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中方新技術造福全人類,外媒:比美國還先進

2020-12-20 一生所愛評論

厲害了!中方新技術造福全人類,外媒:比美國還先進。隨著全球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試想一下,百年前的中方哪有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人們的娛樂生活也沒有如今這般豐富多彩,人工智慧為孩子們的童年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大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方技術的革新換代,其他國家也越發離不開中方科技帶來的美好體驗,據外媒12月17日報導,中方一項新技術的誕生讓外界讚嘆不已,甚至有外媒直言:這項技術比美國還要先進。

據了解,中方的這項新發明主要針對的就是蚊子,科研人員將沃爾巴克氏寄生菌移植到蚊子體內,這能夠達到95%的抑制率,迄今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如此高效地進行滅蚊。中方的這項技術一旦成功推廣,造福的就不止是中方的14億人口,全球76億民眾都將成為該技術的受益者,要知道以往每年死於瘧疾的人數高達1000萬,非洲地區無疑是高危地帶。

據悉,中方研究部門已經成立了專門的「蚊子工廠」專門培育這種絕育的蚊子,這樣一來,全球蚊子的數量就將隨之減少,甚至在未來的某一天蚊子這種生物就可能全部滅絕,屆時通過蚊子為傳播介質的瘧疾等疾病就不會再出現了!人類生活將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變得更加美好,中方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一點即便美國也無法企及。

毫無疑問,科技的發展最終就是為了造福人類,中方在身體力行地履行這一觀點,這一點在新冠病毒防控上也能得到體現,作為全球第一個對外通報病毒感染情況的國家,中方為全球各國爭取了珍貴的抗疫時間,並且用親身抗疫經歷給各國樹立了榜樣!正是因為有了中方的幫助,各國在抗疫方面才能少走不少彎路,另外中方疫苗的上市也將造福其他國家。

而一向自詡超級大國的美利堅,抗疫領域的表現基本可以用不及格來形容,這對全球抗疫工作的開展造成了極大阻力!另外,美國在研發出一項新技術時,往往都會進行技術封鎖,並不願與其他國家知識共享,而在我方取得任何成就時,美國必然要出手打壓我方研究成果,或是要求我方分享技術,如此雙標的嘴臉簡直令人作嘔。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相關焦點

