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中心城區未來長這樣:兩核心區+22個組團(附規劃圖)

2020-12-14 中國搜索河南

掃描到手機

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核心提示:鄭州中心城區將以機場路-中州大道、京沙快速通道為南北向快速輸配軸線,以金水路、隴海路為東西向交通輸配橫軸,疏解城市的交通流,同時將成為城市良好的交通景觀軸線和帶狀城市公共空間和綠化空間。

總體城市設計結構圖據鄭州市規劃局

鄭州中心城區未來的範圍有多大?北邊將到黃河。中心城區將設置幾個中心?二七主中心和鄭東主中心將遙相呼應。5月7日,鄭州市城鄉規劃局對《鄭州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進行批後公示。

鄭州將以機場路-中州大道、京沙快速通道為南北向快速輸配軸線,以金水路、隴海路為東西向交通輸配橫軸,疏解城市的交通流,同時將成為城市良好的交通景觀軸線和帶狀城市公共空間和綠化空間。

規劃後的中心體系總共圍合面積為66平方千米,與國際同等人口規模城市的中心體系圍合面積接近,符合總體規劃的600萬人口規模需求。

規劃 未來中心城區範圍北至黃河,將構建軸線走廊、綠色開放空間

既然是鄭州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那麼鄭州的中心城區範圍究竟有多大?根據規劃,該範圍北至黃河、南至繞城高速公路、東至京港澳高速、西至繞城高速公路,範圍已超過了現有的四環線。

此次城市設計,主要是以城鎮建設發展中空間組織和優化為目的,運用跨學科的途徑,對包括人、自然和社會因素在內的城市形體環境對象,進行研究和設計。

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規劃研究的是市域內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對城市的特色資源進行挖掘提煉,並將有機組織到城市發展策略中,創造鮮明的城市特色。

此規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將宏觀把握城市空間格局和空間結構形態,對城市天際輪廓線、整體三維形態、軸線走廊、綠色開放空間等系統要素提出整體控制對策。同時,還將組織富有意義的行為場所體系、構築城市整體和社會文化氛圍。

由此可見,未來的鄭州中心城市不是簡單的水泥森林,而是更為人性化的設計,不僅交通體系更為科學、系統,城市輪廓和面貌也將成體系,將兼顧城市居民的生活、休閒、消費。

骨架 形成「二七」「鄭東」兩個主中心,將構建兩條交通輸配廊道

未來的鄭州中心城區,將以十六個字為發展理念。「一脈貫通」,指的是東西向城市主軸。「雙心凝核」,分別是二七廣場主中心和鄭東新區主中心。「三軸為樞」,則分別是西部歷史文化軸線、中部商貿文化軸線和東部商務文化軸線。「四環聚城」,指的是商城歷史文化環、城市公共聚集環、城市核心快速環和城市外圍公路環。

而鄭州將來的骨架總體結構,將通過公共中心體系、骨架軸線體系、空間標誌體系的疊加嵌合,形成「兩心、四軸、二十五節點」的整體結構。

「兩心」指的是以「二七主中心」「鄭東主中心」作為鄭州兩大強有力的公共主中心,前者以傳統零售商業為主,後者以商務辦公為主,服務輻射整個中心市區及周邊區域。

「四軸」指的是以「鄭上路-建設西路-金水路」和「隴海路」兩條橫向的交通輸配廊道作為骨架形成橫向延展的複合發展主軸,串聯各個功能中心,並向南北輻射出若干條副軸,強有力地統領著城市的空間結構。

「二十五節點」則指的是在城市的重要門戶節點地區以及核心節點地區建立明確的空間標誌,包括11個門戶標誌、14個核心標誌,以及3個城市景觀眺望高視點。

交通 縱橫交織快速疏解交通流

記者從鄭州市規劃局了解到,通過前期對整個鄭州中心體系的量化研究以及對周邊地區的整合思考,它們對未來鄭州主城中心體系結構進行規劃,其結構可總結為「二主、五副、三環、兩縱、兩橫、四特、八區」。

