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男孩摔了一跤後右腿疼,一開始以為是拉傷,可是疼痛一直伴隨,隨後家人帶著孩子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求診,結果竟確診為骨肉瘤!對於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小男孩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沒有想到這次「碰」出了惡性腫瘤。
好悲催!一次摔跤「摔」出了癌症
7歲的小遠(化名)仍然住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病房裡,如今的他,失去了右腿,但可以拄著拐杖有說有笑了。
7歲的小遠來自蘇北小鎮,幾個月前,在上學的路上摔了一跤,當時右腿有點疼,家人帶著孩子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看了一下,拍了個片子,無大礙。幾天後,孩子依舊喊疼,家長認為,小男孩磕磕碰碰是正常的,這種疼應該是韌帶拉傷,也沒有太當回事。可是,接下來的兩個月,小遠一直喊疼,尤其到了晚上,疼得尤其厲害。
再次來到社區醫院就診,醫生讓其找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馬益民主任醫師,經過檢查,小遠的疼痛來自骨肉瘤——骨骼惡性腫瘤,因為時間拖得有點長,不得不截肢。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馬益民主任醫師講到這個案例時,有點心疼也有點遺憾:要是早兩個月來,孩子也許就不用截肢了。
請注意!容易誤認為生長痛
骨肉瘤稱之為「骨癌」,這是一種好發於青少年膝關節周圍的高度惡性腫瘤,發病率較低,死亡率較高。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韋永中告訴記者,因為好發於青少年,所以骨肉瘤的早期症狀容易被家屬或醫生忽視誤認為是生長痛、扭傷或關節炎,因此錯失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機會,延誤病情有可能導致截肢。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在半夜總是會爬起來說自己的關節疼痛,以為這是屬於生長痛,也就沒多加注意。其實,典型的生長痛表現為間歇發作、陣發性且部位不固定的疼痛,通常一周發生1-2次且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模式。最常見的發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會在腹股溝區,疼痛一般在關節以外的地方。年齡段在4-14歲間,沒有性別差異。如果孩子經常在半夜起來反映自己的關節疼痛,並且還會伴隨著其他現象時,要警惕,可能是患了骨肉瘤。
骨肉瘤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因此尚不能達到有效預防。對於骨肉瘤,早期明確診斷並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記者李花
(原標題:7歲男孩摔了一跤 竟查出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