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刨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2021-02-23 木友課堂

新手在踏入「木匠」領域時,最摸不著頭腦的學習,大概就是工具的辨別。木工工具數量龐大,大約可分為中西,但細數就成了苦力活。

比如刨子,中式木工的必備工具,用來刨直、削薄、出光等等。作用的原理在於刨身與木面平行,刨刀固定在一定角度,從而達到切削木材。原理和構成都蠻簡單,但樣式非常非常非常多,光中式的刨子,就可以大約分為平刨,園刨,裁口刨,槽刨,倒楞刨,線刨等。

小木君在第一次挑選刨子時,分不太清楚中西式(還有日式 ),但發現了基本的兩大不同:

● 傳統中式

圖1

● 流行刨子

圖2

先別管 圖1 裡刨子長出的「犄角」,注意看刨臺前端。前者是比較經典的中式刨子,構成部件為:木楔+千斤;後者則是 壓鐵+刨刀

光楔子就有多種樣式,適合不同的刨子

不同的材料,導致刨子本身的製作過程和細節也是完全不同的。最明顯的地方是倉口處。但使用感受就比較主觀了。小木君今天詳講的是第二種,手把手教你辨別好刨子~

鋼材

鋼材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刨子的使用結果。

一般來說,可以分為 紅火 和 白火 兩種規格,紅火就是高碳鋼,厲害耐用,但昂貴。白火自然指的是中、低碳鋼,便宜。

很有意思的是,刨刀的刀刃其實不是一整片的鋼片,是將一塊鋼片焊接在一塊鐵片上。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方便鋼材研磨。拿上面圖2 舉例子,它是典型的日式刨子,也是採取貼鋼的方式製作。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還採取了內凹的處理,目的在於減少磨刀時候的毛細現象。

小木君超愛的 lie nielsen toolworks

通俗來說,就是避免磨刀的時候和磨石的接觸面小,防止刀被石頭整片的吸附住。

切削角

切削角就是指刨刀與刨身之間的角度。這個非常有講究,因為不同角度下的刨子,使用感受和結果都不同。

中式的自製刨子,在角度安裝時一般是看師傅的個人手藝。基本遵循 角度大刨削費勁,角度小容易短命 的基本道理去調試。

現在的通俗分法有三種,高角度、低角度和常見角度

先說常見的角度,也是刨子的經典角度,是 42°~45°。新手用這個角度的刨子,用的都比較上手和習慣。適合用於中等硬度的木材。

高角度是 45°~90° ,適合用於硬木和交錯木紋的木材,比如紫檀、黃花梨等。低角度是 30°~38°,適合軟木,就是梧桐木一類。

切削角之所以那麼重要,在於它的角度在不同大小的情況下,對木材產生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小的切削角,對木材僅僅是 撕裂 的作用,就像楔子把木材往兩方劈開。而大的切削角,則可以起到 剪斷 的作用,比如最高角度,90°的切削角基本可以達到全數剪斷。

 誘導面

除了鋼材外,決定刨子使用感受的第二要素,莫過於誘導面了。

誘導面的好壞判斷只有一個要點:!因為誘導面位於刨身底面,直接與木材接觸,所以是否平整成了絕對的關鍵。自身都不平滑的話,怎麼能刨出平整乾淨的木材呢?

經驗老道的木匠師傅可以用肉眼判斷,但一般來說,藉助工具會比較合適。市面上常見的判斷工具是水平尺,日本有比較講究的專用工具,叫 下端定規 。DIY愛好者在自製刨子時,別忘了買這個啦~

把手


刨子的基本關鍵點是以上三點,但小木君今天還想展開講第四點,把手。

文章前面的 圖1 和 圖2 除了倉口處明顯不同,還在於 圖1 有個把手,這個把手的設計其實不算太關鍵,取決於個人使用習慣。但有把手和沒有把手的刨子,使用時是完全不同的。

有說法是把手的設計是源自日本,因為日本的木匠習慣用「拉」,而中國這邊的木匠習慣用「推」,所以多是沒有把手的刨子。但小木君覺得蠻沒有道理的,因為明明有把手的刨子,推和拉都可以啊!不要當我們蠢啊。

那有把手的刨子用法就不展開講了,沒有把手的刨子在推刨時,一般為左右手的食指伸出向前壓住刨身,拇指壓住刨刃的後部,其餘手指及手掌緊捏手柄。一定要均勻用力。

上面那張是超基礎款,現在已經有各種花哨的把手,比如鷹式、鹿角式。

木工非常有趣,除了因為它能造出無數奇思妙想的木器,還在於工具本身就擁有足夠的內蘊。

關於刨子,除了以上講的種種,還可以通過觀察刨花,判斷刨子的角度是否正確、刨子工作檯、刨身材質的取材等等不同的講究。

而了解了這些知識,除了能讓你挑個好刨子外,完全可以自己做一個嘛。小木君就非常的躍躍欲試,你呢?


