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以體現出什麼?

2020-12-17 復禾健康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以體現出什麼?對於沒有腎臟疾病的人,確實是會對24小時尿蛋白定量比較陌生。在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濾過膜只能通過分子量較小的物質。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質一般為40-80毫克,這一含量用蛋白質定性試驗的方法一般不能檢出。患某些疾病時,蛋白質漏出增加,就可被檢出尿蛋白陽性。所以尿蛋白定性報告的結果是粗略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驗可以精確地測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

目前,全球有5億人腎臟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害,每年有數百萬人因慢性腎臟病引發心腦血管病死亡。在我國成年人中腎臟病的患病率達到10.8%,我國現有成年慢性腎臟病患者已達1.2億。發病率高、病程纏綿易反覆、醫療費用高等,都是慢性腎病帶來的巨大挑戰。

專家表示:慢性腎臟病已成為繼心臟病、糖尿病、腫瘤後又一嚴重威脅市民身體健康的全球性疾病。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腎病鑑定的有效手段

腎病患者在進行檢查時,醫生通常會要求患者進行一次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有些患者對這種檢查不了解,操作中容易發生錯這就導致檢測不準確,從而失去了檢測的意義。嚴重的情況會讓醫生的診斷出現偏差釀成很嚴重的後果。究竟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的意義何在呢?

專家介紹,臨床上,判定腎病發生與否,多通過尿常規檢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兩個指標進行綜合判定。尿蛋白定性指標就是常說的尿蛋白是陰性還是陽性。如果尿蛋白檢查結果為陽性,反應腎病的病情程度看其帶有幾個+。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則更能準確的反應受檢者的腎臟功能,常用的診斷指標即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

偶然一次發生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不能確診為腎病:

正常人,尿常規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範圍小於150mg/24小時.如果受檢人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高出了此正常值參考範圍,則可認為其存在腎功能損傷情況。

儘管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腎病是否發生的可靠指標,但是,單憑一次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結果異常就判定受檢者發生了腎病,這是不準確的。在臨床對腎病的發生做出確診時,通常情況下,需要重複做尿常規檢查。通過做定期檢查,患者的尿常規檢查結果顯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均高於正常參考範圍,才可以判定患者確實發生了腎臟病變。

在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濾過膜只能通過分子量較小的物質。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質一般為40-80毫克,這一含量用蛋白質定性試驗的方法一般不能檢出。患某些疾病時,蛋白質漏出增加,就可被檢出尿蛋白陽性。所以尿蛋白定性報告的結果是粗略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驗可以精確地測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

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病情惡化: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以體現出什麼?腎病早期發病隱匿,患者多無明顯症狀表現,很容易被忽視。許多人就醫時,腎病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階段,為後期腎病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所以,養成良好的定期檢查身體的習慣,隨時關注自身的身體情況,查看有無並發腎病。