根據此次公示的規劃,二主、三環指的是以二七廣場主中心和鄭東新區主中心為城市綜合服務核心,以地鐵五號線、三環路以及四環路作為內化輸配環。

兩縱、兩橫指的是以機場路-中州大道、京沙快速通道為南北向快速輸配軸線,以金水路、隴海路為東西向交通輸配橫軸。

據了解,此類型道路不僅具有強大的疏解交通流的能力,同時也是城市良好的交通景觀軸線和帶狀城市公共空間和綠化空間,有的甚至可以體現出整個城市的形象和風貌。

布局 打造四個特殊職能中心和五個副中心

二七主中心和鄭東主中心,將形成東西呼應之勢,兩者也將通過地鐵等線路實現快速連通。除此之外,鄭州將打造若干城市副中心。

記者了解到,鄭州將規劃打造四個市區特殊職能中心,分別是惠濟特殊功能區、大學城教育特殊功能區、市級市民文化特殊功能區、省級市民文化特殊功能區,圍繞二七廣場中心區以及鄭東新區中心區錯位發展和相互補充。

據介紹,此舉是為了優化市區特殊職能中心,開發新城市副中心,發展不同等級、不同規模、不同區位的次中心以緩解整個中心體系的內部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鄭州還將依託三環輸配環和地鐵五號線發展龍湖副中心、東站副中心、花園路副中心、福塔副中心、碧沙崗副中心。同時,在現狀的基礎上對區一級的節點空間進行一定程度的設想。

設想 日常生活業態向區級中心疏散

記者注意到,此次《鄭州市中心城區總體規劃》,其公示公告類型為城市建設用地,屬於批後公告。據了解,批前公示一般是城鄉規劃報送審批前的公告,批後公示則是修規或涉及方案審定以後的對外公示。批後公告是規劃許可之後對社會公眾例行的公示,類似政府政務公開。

根據鄭州市規劃局的說法,此次公示是依據《城鄉規劃法》、《行政許可法》、《河南省城市規劃公示制度》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的公示。市民如有意見和建議,可撥打規劃局信訪處電話0371-67188539進行反映。

據介紹,鄭州將來的中心體系功能發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分別是低端日常生活業態向區級中心疏散、特色服務功能向景觀性副中心集中、公益性服務業向中心體系周邊的新城副中心疏散、文化娛樂功能向沿金水河中心區集中、巨型綜合項目向主中心區集中、專業服務向主中心的硬核集中。(記者 劉瑞朝)

原標題:東建鄭東新區主中心西築二七廣場主中心 未來鄭州中心城區北至黃河

 [CAHTAG14;34]

