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範大學發布2019年本科教育教學十大亮點 |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月7日 來源:廣西師範大學 |
2019年是中國高等教育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開局之年,也是廣西師範大學綜合改革和「雙一流」建設順利推進,實施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動計劃(2018~2022),推進內涵式發展的奮進之年。這一年,師大人在學校黨委、校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實幹進取,篤定前行,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紮實推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立德樹人守初心,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發力,「十大育人」取得新成績 2019年,學校持續完善「立德樹人、協同培養、質量導向」的目標、過程、評價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高質量推進本科教育行動計劃「十大工程」。在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中,我校2個項目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項目,其中,鄧軍書記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理論與實踐》入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庫,課程育人項目《女大學生素養課程》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這一年,我們著力打造「三維同育,網絡貫穿」的十大育人新高地,鄧軍書記帶領相關專家共同撰寫「十大育人體系叢書」,堅持問題導向,著重破解十大育人過程中的難題,以理論創新成果推動實踐新進展。這一年,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第三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為學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協同育人提供了堅強保障。另外,學校設立了27個課程思政示範項目,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示範引領作用。 二、專業建設紮實推進,20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雙萬計劃」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這一年,我校積極響應教育部「雙萬計劃」,精心組織,遴選推薦了一批在專業改革創新、師資隊伍、教學資源、質量保障體系等各方面發揮示範輻射作用的專業。最終,我校20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雙萬計劃」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實現了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開門紅。其中,經濟學、法學、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小學教育、體育教育、漢語言文學、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等1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科學教育、學前教育等8個專業入選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三、著力打造「金課」,入選27門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 2019年,我們紮實推進本科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工程,構建一流的線上線下精品課程。我校《新媒體運營》《中國現代文學史》《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加速器質譜儀(AMS)虛擬仿真實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等27門課程經過激烈角逐,入選2019年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課程2門、線下課程9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11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3門、社會實踐課程2門。同時,獲得推薦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資格10門。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門數及獲得推薦國家級資格數均居全區高校之首。 四、聚焦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獲得15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 我校一直重視教學成果獎的培育,遴選了一批優勢重點項目推薦申報2019年自治區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大學英語混合式智慧教育研究與實踐」等7項成果榮獲一等獎,「中文本科生讀寫能力『一體四翼』立體化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等8項成果榮獲二等獎。 教學成果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我校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所取得的重大進展和成就,學校將組織人員認真學習、借鑑、推廣優秀成果,充分發揮成果的示範帶動作用,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和教學創新,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五、著力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一批教學名師、優秀教師脫穎而出 2019年,我們紮實推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程,馬克思主義學院湯志華教授、化學與藥學學院沈星燦教授、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陳志剛教授榮獲「廣西教學名師」榮譽稱號。