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演出了多少父母的心聲

2020-08-28 心森

最近,黃磊海清主演的新劇《小歡喜》正在熱播。圍繞「高考」這個主題,這部劇講述了4個孩子、3對父母的備考故事。「一人備考,全家作戰。」父母們租房陪讀,煲湯接送,鼓勵監督,甚至為了不耽誤孩子的時間特意早起1小時上廁所,做好一切後勤服務工作......緊張的高三生活,劍拔弩張的親子關係,兼顧不了的家庭和事業......,看在我們這些年近不惑的中年父母眼裡,又是另一番的酸甜苦辣。

劇中海清飾演的媽媽董文潔,為了要照料家裡的兩個孩子,多次請假,結果被同事暗地裡使絆子,從老總變成助理。本想自己降級就降級,還有丈夫方圓撐著,結果屋漏偏逢連夜雨。黃磊飾演的爸爸方圓,是沒什麼大志向的職場老人,混了二十來年,還沒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但他人緣好,工作能力也不錯,本以為能憑著小業績,把職位往上挪一挪,沒成想卻被裁了。

更慘的是,全部門只有他一個人被裁。平時那麼一個樂呵呵的人,到那一刻也支撐不住了,對著妻子哭泣:「你說我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我這事業不成功,怎麼就這麼倒黴......」好像一瞬間就看到了世界的殘酷:它能毫不留情用20秒淘汰一位努力了20年的中年人。

可縱使這樣,兩人依然瞞著孩子,笑著把日子過了下去。爸爸方圓白天哪怕去商場到處逛,也不呆在家裡,生怕孩子知道了,影響高三學習。媽媽董文潔忍著脾氣,在昔日徒弟手下任勞任怨,就為這並不多的薪水。有人會說,中年人真窩囊,被欺負成這樣了還默默無聲。可是又能怎麼辦呢?他們是父母,是18歲高三孩子的父母啊。

泰戈爾說:「人到中年,會放棄虛幻的世界和不切實際的欲望,總是把它局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中。」面對突如其來的下坡路,中年父母學會了強顏歡笑,也學會了溫柔以待。沒有怨言,沒有放棄,因為有愛。

小陶虹飾演的離異媽媽宋倩,生活的中心就是女兒英子,孩子就是她的全部。甚至為了孩子,她可以忽略自己的喜怒哀樂。高三前夕,媽媽宋倩想讓孩子開心一下,便帶著孩子去看電影。但是,觀影中,她才意外得知孩子已經看過了。宋倩氣急敗壞,立刻往電影院外走,大喊著:「你要是告訴我你已經看過一次,何必來這裡浪費時間?」她生氣的不是女兒的欺騙,而是浪費了母子倆緊張的備考時間。

女兒委屈地解釋,媽媽也喜歡這部電影,她只是想讓媽媽也放鬆放鬆,高興一點。可這句話換來的是媽媽更無奈的崩潰:「我不用(高興)!」「只要孩子快樂我就快樂」,「孩子過得好比什麼都重要」,這是無數中年父母的生活準則。

他們愛得熾烈、無我。好像只有孩子開心了,自己才有幸福的資格;好像只有孩子好了,自己才有享受的權利。

吃頓飯,一定等孩子吃飽喝足,才會真正無所顧忌地食用,哪怕剩下的只是殘羹冷菜;捨不得給自己買貴一點的衣服,卻可以毫不猶豫給孩子買最好的新款;工作中,自己再苦再累,也不願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一絲疲憊,永遠報喜不報憂......可是,父母可曾想過,你的不易、你的委屈、你的淚與苦,孩子都看在眼裡。

孩子也像你愛他一樣,愛著你。如果為人父母總是委屈自己,孩子的內心該是如何一種壓抑,如何一種內疚呢。就像女兒英子說的那句話:「媽媽,我也想讓你開心呀,這不是意義嗎?」當你把孩子當成委屈自己的理由,也許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委屈!