  • 「北鬥」擁抱全球 「虹雲」成功飛天 外媒贊中國衛星技術造福人類
    當你仰望星空,感嘆星漢燦爛、宇宙深邃時,你可知還有千百顆人類智慧的結晶——人造衛星正在太空遨遊。它們為人類的科研、生活、軍事等各方面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近年來,中國在人造衛星的研製和應用領域取得了令世界驚嘆的成就。
  • 美國專家預言:中國這項技術一旦成熟,造福人類不成問題!
    人類對於科技有著一種執著的追求,因為科技領域發展得越強大就不會受到別的國家的欺壓,這是中國通過歷史經驗得來的一個道理,所以中國這麼多年在科技方面的發展一刻都不敢懈怠。從而才可以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追上了發達國家的腳步。雖然說中國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一些距離,但是這個距離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縮小。
  • 上海交通大學古宏晨:用納米技術造福人類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開展了2020年「為人、為師、為學」先進典型宣傳活動,自3月啟動以來,各區、各校踴躍參與,推選了一批優秀教師典型事例。 小育將陸續刊登這些優秀教師和集體的先進事跡,讓我們再次為這些「為人、為師、為學」的楷模喝彩!
  • 中方作出氣候新承諾,外媒特意引了這句話:中國歷來重信守諾
    中方作出氣候新承諾,外媒特意引了這句話:中國歷來重信守諾 時間:2020年12月13日 15:55:23&nbsp中財網   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1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
  • 科學技術造福人類是人間正道
    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致賀信指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深刻變化,為解決和應對全球性發展難題和挑戰提供了新路徑。科學技術應該造福全人類。這就深刻闡明了科學技術的本質、宗旨與價值所在,為推動科技進步與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科學技術的初心是造福人類。
  • 周育先:改革創新,自強自信,積極踐行「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理念
    署名文章在10月23日舉行的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換屆大會上,聯合會面向全行業提出了「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發展新理念、新目標。這一目標的提出,符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要求,契合了國家遠景目標,是國家發展目標在建材行業的具象化和具體體現,富有新意且意義深遠,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同和積極反響。
  • 中方為何選擇關閉美國駐成都的總領館?外交部回應
    正如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人介紹的那樣,中方探測和研究火星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人類對宇宙的科學認知,擴展和延伸人類活動空間,推動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太平洋足夠大,完全容得下世界各國;宇宙更是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與合作。事實上,1996年以來,幾乎每個發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測器發射,今年更是迎來多國齊聚火星發射窗口、開啟深空探測的新高潮。
  • 新冠病毒源頭終於揭曉?俄給出真相,中方重磅發聲,美國聽清楚
    新冠源頭被發現  美國疫情如此糟糕情況下,還會抹黑中國。不過就在最近,新冠病毒源頭終於揭曉,俄給出真相。據環球網報導,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表示,首先要排除一點,那就是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人為製造出來,這種病毒源頭可能是大自然,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一切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 基因科技造福人類|在華大體驗精彩人生
    一體化的創新發展模式華大基因以「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發展模式引領基因組學的發展,通過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與產業鏈各方建立廣泛的合作,將前沿的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於醫學健康、農業育種、資源保存等領域,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基因科技造福人類
  • 關鍵時期到來,中方已鄭重亮出一張王牌,不再畏懼美國威脅與制裁
    ,除了來自美元的國際地位,還有美國科技在全球的領先,因此對於中方科技的封鎖簡直到了病狂喪心的地步。中方已正式亮出一張王牌,《出口管制法》生效從美國向中方挑起貿易戰的這三年多以來,不僅號召其盟友對中方從經濟上到科技上的圍堵,美方還頻繁對中方使出各種陰招,以政治手段打壓中企是最無恥也最常見的計倆,頻頻將中企或個人列入所謂的"管制名單",美國更是濫用出口管制條例。
  • 生命科學之光造福全人類--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生命科學之光造福全人類--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陳芳、王昆  全球生命科學的發展前景、社會各界如何參與、源頭創新的靈魂在哪裡……在29日閉幕的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上,國內外生命科學健康領域頂級科學家共聚一堂探尋生命科學創新的源泉
  • 外媒稱中國借美國會暴亂加大宣傳 華春瑩:中方說還是不說,事實真相...
    Q「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月8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有個別西方媒體報導稱,中國媒體將美國當前的暴亂與香港發生的「支持民主」的暴力活動相比較,是在藉機宣傳,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A華春瑩:對於近日美國國會發生的事情,美國媒體做了大量報導,有很多電視畫面、照片。美國各界人士也發表了很多看法。
  • 中方發聲!美國這個行為,無異於現代海盜!
    中方發聲!美國這個行為,無異於現代海盜!多家外媒報導,美國正考慮再次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針對中國的螞蟻集團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的數字支付平臺出臺限制措施。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美方這是典型的政府脅迫交易,無異於現代海盜。
  • 科技倫理是科學造福人類的導航儀
    如果把人類文明的演化當作一個永無止境的徵程,人類奔向更高文明的原動力就是科技和創新。但是,僅有動力還不夠,還必須能識別方向,科技倫理就是指引科技造福人類的導航儀。科技倫理是理性的產物。在具體的倫理規則上,還應兩利相權取其大、兩害相衡擇其輕。科技倫理最早起源於人類的生活,在今天有了更多更新的內容,因此迫切需要組建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以應對今天科技創新所帶來的諸多挑戰,需要更多、更細的科技倫理來規範科研行為和科研成果的使用。
  • "中方不願在美國大選結束前過早表態,這是種禮貌"
    原創 童黎 觀察者網據新華社消息,11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約瑟夫·拜登,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這一消息引來了眾多外媒關注。多家外媒不僅分析中方賀電所傳達的信息,分析中美關係走向,還對中方所謂「推遲」賀電的原因進行了揣測。
  • 「老外有話說」中國逐月之夢——造福人類的航天成就
    拉菲爾·帕尼齊作者:拉菲爾·帕尼齊 巴西高級工程師、裡約工業聯合會特約專家翻譯:馬潔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首次將人類送上月球。《華盛頓郵報》刊文指出,在阿波羅11號以後,美國共執行了6次太空任務,但令人驚訝的是,儘管美國多次登月,但只向中國提供了一克月球土壤。人類上一次採集月球土壤樣本是由蘇聯的月球探測器——月球24號在1976年完成的。直到44年後,人類才再次獲得月球土壤樣品。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
  • 800萬美國人坐飛機避難,中方成「首選國家」?
    800萬美國人坐飛機避難,中方成「首選國家」?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新冠病毒情況最惡劣的國家,截止12月14日,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1673萬,死亡人數已經成功突破30萬,不僅如此,美國單日新增平均保持在20萬左右,並且已經連續數周平均死亡人數保持過萬,從這組數據已經明顯可以看出美國新冠病毒的嚴重程度,並且隨著全球二次感染的反撲,本就形勢嚴峻的美國境況變得更加艱難,更糟糕的是,美國不僅要面臨初期和二次感染的雙重夾擊,而且還要面臨三次感染帶來的威脅
  • 加州理工大學美女教授引領生物體分子技術,為人類造福
    錢璐璐教授用核苷酸製造出了DNA機器人,將人工智慧實現在於一個小小的試管當中,不僅如此,她還帶領著自己的團隊開發了一種由DNA製成的人工神經網絡,這種人工神經網絡可以用來規劃智能行為,其中包括計算、選擇等其他的能力。她將希望寄托在試管中充滿智慧的混合物上,希望它能夠幫助人類識別上萬個潦草的數字。
  • 外媒稱美國將因香港問題制裁至少12名中國官員,外交部回應
    報導還援引兩位消息人士稱,至多14人將面臨資產凍結和金融制裁等措施,包括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和中國共產黨黨員。「你提到的所謂的決定還沒有正式的公布,」在12月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在回應路透社記者相關問題時表示,「如果報導是屬實的話,你也可以想見中方的立場。」
  • 外媒:美國眾議院通過涉港議案
    外媒:美眾議院表決通過新涉港法案,允許香港居民暫時在美居住【環球網報導記者張曉雅】據法新社最新消息,當地時間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所謂的「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允許香港居民暫時在美居住。美國以香港為議題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挑釁再次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