校內評選出教學能手10名、教學新秀10名。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為我校教師教學樹立了榜樣典型。青年教師助教培養工作紮實推進,通過一系列教學技能培訓、教學診斷與指導、隨堂聽課考核、教學比賽和研討活動,對102名青年教師開展助教培養及教學準入資格考核,為站好、站穩講臺打好基礎。同時,構建校院(部)兩級教師教學培訓體系,邀請校內外專家針對課堂教學、課程思政、金課建設等專題開展了57場教師教學培訓活動,參訓教師達3300餘人次,有力地提升了不同層次教師的教學水平。 六、信息技術雙向驅動,「網際網路+」本科教育體系構建成效明顯 2019年,我們紮實推進「網際網路+」本科教育體系構建工程,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實踐教學深度融合。推動校內17門線上、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建設,《觀石讀史》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法律實務》2門課程由教育廳推薦參評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我校開發建設的13門課程面向全國開放,全國選課高校達380餘校次,選課人數超63000人次,並面向全國進行直播互動35次,受益學生達31079人次,擴大了我校課程的輻射度和影響力。我校教師參加廣西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共11件多媒體教學軟體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並獲得優秀組織獎。 在管理服務上,教務處微信公眾號上線運行,智能考試全流程管理系統正式啟用,實習網絡管理服務平臺引入使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管理系統開發調試,教務管理系統日臻完善,為全校師生提供了多樣化、規範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方便師生及時了解教學公告、課程安排、考試管理、實踐教學、創新創業、學科競賽、質量監控等教學信息動態,進一步提高了教務管理效率和水平。 七、著眼學生全面發展,通識教育講座升級版閃亮登場 2019年,我們積極推進學生多元選擇與個性發展支撐工程,加強本科通識教育,完善專業課程體系。通過努力,通識教育講座升級版在下半年閃亮登場,講座內容涵蓋了歷史哲學與語言文學、經濟法律與社會文明、自然科學與信息技術、形勢熱點與創新創業、藝術體育與生命健康、教師教育與職業發展等六大模塊。講座依託獨秀大講壇,面向三個校區的全體本科生一共開設了56場,實現了「天天有講座、人人有選擇」,持續擴大通識教育的輻射度和影響力。通識教育升級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強化育人理念,引導學生拓寬視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文理交融的高素質人才。 八、積極探索師範教育改革,持續改進和規範師範生培養模式 2019年,我們對標教育部師範專業認證標準,以師範生U-G-S「三位一體」協同培養合作機制、實行高校教師與實踐基地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師範生實踐的「雙導師」制度為抓手,切實提高師範生實踐教學能力。2019年完成了與地方教育局及其下屬中學協同培養合作的試點工作並取得良好成效。師範生培養「雙導師」模式改革多點探索,採取教師教育類課程引入「雙導師」授課,教育實習過程採用「雙導師」培養,教育實習後考核、總結、分析「雙導師」考核認定等措施,形成實習前、實習中、實習後完整持續的「雙導師」培養模式。 引進實習網絡管理服務平臺,對實習實踐採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學生實習實踐過程管理,實現實時質量監控,並採集和統計師範專業認證所需數據。組織師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申報,以實踐教學科研帶動實踐教學質量提升。 九、注重產出導向,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取得新業績 2019年,我們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引領工程,創新創業教育成績斐然,學校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創新創業50強),大學生創業園入選2019年第一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培育機構,在第五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斬獲2銀5銅,再次奪得廣西高校最好成績,已連續三年國賽成績在廣西高校蟬聯第一。 大創項目工作「抓指導、廣立項、重驗收、推精品」:組織「大創項目申報與研究」專題講座;完成立項360項,參與學生數達1667人,參與項目指導教師數482人,獲教育廳財政資金180萬;年度結題349項;「大創項目」的結題成果,入圍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1項,參加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4項。 學科競賽方面,截止12月1日,2019年度我校本科生共獲得全國性競賽獎勵164項,其中一等獎30項,二等獎44項,三等獎71項,優秀獎19項;省級獎勵1510項,特等獎9項,一等獎71項,二等獎232項,三等獎380項,優秀獎及其他820項。2019年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我校在師範院校排名中從2018年的排名第20名上升到第11名。 十、圓滿完成各項活動的承辦,內化動力促進自身的發展 2019年,我校積極承辦教育廳委託的各項工作培訓、教學競賽、學科競賽和主題教育活動,圓滿完成了上級部門交代的各項任務,同時,也促進了我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5月,承辦首屆廣西計算機設計大賽暨2019年(第12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選拔賽,共推薦83個作品參加全國總決賽,其中我校作品推薦28項,獲獎25項;6月,承辦第六屆全區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我校4位教師參賽,其中1人獲一等獎,3人獲二等獎,我校獲優秀組織獎;10月,承辦2019年廣西「我的教師夢」主題教育活動;10月,承辦全區2019年師德師風演講比賽,來自全區14個地市教育局的56名中小學教師和19所培養師範生院校的51名選手參加了比賽,我校選送的4名學生組選手,榮獲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12月,承辦廣西高校師範類專業認證工作第二期培訓會,來自全區28所高校近20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
關於廣西師範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