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訴訟首單積極籌備中 將重點關注財務造假

2020-09-21 商業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自從中國特色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落地以來,集體訴訟的實施問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證監會近期表示,社會各界普遍認為應該將財務造假類案件作為中國特色證券集體訴訟重點考慮的案件類型。

之所以將財務造假類案件作為重點,是因為無論對股票市場還是債券市場來說,財務造假都是最嚴重、最突出的問題;而且財務造假行為最容易對公眾投資者帶來損害,這類受害者人數非常多。

特殊代表人訴訟中,最難的就是選取前端案件,既要考慮投資者,也要考慮到投保機構本身資源的有限性,還要考慮案件勝訴的概率等。投保機構的責任在於探索建立一個集體訴訟的成熟模式,且具有較強的可複製性,這樣對特殊代表人訴訟和普通代表人訴訟來說,都是比較有意義的。

在實踐安排上,試點初期擬由投服中心作為訴訟主體,負責參加代表人訴訟。目前,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健全了管理機制,細化了案件評估標準,聘請了多位公益律師,從社會關注度、投資者反映情況等因素考慮,對二十多起案件進行摸排,選取了部分案件作為重點關注案件。

投保基金副總經理葛毅表示,投保基金先後開展了萬福生科海聯訊欣泰電氣三案先行賠付,共賠付3.4萬人、金額達5.09億元,賠付比例都在95%以上。先行賠付為集體訴訟的電子化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借鑑。

特殊代表人訴訟仍在積極籌備中,而地方法院對普通代表人訴訟進行的探索,已經取得一定進展。9月17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確定了許光挺等4人作為輝豐股份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普通代表人訴訟的代表人。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試水全國第一例公募債券欺詐發行民事賠償案也在近日開庭,這一案件是全國首例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案。

地方法院對普通代表人訴訟的探索意義同樣重要。因為未來很多案件仍然要通過普通代表人訴訟來進行,這也非常考驗律師的執業水平、投保機構和法院的合作機制等。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原文標題:集體訴訟首單積極籌備中 將重點關注財務造假 來源:證券日報 原文連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429403196209803&wfr=spider&for=pc

