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率南開代表團訪問日本北野生涯教育振興會

2020-12-11 南開大學新聞網

  南開新聞網訊(特約記者 王鳳 發自日本) 4月5日,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靜率南開大學代表團一行訪問了日本北野生涯教育振興會。學校有關部門和院系負責人參加訪問。北野生涯教育振興會理事長北野重子、常務副理事長大塚先生、事務局長島村毅等出席了歡迎會。

  賓主雙方進行了友好會談,並互相贈送了紀念禮品。張靜向一直以來支持中國教育事業、在南開大學設立獎學金的日本北野生涯教育振興會表示誠摯的感謝,並希望雙方今後進行更加長期與緊密的合作。北野重子對張靜一行來訪表示熱烈歡迎,對南開大學組織獎學金事宜的有關部門所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並歡迎南開畢業生到斯坦雷電氣有限公司工作。雙方同時就今後在教育、科研等領域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進行了深入磋商。

  北野生涯教育振興會成立於1975年,由日本斯坦雷電氣公司的創始人北野隆春出資支持建立,以振興和發展終生教育為宗旨。企業家北野隆春從年輕時就立志要為社會培育人才,一生盡心竭力創造和普及學習教育機會,努力幫助勤奮好學的普通民眾。

  北野生涯教育振興會從1999年開始在我校設立「南開大學——北野財團獎學金」,每年推選10名本科優秀學生,獎勵額度為5000元人民幣。迄今,有144名南開學子獲得該項獎學金。這些獲獎者均為學習成績優異、綜合素質卓越的優秀學生,其中已有103人免試保送或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攻讀研究生學位,有9人出國深造,28人就業工作。