心理學家佩普·考恩曾研究表明:「父母快樂,孩子才會幸福。」父母,才是孩子幸福感的起源地。所以,請深深記住,好好愛自己,永遠不要忘了自己。

人生最不能錯過的,是孩子成長。
季勝利是地方高官,常年在外地工作。所以,孩子從小就被寄養在外公外婆那裡。等到孩子高三,季勝利終於調回北京,但錯過了成長的陪伴期,他完全不了解孩子,孩子也不能理解他。父子倆之間藏著深深的隔閡,想要去靠近彼此,卻經常聊著聊著就會吵起來,針尖對麥芒,不可開交。

季勝利深感疲憊,哪怕已經身居高位,但回顧過去的幾十年,他依然沉重地說:「我覺得自己太失敗了!」他懊悔,懊悔自己錯過孩子無數的第一次,懊悔就連自己母親去世,都沒能回家看最後一眼。是啊,一輩子很短,有些人走了就不會再來,有些日子過去了才知道再也無法回頭。平時我們總忙著應酬、忙著消遣,總以為來日方長。

驀然回首卻發現:曾經牙牙學語的小寶寶,已經長成了不服管的叛逆少年;身強體壯的父母,早已變成了銀髮蒼蒼、滿臉溝壑的老人;年輕時,和你許下「執子之手,白頭偕老」諾言的愛人,不知不覺已經離開了。

時間走得太快,快到你還沒能好好說上一句「我愛你」,彼此間就生了嫌隙,就要道別。有句話說得好:「真正的成功,就是陪伴家人。」和家人吃一頓飯,談談心,一家人和和美美,其樂融融,才是中年父母們想要的「小歡喜」。

你的健康,影響孩子的前半生。
林磊兒,是四個孩子中最令人心疼的一個。他母親早逝,父親再娶,生活並不自在,一心記著媽媽「讓他好好讀書考清北」的遺言,咬牙努力著,被寄養在小姨童文潔家裡。成績優異的他到了北京也是年級第一,但卻還是透著不自信,說話唯唯諾諾,生怕惹了別人不開心。

只會在夜深人靜時含著眼淚悄悄給「天堂的媽媽」發微信,告訴媽媽小姨對自己很好,自己也會努力讀書。說著說著,忍不住道出那句埋在心底的思念:「媽媽,我想你了。」那個已經破舊不堪的手機裡滿是他發送出去的語音、照片,但對話框的那頭卻永遠得不到媽媽的回覆。

有一次手機被意外甩出去,平時看著那麼溫順的孩就像瘋了一樣,趴在地上,紅著眼,找手機。看得人忍不住淚目。都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為人父母,哪一個捨得自己的孩子經歷這樣的掙扎與孤獨?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眼看著父母離去的孩子內心到底有多悲傷。

知乎裡有一個扎心回答:「19歲沒了媽媽,到現在六年了,想起來還是淚流滿面。時不時夢到她的樣子,兩個人抱在一起痛哭。我好想告訴她,我工作了,有了她夢想中的房子,有了車,安了家......」無數個深夜裡,那些無處訴說的思念和淚水,只因缺了一個溫暖的母親的懷抱。想起哲學大師斯賓諾莎的一句名言:「保持健康,是一種責任。」中年父母的健康,決定了孩子前半生的幸福。

正如《小歡喜》主演黃磊所說,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同時也會在兩代關係中形成一個循環。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自身成長的過程。與所有父母共勉。