相關焦點

  • 鄭州總體規劃疑似從一主一城三區四組團升級為一主一副三區三組團
    從多種渠道及訊息中分析,未來將初步形成一主、一副、三區、三組團、多點的新鄭州空間格局,可能大家會有所疑問,不是四組團嗎?怎麼成三個組團了呢?咱們往下看。鄭州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圖-來源網絡而關於副城,這個就要從航空港的新定位來看了,畢竟鄭州今後的新路子就是「樞紐+物流+開放」,在「南動」策略下,航空港要繼續賦能,而規劃範圍內的尉氏,因為行政關係,雖然能做到統一規劃,但管理上還是有諸多不便;其次新打造的「樞紐+物流」核心依然是機場核心區和鄭州南站,從航空港總體規劃布局空間來看
  • 福州中心城區要擴容了!六城區+閩侯、連江10個鄉鎮街道都在其中
    範圍包括:六城區+閩侯、 連江10個鄉鎮街道記者今天從福州市城鄉規劃局獲悉,《福州中心城區空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獲審議通過,規劃對我市中心城區的發展戰略、發展方向、空間結構、中心體系、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等重大事項進行研究,為城市發展和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和有力保障。
  • 一大波規劃圖!九江市中心城區學前教育公示啦
    九江新聞網訊 2020年,新增公辦幼兒園53所,學位12650個;新增普惠性民辦園35所,學位8820個;補建幼兒園16所,學位5040個.....9月16日,九江市教育局網站發布《九江市中心城區學前教育公示》,披露了九江中心城區學前教育規劃,2020年中心城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每個鄉鎮至少一所公辦中心園
  • 鄭州2019「最新拆遷地圖」及規劃出爐!快看有沒有你家
    中原區鄭州市民公共文化區「四個中心」公共景觀帶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範圍:鄭州市中心城區西部,行政區劃隸屬於鄭州市中原區,規劃範圍由長椿路、文瀾街、文傳環路和文翰街四條城市道路所圍合及長椿路
  • 三亞中心城區開發邊界內160平方公裡"未來藍圖"或將是這樣
    四、用地優化  以《三亞市總體規劃(空間類 2015-2030)》的空間發展策略為引導,落位自貿區自貿港核心功能,全市一盤棋整合戰略資源,統籌考慮中心城區陸海統籌、產城融合、新舊聯動的發展策略,構建「一核、一軸、一帶、山水廊、多組團」的功能布局結構,並在已編控規拼合的基礎上對中心城區用地開展優化。
  • 鄭州西區崛起CCD!奧體等「四個中心」有了新進展!計劃投資300億
    隨後,北至鄭上路、東至洛達路、南至隴海路、西至常州路,被規劃為鄭州市中央文化區,總用地面積約23.53平方公裡,規劃核心區面積約6平方公裡,其中北核心區主要包括市民公共服務區和九州坊,南核心區主要包括「四個中心」和文化產業園區。
  • 赤峰橋北組團哈達和碩片區未來發展規劃
    兩核:指哈達和碩濱水綜合服務核心,是集聚了文化、體育、醫療、商業等服務的地區濱水活力中心。蒙東雲計算中心和周邊雲計算產業所組成的智慧產業中心。四區:指哈達和碩片區的四個功能區,分別為商貿物流片區、濱水居住片區、公共服務片區、油松林地涵養區。其中,濱水居住片區由 20 個居住小區組成。
  • 華誼兄弟擬百億入駐鄭州建業綠博組團
    據相關市場消息,華誼兄弟將於5月19日正式籤約入駐鄭州綠博組團,「此舉是與建業合作展開的」。  觀點地產網訊:5月14日,據相關市場消息,華誼兄弟將於5月19日正式籤約入駐鄭州綠博組團,「此舉是與建業合作展開的」。
  • 無人問津的鄭州港區四大片區之一,如今重出江湖!
    日前,鄭州航空港經濟試驗區公示了幾個地塊的詳細規劃,根據地塊位置,幾個地塊分別位於園博園片區、機場核心區南側古城片區及航空港區415平方公裡外代管區港西片區。雖然幾塊地面積都不大,但卻都位於航空港區的重要節點位置,這其中,古城片區尤為引人注意。
  • 22條鄭州地鐵完整線路圖請收好!看與港區有關的線路
    足以改變這座城市根據鄭州地鐵的規劃到2050年,鄭州市的軌道交通將有22條線路幾乎覆蓋了鄭州中心城區以及周邊各個區域到時候,地鐵將會遍布全鄭州!地鐵5號線的開通奠定鄭州軌道交通的「全網連通格局」到2020年鄭州軌道交通運營裡程突破300公裡實現主城區全覆蓋未來鄭州22條地鐵線路開通運營鄭州交通將變成這樣
  • 宿遷市中心城市核心區交通改善規劃公示
    為有效緩解中心城市核心區交通擁堵狀況,提升道路交通通行能力,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安排,市規劃局組織編制了《宿遷市中心城市核心區交通改善規劃》。目前,該規劃方案已編制完成,現向廣大市民公示,如有建議或意見,請以書面形式反饋至宿遷市規劃局。
