源產業作為未來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的重點,也是不斷提升我國信息技術創新水平的重要基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開源項目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在全球基礎軟體領域,開源佔據主要市場份額。
  • 大國重器智驅數字產業新發展,柏睿數據長三角新產品發布會完美收官
    作為中國分析型資料庫產業的代表企業,柏睿數據不僅參加了本次博覽會,並且於18日下午舉行新產品發布會,聯合國產晶片製造商「兆芯」發布「數據存算一體機」。一體機以柏睿數據大數據實時分析平臺為底座,由國產晶片及最優硬體方案提供算力及數據安全支撐,實現海量數據存儲,實時精準計算相融合,為我國數位化信息系統建設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大數據「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