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對於自己的金錢平時怎麼管理,很多人估計都沒有太多想法,還是覺得把錢存在銀行比較放心,這也是大部分人的最理想的理財方式。
存在銀行裡不用擔心資金周轉問題,需要用的時候直接取出來就可以了,而且存在銀行裡還可以產生一定的利息收益。
就在去年的時候,吉林省有一民營家銀行,叫作億聯銀行,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他們儲蓄服務的年化利率可以達到6%,是一種五年期的智能存款產品,對於存款的起點要求不到1000元,這樣可以很多人都可以去存款。
可是今年發生了變化,國家銀行好幾次降準降息,央行和民營銀行也有多次調整利率。那些高利率、高收益的靠檔計息,還有結構性存款竟然被認定為高息攬存,有關監管部門考慮這些會給市場帶來很大的風險,銀行業務就被停止整頓。
這下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在2020年的利率對比以往的記錄,為什麼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了。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現象,放在以前可能不會,但是很多人就不願意存5年期4.5%利率的定存,反而更加願意存3年期3.8%利率定存。
出現這個現象,讓很多人想不通,不願意存利率高的,而願意去選擇利率低的定存,大家的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有人詳細計算了利率4.5%和利率3.8%的差別,如果有30萬,存進銀行,按照利率3.8%計算,一年可以有11400元利息;如果按照4.5%計算,一年可以13500元利息,兩種利率利息差了2100元,還是很可觀的,假如本金更多的話,利息差異就更大了。
之前就寫過一遍文章提到國家規定存款50萬元在銀行發生破產的時候,是要賠付的,所以存款在50萬以內的不用擔心的。
但是很多儲戶對於銀行政策不是很了解,對定期存款的風險就會比較擔心,每個人都想選擇一個比較保險的方式進行理財,最起碼心裡比較安定一點。
隨著人們對於信息的獲取的便利,越來越多的儲戶意識到年化收益率高達4.5%的定期存款,應該不是國有銀行的一般性存款。
在《存款保險條例》裡有規定,一般性的存款會受到保護的,如果銀行發生破產,可以享受到最高50萬的賠付。
所以,儲戶在銀行存款如果沒有超過50萬元,那就不用擔心的,還是處於安全的界限。如果有一百萬元要存進銀行,為了資金安全,可以在兩家銀行各存50萬元。
那些可以給到4.5%的高利率銀行,一般都是地方性小的銀行、農村信用社還有地方民營商業銀行。
在儲蓄方面,大部分人都習慣性選擇到規模大的銀行去存款,覺得比較安全,比較可靠,可是小銀行也要生存發展的,沒有居民存款,怎麼能發展下去呢,於是小銀行只能通過高利率吸引儲戶來存款。
一般情況下,三年的定期存款利率都是4.2%
,也只有那些長期的存款可能高一點,可是五年不是一個短時間,還是挺漫長的,如果存五年的定期存款,很多人還是擔心五年之內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的,經濟環境會不會發生變化,會不會著急用錢,貨幣會不會貶值。
存五年的長期存款,手裡的流動資金會變少,萬一中間急需用錢,必須把錢取出來,那本來按照五年的利率,就會變成很低的活期存款利率了,特別是還有最後一年的時候突然取出來,心裡會覺得非常虧,利息減少很多,所以儲戶考慮再三,為了那一點利息,一下存五年,還要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還不如時間選擇短一點的呢。
如果存短期一點的,哪怕急需用錢,還可以找朋友周轉一下,等短期存款到期取出來就可以還別人了,所以不願意存長期的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