相關焦點

  • 關於卵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下面來給大家說說關於卵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1、卵母細胞(卵子)是由女性複製的細胞,就像精子是由男性複製的細胞一樣。2、卵細胞是體內最大的細胞,它可以達到0.2毫米但肉眼仍然看不到。
  • 關於英語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日前,東方出版社攜楊程老師最新上市作品《一本搞定雅思聽力》亮相第十六屆上海書展,並在現場發表以「關於英語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為題的演講,與現場參與者一同探討英語學習的科學學習方法及雅思考試的前沿信息。
  • 關於成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你還在猶豫嗎?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哦!錯過了後悔只能再等一年了!成考政策改革越來越嚴,還在猶豫的你在糾結什麼呢?糾結成考文憑嗎!那麼,今天小K老師是就來嘮嘮關於成考畢業文憑那些事兒。
  • 關於交通工具(火車上)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兒~
    百科校聞,屬於你的所見所聞。百妮妹帶你走進今日話題:交通工具的那些事兒交通工具,這個隨處可見的東西,大家都清楚。可是還是有那麼一些人不知道,譬如說:飛機、火車、地鐵、高鐵、公交車、汽車、輪船……關於飛機、公交車,要說的可能就比較多了,因為它們的意思比較廣(不必說,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我們主要說的是交通工具,所以,其他的我們就不說了。
  • 木工工具—刨子文化,海南黃花梨刨子
    刨子16世紀發明,而且中國使用的刨子是往外推,其他國家的刨子都是往裡拉的。刨子在羅馬就有了,就是沒被引進我國.  認為明朝時由羅馬傳入我國,依據更加不足的說法,僅具參考價值;中國無論器具還是建築,應用木材最多,並且工藝也最精美。木材質存世極難,但就可見漢唐(包括出土)遺存的工藝而言,就證明使用了刨子這種工具。  認為中國的刨子只是推沒有後拉,那就錯了。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啦,你準備好和家人團聚了嗎?胖丁兒在這裡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希望你們都可以吃胖胖噠!說到中秋啊,其他國家是否也跟我們一樣在歡慶「中秋節」呢?和家人一起放孔明燈許下願望哦首先,跟大家來聊聊那些有趣的歪果仁的大話中秋,當你問他們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
  • 世界獻血者日|關於獻血,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
    世界獻血者日|關於獻血,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 2020年06月14日09:13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 木工一輩子學不完的刨子,今天聊兩個小技巧,第二個許多人不知道
    老話說的好,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學不完。這說明在木作工具中,刨子的使用技巧是最難掌握的。相應的,研究木作工具,刨子也是話題最多的。今天,我們就聊聊其中的一點小技巧。為什麼視頻裡看到的刨子用起來刷刷的,但自己的刨子就是不好使呢?可能你從最開始就做錯了。
  • 關於內向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今天我就以自己為例來談談關於「內向」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兒。內向的人不是害怕社交活動,只是不喜歡,不喜歡淺薄的廣泛交際,更喜歡深度的小群體交際,他們很難從社交中真正感到滿足。不參與活動其實是他們的自主選擇。
  • 你不知道的嬰幼兒服裝檢測那些事兒
    可是你有關心過他穿的安全嗎,你知道他身上的衣服都經過了哪些檢測嗎,還記得幾年前的毒校服事件嗎?作為紡織專業畢業,在檢測單位從業多年的寶媽,今天就扒拉下嬰幼兒服裝檢測那些事兒。你或許會覺得隨便標一個唄,也沒人知道。嗯,那是萬萬不可以的。國家檢測機構每年會多次抽檢,如果不合格,輕則罰款召回,重則關門歇業。當然也會有些人鋌而走險,覺得國家不會抽查到自己,畢竟只是抽檢。