相關焦點

  • 張靜率南開代表團訪問日本創價大學
    南開新聞網訊(特約記者 王鳳 發自日本) 4月6日,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靜率南開大學代表團訪問了日本創價大學,參觀了牧口紀念館和創價大學校園。創價大學理事長田代康則、創價大學副學長馬場善久、創價女子短期大學學長福島騰彥、創價大學顧問佃操、創價大學中國研究會部長古澤靖久以及創價大學國際部、文學部的負責人等出席了歡迎會。
  • 南開大學2017年度北野財團獎學金頒發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曉雯 高世哲)4月26日,南開大學2017年度北野財團獎學金頒獎儀式在津南校區學生活動中心舉行。天津斯坦雷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藤井雅之、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高琪出席儀式。  藤井雅之先生介紹了北野生涯教育振興會的教育資助理念,並希望能夠為中日友好做出一定貢獻。
  • 2016年度北野財團獎學金頒發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慧 高世哲)3月14日,南開大學2016年度北野財團獎學金頒獎儀式在津南校區大通學生中心舉行。天津斯坦雷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藤井雅之、南開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白雲龍出席儀式。  在本次頒獎典禮上,藤井雅之與白雲龍為獲獎同學頒發證書。金融學院2015級本科生張尉峰作為獲獎代表發言。
  • 南開大學代表團訪問臺灣成功大學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種健)11月13日,饒子和校長率南開大學代表團訪問臺灣成功大學,受到校長賴明昭的熱烈歡迎。副校長關乃佳、校長助理冼國明等陪同參加訪問。  兩校校長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會談。饒子和與賴明昭分別介紹了各自學校概況和近期發展情況,並就學校的未來發展深入交換了意見。
  • 【1153期】南開代表團訪問臺灣高校
    本報訊(通訊員 楊倩燁)2月28日至3月3日,應5所臺灣高校的邀請,以校長龔克為團長的南開代表團一行來到臺灣,先後訪問了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臺灣長庚大學和臺灣大學,並參加了臺灣中國文化大學50周年校慶活動。通過與上述學校的校長、副校長和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會談,我校與幾所高校就建立及深化校際交流達成了一系列共識與合作意向。
  • 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來校交流訪問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鄭棟 馬曉敏)12月22日,由創價大學常任理事、總部事務局長秋谷芳英率領的該校學生代表團一行130餘人來校交流訪問。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巡視員曹漢軍、中國人民對外友協協會東亞部處長張振興及我校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際學術交流處負責同志出席有關活動。
  • 聖克勞德州立大學代表團訪問南開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韓誠 攝影 任永華)9月27日,南開大學副校長關乃佳在辦公樓會見了來訪的美國聖克勞德州立大學校長波特(Earl H. Potter III),並籤署了兩校合作協議。經濟學院、國際學術交流處相關負責人陪同會見。
  • 南開大學代表團訪問法國波爾多第四大學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 莉)圓滿結束了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的訪問後,黨委書記薛進文為團長的南開大學代表團,於11月24日至25日訪問了擁有悠久歷史的法國孟德斯鳩-波爾多第四大學,副校長關乃佳和代表團其他成員一同訪問。  波爾多第四大學校長拉博德對薛進文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
  • 臺北中學教育代表團來津訪問 洽談教育合作
    受市臺辦委託,市國際教育交流服務中心負責代表團在津接待工作。市臺辦副主任吳榮華會見代表團一行,臺辦交流處廖劍萍處長及市國際教育交流服務中心李連義主任陪同代表團參加相關活動。5月26日,參訪團先後赴天津市第二南開學校以及天津市南開中學進行參觀訪問。在津期間,該團組還將參觀天津市規劃展覽館、天津天后宮等地,全面感受天津文化和歷史。
  • 日本島根大學代表團訪問我校
    6月15日,由日本島根大學生物資源科學部、教育學部和法文學部六名教授組成的代表團來訪我校。侯曦副校長在貴賓室會見了客人,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國際學院、科研處、動科學院、資環學院、經管學院、人文學院及水保所負責人和有關專家教授參加了會見。  侯曦介紹了我校基本情況及與日本高校的合作交流情況。
  • 日本兵庫縣大學生代表團訪問廣東
    日本兵庫縣大學生代表團參觀廣州中山紀念堂 郭軍 攝中新網廣州9月13日電 (記者 郭軍)應廣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日本航空公司的共同邀請,日本兵庫縣大學生代表團一行15人於9月13日至16日訪問廣東。據悉,今年適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和廣東省與日本兵庫縣締結友好省縣35周年,此次訪問活動旨在進一步宣介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的發展成就,加強兩省縣青少年的相互理解和溝通。
  • 金吉列留學代表團訪問日本知名大學
    金吉列留學與媒體代表團同大阪大學國際教育交流中心負責人有川友子教授(一排右)等代表交談。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家庭對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日益明顯,日本教育優勢的持續釋放,加之與我國距離相對較近,選擇日本作為留學目的地的人越來越多。根據日本公布的調查顯示,在日外國留學生人數持續走高,截至2016年5月總數達到23.9萬人,相比上年增長14.8%。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為9.8萬,高居第一。
  • 日本創價大學師生代表團到我校交流訪問
    12月21日至22日,日本創價大學師生代表團一行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邀請來天津交流訪問。21日中午,代表團一行到訪我校,校長陳法春接待了來訪客人,校黨委副書記周紅蕾應邀參加市友協組織的歡迎會,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日語學院、校團委相關負責人陪同參加活動。
  • 日本衝繩縣友好代表團一行訪問福建
    日本衝繩縣友好代表團一行訪問福建 2017-11-10 20: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11月10日電 (葉秋雲 劉可耕)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際,10日,日本衝繩縣知事翁長雄志、議長新裡米吉率衝繩縣友好代表團一行於福州琉球館公園參加「慶祝福建省——衝繩縣建立友好省縣關係20周年植樹紀念儀式」並前往福州琉球墓園祭拜。
  • 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歡迎宴會在京舉行
    9月5日晚,由中日友好協會主辦的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歡迎宴會在北京舉行,中日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日本創價大學學生部長奧富雅之、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堤尚廣等出席宴會並致辭。、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等數十所高校建立校際交流關係、推動中日兩國教育領域交流合作、促進中日友好事業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 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代表團來法學院進行學術訪問
    新聞網訊:12月23日至26日,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教授代表團一行四人來我校法學院進行學術訪問。代表團成員包括:法學部學部長、日本內閤府男女共同參與會議監視專門調查委員二宮正人教授,法學研究生院院長、九州法理學會議會長教授重松博之博士,大學院社會系統研究室主任田村慶子教授,以及憲法學專家中村英樹準教授。
  • 香港保良局屬校中學師生代表團訪問我校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韓岑)4月20日下午,香港保良局教育總主任楊健忠率其下屬11所中學師生150餘人代表團到訪我校津南校區,並與我校師生開展交流。  學校港澳臺事務辦公室負責人出席交流會,對保良局屬校師生訪問表示歡迎。
  • 日本山口縣立大學師生代表團訪問廣西師範大學
    日本山口縣立大學師生代表團訪問廣西師範大學   中新網桂林3月11日電 廣西師範大學消息,日本山口縣立大學師生代表團一行近日訪問廣西師範大學。
  • 日本少林寺拳法集團代表團訪問我省
    應全國友協邀請,7月24日至25日,少林寺拳法集團總裁宗由貴女士率代表團一行83人訪問了我省。  日本少林寺拳法集團系對華友好組織,在日本政治和經濟界具有較強的影響力。集團總裁宗由貴女士長期致力於中日兩國民間友好交往事業,尤其為我省對日友好交流與合作的開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中南大學代表團訪問日本鹿兒島大學和鹿屋市池田病院
    5月23日至26日,中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湘雅醫學院院長陶立堅率團訪問日本鹿兒島大學和鹿屋市池田病院,就校際合作和醫院間合作進行洽談,取得系列成果。湘雅醫院黨委書記張欣、湘雅醫學院副院長吳曉創、湘雅醫院腎臟內科副主任肖湘成隨團參加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