圖文無關

相關焦點

  • 集體訴訟首單或鎖定財務造假類案件
    近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社會各界普遍認為應將財務造假類案件作為中國特色證券集體訴訟重點考慮的案件類型。近日,地方法院對普通代表人訴訟的司法實踐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市場人士表示,選取財務造假類案件作為特殊代表人訴訟首要考慮類型,非常有探索意義。
  • 證券集體訴訟「首案」擬選取財務造假類案件
    新華社上海9月19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馬婧妤)證券集體訴訟距離實踐操作越來越近。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18日表示,從各級法院、地方政府、律師、專家學者、投資者等的意見建議來看,應當將財務造假類案件作為集體訴訟「首案」重點考慮的案件類型。強化民事賠償,建立完善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是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的重要舉措之一。
  • 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 織密重大違法退市監管網
    2016年,*ST博元為完成股改業績承諾,曝出票據造假,查實後成為重大信息披露違法退市的首單實踐,形成強大市場威懾。此後,2018年退市制度又再次調整優化,在制度安排上,將欺詐發行、重組上市重大違法以及信息披露重大違法等情形納入退市範圍,重大違法退市的認定標準和適用範圍得以更加清晰、更具可操作性。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 A股市場的看點在哪裡?
    目前調查仍在進行,公司將進一步對財務數據等調整進行公告。受此公告的影響,當天在美上市的瑞幸咖啡股票股價大跌75.57%,次日該股繼續下跌15.94%。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這是股市之大忌。尤其是在美國股市,這基本就是「死罪」。
  • 中國版集體訴訟第一案要來了?康美藥業索賠案將走向何方
    證監會首席律師焦津洪近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力爭儘快依法啟動首例集體訴訟。證監會也曾提及首單集體訴訟案件已正式啟動。康美索賠案是否會成為中國版集體訴訟第一案?這是否意味著,新證券法生效之後,集體訴訟即將破冰?是否會成為首例中國版集體訴訟?
  • 瑞幸自爆22億財務造假,到底誰才是幕後造假受益者?
    如果COO劉劍的個人造假行為已經持續了三個季度,公司管理層及董事會卻對此完全不知曉,這與常理不相符。有律師分析稱,後續SEC的調查重點將是公司管理層及董事會是否對造假行為知情以及是否盡力做挽救。如果後續調查顯示公司管理層參與或者知情數據造假,則將面臨巨額罰款和訴訟。如果完全不知情,至少說明該公司管理存在嚴重漏洞,這也會令瑞幸咖啡一蹶不振。
  • 創業板欺詐退市第一案:公司財務、銷售、高管集體參與造假
    創業板第一家因欺詐發行而被強制永久退市的上市公司公司財務、銷售、高管集體參與造假,騙取上市資格涉案金額2.57億元前期公安機關的偵查重點是核實欣某公司在上市之前具體的財務造假細節,公安機關對兩名被告人前後各自製作了十幾份筆錄,涉案證人50餘人,很難全面了解案情。此外,配合造假的企業遍布全國各地,囿於偵查力量有限,相關證據在偵查終結前尚未補充到位。案件初期,辦案組就遇到了巨大困難。
  • 1.8億和解金不是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調查的終點
    據悉,這是目前為止SEC向中概股開出的最大罰單。瑞幸咖啡隨後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公司與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公司將持續配合監管。不過,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風波依然暗流湧動。瑞幸咖啡投資者訴訟的境內外代理律師們對新浪法問指出,此番和解並不意味著瑞幸咖啡未來不會再受到美國證券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調查。
  • 證監會:高度重視、持續推進證券集體訴訟工作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18日表示,證監會高度重視證券集體訴訟工作,建立了由會領導帶頭的領導小組,一是統籌推進位度建設,配合最高法建立相關司法解釋,做好制度準備;二是研究論證案件選項的因素,聽取各級法院等意見建議,市場普遍認為應將財務造假案件作為重點考慮的類型;三是做實做細實踐準備,擬由中小投服作為投資者主體發起訴訟。
  • 對財務造假行為全鏈條懲治
    他說,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案件中信息傳遞方、接收方通常會形成攻守同盟,常常出現「零口供」。操縱證券市場案件中,有的操控親友帳戶以及其他非法獲取的帳戶進行交易,有的依託資產管理計劃以及特定金融機構的特殊業務隱藏真實身份,查證交易帳戶實際控制人難度大。
  • 瑞幸咖啡承認財務造假後的魔幻24小時
    造假坐實後,背後股東、基金、審計機構等一家都跑不了對於瑞幸咖啡來說,昨天接受了輿論一天的炮轟,中國咖啡一夜之間變成了「美股騙子」,接下來將面臨造假帶來的一些列後果,如集體訴訟、SEC巨額罰單(罰款和強制退市)、刑事責任等。今日,美國方面的集體訴訟已經啟動。
  • 瑞幸咖啡:已與SEC就財務造假達成和解,將持續配合監管
    瑞幸咖啡:已與SEC就財務造假達成和解,將持續配合監管 澎湃新聞記者 王啟帆 2020-12-17 09:47 來源:
  • 瑞幸財務造假對326家中概股啟示:羅煒談防火牆與合規
    中概股誠信危機,瑞幸,不是第一家。「美國為防止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有4道防火牆,但是仍然無法禁止財務造假的事件發生,無論是中概股還是美國公司,類似的事件時有發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羅煒、盧海教授跟蹤分析了1999年-2017年赴美上市的326家中概股企業發現,一些中國企業對「合規」缺乏理解等因素,導致財務造假出現。
  • 瑞幸咖啡承認財務造假後的24小時,該來的還是要來
    此次自曝財務造假,瑞幸咖啡將面臨集體訴訟、巨額處罰以及退市的風險,對於瑞幸咖啡來說是無可迴避的暴擊。瑞幸咖啡曾經風光無限自2017年成立以來,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瑞幸咖啡能否替代星巴克。雷鋒網獲悉,瑞幸咖啡的註冊地在開曼群島,2017年10月啟動運營,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上市,創中國創業公司最快上市記錄。
  • 瑞幸財務造假事件的啟示——基於300多家中概股的研究分析
    美國為防止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有4道防火牆,但是仍然無法禁止財務造假的事件發生,無論是中概股還是美國公司,類似的事件時有發生。筆者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盧海教授跟蹤分析了1999年~2017年赴美上市的326家中概股企業發現,一些中國企業對「合規」缺乏理解等因素,導致財務造假出現。這是瑞幸事件發生後,最值得我們反思的部分。
  • 集體訴訟來了 讓投資者得到賠償是關鍵
    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意味著倍受資本市場關注的中國式「集體訴訟」正式來了。也正是基於這種狀況,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引入了代表人訴訟機制,也即中國版的「集體訴訟」,以解決個人投資者所面臨的訴訟難、訴訟貴等問題。而高院《規定》的出臺,則是將《證券法》第九十五條規定付諸實踐,是代表人訴訟制度的具體落實。同時它也意味著,從7月31日起,中國式「集體訴訟」作為保護投資者的利器可以正式付之於法律了,這對於保護投資者利益意義重大。
  • 瑞幸財務造假22億元,會賠到破產嗎?
    從渾水發布做空報告,到瑞幸自曝造假,這中間相差了正好兩個月。在這兩個月時間裡,發生了三件極其重要的事情。一是集體訴訟。因為股價下跌,投資者蒙受損失,一些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程序。二是遇上財報披露季。2月底開始,中概股公司紛紛開始披露2019年四季度及2019全年的財報報告。瑞幸自爆前,大部分中概股已經完成財報披露,但瑞幸遲遲未披露。
  • 易會滿重磅發聲:註冊制堅持三大原則 財務造假零容忍
    註冊制堅持三大原則,財務造假零容忍,再融資將分類審核,減持制度「留口子」…來看十大要點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易會滿表示,資本市場推進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方向和決心不會因為疫情而發生變化,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惡性違法違規屢有發生,要出重拳、用重典、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 22億財務造假 近千億財富成空!剛剛 瑞幸咖啡接到退市通知 但事情...
    原標題:22億財務造假,近千億財富成空!  或面臨百億美元追償  瑞幸造假風波爆出後,已有投資者發起集體訴訟,那瑞幸還會面臨哪些處罰?又需要承擔哪些賠償責任?
  • 「A拆A」首單落地 監管問詢重點關注三大問題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原標題:「A拆A」首單落地 監管問詢重點關注三大問題本報記者 吳曉璐1月5日,證監會同意生益電子科創板IPO註冊,即生益科技分拆生益電子上市已經獲得通過。這是自2019年12月份分拆上市規則落地以來,資本市場首單「A拆A」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