  • 關於憤怒,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比如說,由於人們在憤怒的狀態下總會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舉動,人們便以為憤怒這種情緒是消極不好的。本文作者NickWignall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也是一名作家,在本文中,他與讀者分享了關於憤怒兩個最常見的誤解,以及有關憤怒心理學的八個要點。原文題目The Secret Life of Anger。 劃重點: 1. 憤怒不等同於攻擊性。 2.
  • 低頭的刨子,抬頭的鋸--傳統木工刨子的這些老諺語,快失傳了
    關於刨子的老諺語:立一臥九,不推自走;立一臥八,費力白搭--指的是刨刃與刨底的角度。直角三角形的垂直邊是一寸的話,水平邊是9分,刨刀安在斜邊上。兩條直角邊1:0.9時角度為48.01度,1:0.8時為51.34度。
  • #維州高校一覽# 關於蒙納士大學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Monash University)
    學校中文名稱:蒙納士大學學校英文名稱:Monash University學校性質:公立政府學校也許你知道蒙納士大學最近換了新校長Margaret Gardner,但是也許你不知道蒙納士大學的新校長和墨爾本大學的校長Glyn Davis是夫妻檔。
  • 【築夢首爾】關於語學堂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大集合~
    那麼帶著大家的問題,築夢醬今日整理了一篇有關語學堂的詳細內容介紹&科普~關於語學堂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都在這裡啦快來往下看一下吧~語學堂是韓國大部分的正規四年制大學開設韓國語學院,為外國留學生提供專業的韓語正規學習課程。大部分學校每年都有4次招生,每年3月,6月,9月,12月入學。
  • 漫畫|淡定,關於投運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投運那些事兒~立冬已經過去你喝到冬天的第一杯奶茶了嗎?小編請你喝奶茶!今天小編帶你聊聊國網陝西檢修公司運檢人員的如果你的身高超過185公分,那就可能難以勝任驗收電纜溝的工作。吃最後一頓飯的時候,我趁機加了好幾個,因為投運認識的朋友的微信,不知道下次見面是什麼時候。這頓飯是最近幾個月吃的最輕鬆最快樂的飯。
  • 關於古人開學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古人開學的那些事兒。 古代開學準備 束脩 開學必不可少的,當然是學費。在古代,學費稱為「束脩」。「脩」即肉脯,是用鹽、香料等加工製作成的臘肉或鹹肉一類幹肉;「束脩」,便是指十條幹肉。
  • 畢業季啦,你還不知道那些關於學位服的事兒?
    來,小板凳坐好,給各位尚未畢業的、準備畢業的以及已經畢業的同學們補補課,了解了解那些關於學位服的事兒。來自哪裡?學位服的起源要追溯到12世紀的歐洲。那時歐洲的神職人員都穿著一種大長袍,用來抵禦寒冷。大家都知道,那時歐洲很多大學都是由教會主辦,教士也承擔著教師的角色,於是,這種大長袍便被教師們所認可。這種大長袍也逐漸成為了學者們的象徵服飾。到了13世紀,大學制度發展漸漸成熟。這個時候呢,法國巴黎大學便率先創立了學位制度,將學位分博士、碩士和學士三個等級,學位服的基本樣式被確立了下來。而直到20世紀中期,這股潮流才傳到中國。
  • 關於《明朝那些事兒》
    昨晚,終於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兒》的最後一部。整套書加起來接近250萬字左右,這是我近幾年讀的比較長的一部書了。
  • 關於備產的那些事兒
    最近有不少準媽媽發來私信問,備產的一些注意事項,所以今天就好好的說一說關於《準媽媽必看!關於備產的那些事兒》,希望可以更好的幫助到各位準媽媽!很多寶媽快到臨產的時候各種糾結,到底是順產好?剖腹產好?關於備產的那些事兒準媽媽必看!
  • 關於西安城牆你不知道的事兒
    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無敵小編想起回憶的傷,在閒暇的時候,點擊我的內容,會讓你開心到懷疑人生,原來看文章是這麼的美好,每天安排的任務就是給大家送來不一樣體驗的娛樂小新聞,好了現在是到給大家送消息的時間了,大家可以通過小編的這一篇文章盡情去享受閱讀的快樂哦,所以不要停下你的雙手,可以動一動你們的手指點讚關注哦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你的意見是我最大的認可和幫助,來啊,別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