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長安大學應邀出席由科學技術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東協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以下簡稱「東創會」)和第二屆東協和中日韓10+3青年科學家論壇(以下簡稱「10+3論壇」),並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以及6位來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和泰國等東協國家的科技主管部門部級領導在線發表主旨演講。長安大學黨委書記陳志堅、校長沙愛民應邀發表主旨演講。
長安大學黨委書記陳志堅在東創會主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作為交通運輸、國土資源、城鄉建設三大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高質量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長安大學將以本次籤約為契機,充分發揮學科、科研、平臺、人才等優勢特色,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攜手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大力開展面向東協的前瞻研究、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助力暢通「南寧渠道」,推動中國、東協間的技術轉移與科技創新合作走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
長安大學校長沙愛民在第二屆10+3青年科學家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沙愛民向與會領導嘉賓介紹了學校長期以來建設發展的特色和成就,分享了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走向世界的做法和經驗,並表示接下來要圍繞區校協議,著重開展立足廣西、面向10+3成員國的技術轉移與科技創新合作,擴寬和加深中國與東協各國及日韓合作的領域及內容,助推中國-東協科技創新共同體、技術轉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建設進程。
在東創會主論壇上,長安大學校長沙愛民和廣西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曹坤華分別代表長安大學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費志榮、政協副主席黃日波,政府副秘書長黃植建、政協辦公廳副主任施慶華,長安大學黨委書記陳志堅、副校長賀拴海等領導見證。
這是長安大學首個獨立與省級人民政府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面向東協國家攜手打造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新平臺,建立校地合作新標杆。
區校戰略協議的正式籤署,標誌著長安大學和廣西的戰略合作邁向了新階段、開啟了新徵程,雙方將著力打造立足廣西、面向東協的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高地,在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以及學校「雙一流」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為進一步細化區校戰略協議合作內容,26日至27日,陳志堅、沙愛民率團走訪了廣西地區部分政府部門和知名企業,分別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南寧學院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區校戰略協議提供了更加明確的合作方向和支撐。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