相關焦點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是什麼?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是什麼?臨床上,判定腎病發生與否,多通過尿常規檢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兩個指標進行綜合判定。尿蛋白定量判定能準確的反應受檢者的腎臟功能,常用的診斷指標即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偶然一次發生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不能確診為腎病。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多少是正常的?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多少是正常的?24小時尿蛋白檢測是診斷腎臟疾病的必備的檢查。它的優點是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受飲食及尿量等外界因素影響相對較小,缺點是需要留取24小時小便,對於外地就診患者來說有點麻煩。早7點將尿液排出,「拋棄」不要;在容器內加入防腐劑(如二甲苯)。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該怎麼做?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該怎麼做?尿蛋白往往是慢性腎臟病早期臨床表現。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測量尿蛋白的金標準,通過留取24小時尿液,定量分析尿液中漏出蛋白具體含量。但是尿蛋白定量留取流程較繁瑣,時間長,對於在家留取標本的患者來說容易出現操作失當,可能影響結果的準確性。今天我們談談如何正確留取24小時尿液,檢查尿蛋白定量。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這是許多患者都會詢問的一個問題,因為通過這個答案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蛋白尿,關於此問題,我們將請到腎病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與腎臟的關係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又名24小時尿蛋白排洩率,可以準確地反映患者一天之中蛋白質丟失的情況,用於輔助腎臟疾病的診斷、療效、觀察和預後的判斷。當尿蛋白量>150 mg/24 h時,則稱為蛋白尿。 24小時尿液標本留取如果不當,不僅會產生錯誤結果,耽誤治療和用藥,而且會影響患者就醫的情緒,產生醫患糾紛。 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腎病患者應從早上8時開始將膀胱內的尿量排清並棄去,依此時開始計時,把一天24小時所排出的尿液貯存在一容器內,全部送去檢查。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注意事項?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注意事項?對於一個患兒來講,經常檢查尿常規,有時還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和尿放免,那這幾項檢查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尿放免包括尿微量白蛋白、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相對而言尿放免檢查更敏感一些,一些輕微的腎臟損傷即可發現,所以許多單位講尿放免的相關檢查作為腎臟早損的指標。
  • 尿蛋白加號「+」,怎樣換算為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進來對照一下
    要衡量一個人的尿蛋白排洩量(率),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最準確的金標準。但由於需要留取24個小時的尿液並從中取樣,過程較為繁瑣,有時候會通過單次尿液,來推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 單次尿液,包括晨尿和隨機尿,檢查的是尿蛋白的濃度,比如尿蛋白定性(加號「+」)、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標本怎麼留?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標本怎麼留?腎病門診中,經常看到患者拿尿常規化驗單來諮詢,在這裡,我們明確強調:尿常規中尿蛋白「+」號只是粗略的定性檢查,接下來一定要做定量檢查,所以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的優勢和重要性是尿蛋白「+」號無法相比的。尤其是隨著食品、環境、水源汙染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並發腎臟損害率越來越高,尿蛋白定量檢查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
  • 尿常規有+號,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
    很多朋友都會疑惑,為什麼做尿常規蛋白有+-、+號時,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卻又是正常的? 尿常規中的蛋白+號跟喝水、出汗和尿液的比重有很大關係。尿常規有+號,尿比重升高,比重升高就提示尿液濃縮,尿液濃縮時可能會出現尿蛋白假陽性,喝水後就相當於把尿液稀釋,再做檢查就沒有尿蛋白了。
  • 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尿常規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檢查,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受檢者的腎臟功能,有利於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的早發現、早治療。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的注意事項如下:1、尿路容易被汙染,月經期間不化驗無論是尿常規還是24小時尿蛋白,女性在月經期,尿中會混有血或陰道分泌物,可引起「假性異常」(如假性血尿或蛋白尿)。因此,女性月經期不能進行檢查。2、常規化驗取晨尿,排尿1秒中段尿尿常規檢查,結果最準的是晨尿,最好留取中段尿。
  • 在家留24小時尿蛋白定量,以下三點要注意了!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對於腎病患者來說,這是再熟悉不過了。那麼檢驗24小時尿蛋白定量含義是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腎病有無的可靠指標:臨床上,判定腎病發生與否,常通過尿常規檢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兩個指標進行綜合判定:尿蛋白定性指標就是常說的尿蛋白是陰性還是陽性,如果尿蛋白檢查結果為陽性,反應腎病的病情程度看是有幾個+;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則更能準確的反應患者的腎臟功能情況,常用的診斷指標就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
  • 什麼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我們知道24蛋白尿檢查是指的再一段時間對尿中蛋白質的檢測,然而這裡的一段時間就是指的24小時,那麼具體什麼是24小時尿蛋白檢查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希望通過介紹您能認識到了解什麼是24小時尿蛋白檢查的重要性,同時也希望您能認真對待24小時尿蛋白檢查。
  • 鄭州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需要花費多少錢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衡量腎功能的重要指標,可以準確地反映患者一天之中蛋白質丟失的情況,許多腎病患者在就醫時,往往被醫生要求做這項檢查。24小時,顧名思義,就是要求腎病患者收集全天24小時的尿液進行相關檢測。如何收集尿液,避免檢查出現誤差呢?這裡,需要腎病患者學會自己收集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尿液標本。
  • 壁虎醫生:尿常規有+號,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
    很多朋友都會疑惑,為什麼做尿常規蛋白有+-、+號時,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卻又是正常的?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評估蛋白尿程度的金標準,尿常規中的尿蛋白可以做參考,但是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準。
  • 腎病醫生提醒:24小時尿蛋白定量留存的五個陷阱!
    一般常用的尿液檢查有兩個: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常規包括的指標比較多,主要有尿蛋白、潛血、比重、鏡檢紅細胞及白細胞、管型等,尿蛋白和潛血都用+號表示,代表的是定性檢查,1個加號對應的是尿蛋白的一個範圍。要反應具體的尿蛋白數值,就要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了,劃分腎炎和腎病症候群的標準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評價腎臟炎症程度及治療效果也是依據24小時尿蛋白定量。
  • 24小時尿蛋白偏高是什麼原因?
    24小時尿蛋白偏高是什麼原因?為什麼檢查尿常規蛋白總是+3呢?尿蛋白+3有什麼危害嗎?相信有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問題,下面請腎病醫院專家為大家做出專業解答:尿白細胞偏高是什麼原因?正常尿液裡不含或只含微量蛋白質,檢查結果呈陰性(-),當尿液裡的蛋白質含量上升到一定量是檢查結果就呈陽性(+)。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金指標!為什麼腎病患者還要檢查尿常規?
    就有患者提問:「同時去做了一個尿常規化驗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化驗,可兩個結果不一樣,一看尿常規化驗結果陰性,再看24小時蛋白定量檢查,結果是0.2>0.15,還是高,這是為什麼?」先來說說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斷腎病患者腎臟功能的金指標?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馬上就超過標準值算正常嗎.
    經常有病人尿常規檢查發現+-,很擔心自己是不是腎炎或者腎炎復發了,做了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140mg/d (正常值150mg/d以下),也認為接近高限
  • 24小時尿蛋白檢查,地位升級留24小時尿成為腎友必備技能
    檢查尿蛋白的方法有多個: 1. 尿蛋白試紙條; 2. 尿常規; 3.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4.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 5. 24小時尿蛋白定量。
  • 24小時尿蛋白檢查,地位升級↑ 留24小時尿成為腎友必備技能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5.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前兩種是定性檢查,看加減號(+-),一般用於健康人體檢,以及病情已經穩定了的患者進行複查,準確度較差;中間兩種是兩個指標的比值,做除法,檢查結果是商。一般用於不容易留24小時尿的患者(比如小患兒),準確度一般;最後一種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尿蛋白多少的金標準,準確度最高。加減號只作為輔助參考,不能指導治療方案的制定;但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需要留取24小時尿液,麻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