相關焦點

  • 看完《小歡喜》童文潔這句話,做父母的感同身受!
    看完《小歡喜》童文潔這句話,做父母的感同身受!#小歡喜#今年暑假裡有兩部關於高考題材的熱播劇,讓很多觀眾都十分喜愛,一部是閆妮、張嘉譯合作的前幾天,《小歡喜》剛剛上演大結局,很多做父母的看到這兩部電視劇真的可以說是感慨萬千,因為這兩部劇太貼近生活了,仿佛就發生在自己身邊一樣。都說母愛是偉大無私的,從《小歡喜》一個細節中,就可以印證母愛的偉大!俗話說是慈母嚴父,母親一直是家庭中最溫暖的存在,父親則像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一樣威嚴。很多孩子從小就是很忌憚父親的。
  • 《小歡喜》裡牆上那兩個字:道出了多少高考孩子的心聲?
    最近家庭劇《小歡喜》熱播,我也湊熱鬧開始追劇。當看到第1集中,季洋洋媽媽租房時,我注意到那個被房東說是「吉房」的的房子,它房間內貼滿試卷的牆上,每張試卷上都寫著無數個「我恨」!他在求助,他在渴望父母看到他的努力!其實哪裡是孩子們要怎麼做,而是父母要選擇最好的陪伴方式。
  • 《小歡喜》大結局很歡喜,看來被冤枉了,不是「標題黨電視劇」
    《小歡喜》大結局因故推遲了兩天,讓所有的觀眾都等到快失去耐心的時候,終於如約在昨晚播出,好在這次的大結局非常圓滿,也不辜負大家的等待了。在前段時間的劇情中,不少小夥伴都被熱播劇《小歡喜》給虐慘了,每天追劇眼淚譁譁的。這令大家對劇名心聲怨念:《小歡喜》究竟哪裡歡喜了?
  • 《小歡喜》:尊重和理解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去年暑假播出的《小別離》姊妹篇《小歡喜》,是由汪俊執導,黃磊、海清、沙溢、陶虹等明星聯袂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該劇以高考為主線,反映了高考前夕三個不同背景家庭的教育形態,折射出「高考改變命運電視劇《小歡喜》劇照劇中三個家庭都不約而同地陷入備戰高考的焦灼狀態。父母替孩子選擇的真的是最好的嗎?
  • 《小歡喜》:孩子眼中的世界與父母眼中的世界如此不同
    《小歡喜》這部電視劇,應該是當前最熱門的最有話題感的電視劇。不管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人到中年的父母或者是老年期的爺爺奶奶,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共鳴點,然後隨著劇情的發展而或悲或喜,或叫好或痛罵。不管是季楊楊、喬英子、方一凡還是林磊兒,這一群高三的孩子有著他們自己的喜怒哀樂、悲愁歡喜。
  • 從《哪吒》到《小歡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本位在哪裡?
    好看的劇集和電影一個接一個火爆,從《哪吒》到《小歡喜》,一個票房好一個收視率高,同樣的話題量十足。除了吸引人的劇情,更深層次地引爆整個暑假眾多網友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的話題討論!《哪吒》和《小歡喜》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各不相同,從而培養出的孩子的特質也是千差萬別。那麼都有怎樣的區別呢?我們可以分別來看看。
  • 《小歡喜》大結局,陶紅海清淚崩:中年父母的人生是否該重新思考
    為劇情、為不易、為了那個在跟前煩,離了卻就想的孩子們,中年父母的歡喜悲傷都在這幕濃情畫面裡了。《少年派》這部劇的側重點在高中孩子的生活學習上;《小歡喜》則更側重高考家庭和孩子的生活學習,對於親子關係的處理和敏感時期孩子的心裡都有著很好的教育意義和反思意義,而更多的是給中國式家長重新定義教育觀念和家庭成長方面敲響了警鐘。1.家庭完整的重要性劇中給我們呈現了三個家庭的喜怒哀樂。
  • 《小歡喜》劉靜:「當父母跟孩子吧,總是有時差的」
    孩子和父母,這只是一種身份,但不代表有這種做好的能力。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父母真的合格麼?沒有人給出答案,因為這個社會對父母沒有考核,沒有一張答捲來衡量,沒有給父母發張合格證書。教育孩子,不應該採用新聞中那個媽媽採取的去海裡這種極端的「嚇唬」式方法,也不應該站在制高點上一味地要求、批判,就像《小歡喜》中方一凡面對媽媽的指責說:「媽,你以後別對我那麼兇了,我不是個壞孩子,我只是個學習不好的孩子。」那麼面對不願上網課,不好好寫作業的孩子,怎麼辦?
  • 《小別離》《小歡喜》《少年派》中蘊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這幾天在悟空回答中碰到一些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突然想起暑假與女兒一起看過的3部電視劇:《小歡喜》《小別離》和《少年派》,其中蘊含了許多教育故事和教育方法。影視劇通常會把生活問題放大、誇張,但這正好可以讓家長看清楚具體的問題應該怎樣正確處理。
