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25歲狀元試卷真跡,全篇2000多字無一錯字,堪稱"印刷體"
科舉制度自隋朝建立以來,經過各個朝代的完善,到了明朝,已經更是幾近完美的狀態。明朝時期對於人才的選拔十分重視,在選拔人才的科舉考試也給予了足夠多的重視。而且科舉考試也是當時古代唯一能夠考取功名的方法,所以有很多書生從小寒窗苦讀,為的就是能夠考取功名,改變自己的命運揚眉吐氣。
明朝萬狀元趙秉忠
在科舉制的1300多年中,目前可以查閱得到文武狀元共有770多人。然而,目前大陸能看到的狀元殿試答卷只有一份,它就是收藏於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的明朝萬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
狀元試卷
趙秉忠,出身官宦之家,在其24歲中舉人,25歲參加殿試,一舉考取第一甲第一名,中了狀元。這份狀元試卷,就是其子孫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這份試卷一共有20折,有著兩米多的長度,50釐米高!通過下面的長印能知道,這是當朝皇帝朱翊鈞的御書,朱翊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萬曆皇帝。
狀元的正文
狀元的正文,一共是15折、不得不說狀元郎的字是寫得真好,每一個字都大約是1釐米,是十分公正的小楷。要說光是憑他的這一手字便遠遠超過了許多現代的書法家,整張試卷看起來工整整潔,字體間距相等,就好像印刷的出來一樣。
狀元卷,在歷朝歷代都被當做國家機密看待,正因此導致我國歷史上的狀元卷少有流傳下來,這也使得趙秉忠狀元卷顯得尤為珍貴。因為這份狀元試卷不僅字體大氣、漂亮,最重要的是全文沒有出現塗抹的現象,所以讓現代人認為這就是印刷品。
狀元的正文
他的這篇試卷上面所寫的東西,到我們今天,上面依舊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借鑑,去學習,他的許多方法依舊沒有過時,然而一想到當時的趙秉忠這下這份卷子的時候,只有這二十多歲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