  • 一市兩區三組團!未來龍巖將這樣規劃發展
    據林文勇介紹,龍巖市本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主要內容包括:城市發展戰略、市域空間格局、中心城區布局、空間支撐體系等四個內容。圍繞「建設閩西南生態型現代化城市,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願景,實施文化開放、生態示範、區域協同、創新驅動、品質躍升五大發展戰略。 在市域空間格局規劃方面。
  • 《濰坊市中心城區休閒體系概念規劃(含中央休閒區核心區實施規劃...
    11月26日,《濰坊市中心城區休閒體系概念規劃(含中央休閒區核心區實施規劃)》專家評審會召開。按照劉建成局長安排,由我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市林業局局長孫守勤主持會議。此次會議邀請省內外高水平專家對中心城區休閒體系概念規劃(含中央休閒區核心區實施規劃)進行評審,專家評審團隊由住建部原總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唐凱領銜,其他成員由省自然資源廳總規劃師齊鵬、北京大學教授曹廣忠、山東建築大學教授閆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於偉組成。
  • 蒙東區域性中心城市
    這樣的定位,決定了赤峰這座城市的區域發展規劃和資源分布,也將影響到赤峰市購房者的選擇。 在未來赤峰市將打造一軸兩帶,主副三心城鎮空間布局結構,即一軸指沿赤大高速、赤大白鐵路、葉赤線以及赤凌快速客運鐵路專線等交通幹線形成的市域城鎮發展主軸;兩帶中一帶指北部沿集通線和省際大通道形成的北部城鎮發展帶,另一帶指南部沿京通線形成南部城鎮發展帶。
  • 最新官方規劃圖首次曝光!江北人民有福了,未來身價暴漲!
    江北新區直管區的土地利用規劃圖、規劃結構圖、綠地系統規劃圖、綜合交通規劃圖等全部曝光!高新未來藍圖初現: 總面積達到163.39K㎡,這是江北新區直管區的規劃結構圖,從圖中可以看到,江北新區直管區規劃了一個城市中心、四個地區中心以及一個科技創新中心:
  • 新版瀏陽城市總體規劃發布 道路網結構這樣布局
    到2020年 瀏陽要建成這樣的城市! 市域城鎮空間結構規劃圖 【點擊查看清晰大圖】 中心城區總體布局 (一)城市性質 國際花炮名城,省會副中心城市、湘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市政治、
  • 棗莊最新城市規劃圖出爐!到2020年將變成啥樣?
    突出組團式布局的空間特色,構建「一主、一副、兩區、多點」的空間布局  (來源:棗莊「十三五」規劃綱要)  《規劃》提出了優化城鎮化布局形態,創新城鎮化發展模式和路徑  同時規劃明確提出確立「一主、一副、兩區、多點」新型城鎮化市域空間格局,基本形成棗滕城鎮化核心區及京滬、魯南城鎮發展軸,提高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使發展模式更加合理,城鄉生活更加和諧,城鎮化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 鄭州高新區將建成八區/一中心!而立之年再提速,未來會是剛需置業...
    再細看看高新區目前的各種配套:>>>>交通通暢便利西四環和科學大道形成區域內十字交通主幹道,還有多條東西向的「街」(如冬青街、翠竹街等)和南北向的「路」(如長椿路、雪松路等),外有鄭州繞城高速、連霍高速、西三環、化工路等主要交通幹道;地鐵1號線貫通南北,與中心城區相連通
  • 「西美」最強拼圖落位,文旅大城領航未來15年?|鄭州|深圳東部華僑...
    日前,《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曝光:2035年,建成區面積超過2600平方公裡,人口1800萬,十幾條地鐵線密集成網,高鐵覆蓋全國,航空連通全球……2020年鄭州建成區面積不足1200平方公裡,人口剛破千萬,照此規劃拓展,未來15年,鄭州城區和人口都要增加一倍。
  • 鄭州金水科教園區總規發布:6條大道直通北龍湖,還有三條地鐵
    本次規劃區位於中心城區南北向城市發展軸的北端,可作為城區向北部拓展的城市空間。結合產業布局要求,規劃區可重點發展生態型產業,積極融入沿黃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帶。遠景年中心城區線網密度0.63km/km2 ,800米半徑車站覆蓋人口和就業崗位達到各自總量的50%,園區軌道線網密度及站點覆蓋人口及就業崗位率低於中心城區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