  • 小歡喜哪裡歡喜了什麼梗 劇情太有代入感
    小歡喜哪裡歡喜了什麼梗 劇情太有代入感時間:2019-08-22 09:28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歡喜哪裡歡喜了什麼梗劇情太有代入感 電視劇《小歡喜》最近看的讓人窒息,明明是叫小歡喜,但是劇情卻一點都不歡喜,最近幾集分手的分手,失業的失業,抑鬱的抑鬱,但是為什麼叫小歡喜呢
  • 《小歡喜》:最舒服的親子關係,就是父母懂得放手
    最近,《小歡喜》火了。確切地說,《小歡喜》裡面的3對父母火了。其實,我國大多數父母身上都有強烈的"控制欲",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希望孩子更好的學習成長。但作為孩子,卻感覺到了被支配的厭煩。因為人是喜歡做支配者的感覺,不喜歡做被支配的角色,就看職場有多少下屬是"陰奉陽違"就知道了。當別人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要做什麼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不想做"。
  • 教育中的」小歡喜「
    最近天天被催稿子,必須鄭重地跟各位喜歡璟舒的小夥伴們道歉,因為經常收到私信,讓我跟大家分享教育文章與話題。其實今年文章少了的原因是現場跟家長的互動更多了,璟舒說粉絲見面會每個月至少會走過三個城市,會與將近1000名家長進行互動與教育溝通。
  • 《小歡喜》:平庸是一個褒義詞
    最近,電視劇《小歡喜》著火了。網友的評價是:太真實了!從中考到高考,方圓和童文潔這對夫妻這次要面臨一場屬於「高三家庭」的戰役!矛盾的升級和導演生活細節的高度恢復,使無數人觀看了這齣戲之後高呼「是我媽,沒錯了!」
  • 小歡喜哪裡歡喜了什麼梗 電視劇小歡喜大結局是好的嗎
    電視劇《小歡喜》最近看的讓人窒息,明明是叫小歡喜,但是劇情卻一點都不歡喜,最近幾集分手的分手,失業的失業,抑鬱的抑鬱,但是為什麼叫小歡喜呢?電視劇小歡喜大結局是好的嗎?一起來看看吧!  小歡喜哪裡歡喜了什麼梗  在最新出來的劇情中,劉靜生病了,童文潔也職場不順,有人說小歡喜應該改名叫老悲傷了,今年最欺騙性的兩個劇名,《都挺好》和《小歡喜》!至於為什麼要叫小歡喜呢!是因為劇情太有代入感,對於家庭、職業、高考這些事情,都好像是觀眾自己在經歷的一樣,共鳴十足。
  • 《小歡喜》聚焦高考家庭!試問有一個高三的孩子到底要花費多少?
    孩子高考,父母應該正常生活還是全身心服務於孩子?我相信這是很多高考家庭所要面臨的一個頭疼的問題!高考的背後不僅是學生的拼搏,也是父母的拼搏和家庭的拼搏。今天青檬君就和大家一塊討論一下教育成本!今日議題:高考家庭的背後是願意花錢的家長!
  • 道出多少父母真實心聲:讓他陪我們
    道出多少父母真實心聲:讓他陪我們。陳小春已經53歲了?說實話,現在的明星保養都太好了,如果不翻資料真的沒想到,看起來還年輕活力的陳小春,今年已經53歲了,可這張臉明明就還是當年山雞哥的模樣呀。二胎放開之後,很多明星都要了二胎寶寶,應採兒和陳小春也不例外,前不久剛剛喜得貴子,生下了二胎兒子Hoho。
  • 《小歡喜》黃磊直指人心:我們首先得是我們自己,然後再是父母
    ——蒙田01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母親宋倩背對女兒喬英子兀自哭訴:「為了你,我昂起了多少我想幹成的事,我對你說過嗎?」面對媽媽的譴責,女兒情緒瞬間奔潰......多少父母,為了孩子的成長,犧牲了自己的愛好、事業、夢想。從而理所當然地認為子女要以聽話、懂事作為回報。
  • 《小歡喜》英子抑鬱,父母不知道:青春期孩子的抑鬱症為何被忽視
    2019在《小歡喜》的不太歡喜中過去了。讓我記住《小歡喜》的並非陶虹精湛的演技,而是裡面關於英子得抑鬱症的情節。《小歡喜》中的英子因為高考壓力過大,成績驟降,離家出走,甚至想要自殺,而她的父母喬衛東和宋倩卻對孩子的情況並不理解。
  • 《小歡喜》結局:為什麼父母滿嘴是愛,對孩子卻是傷害? (轉)
    就像我前些年有感於月光族不懂得財務規劃而導致經濟透支,於是從女兒六歲開始給她一整年的零花錢自己決定如何使用,背後的理念根源於: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一些本領才能獨立生活,那麼越小開始練習,成本就越低。
  • 《小歡喜》:高考獨木橋面前,中產階級無以名狀的焦慮感
    《小歡喜》是《小別離》的姊妹篇,出國留學是例外,參加高考是一般情況。既然吃瓜群眾都是普通人,看《小歡喜》的代入感要更加強烈,尤其是家有中學生的家長們,《小別離》的主人公是以黃磊、海清,沙溢、陶虹,王硯輝、詠梅飾演的三組家長為主人公,他們分別看護的四個孩子作為他們中年人生目標(本質上是作品、客體)的階段性成果,實則更難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