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機器人將讓你失業之二:教師或將全部失業
美國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的預言:「2045年左右,人工智慧將來到一個『奇點』,跨越這個臨界點,人工智慧將超越人類智慧,人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與機器的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談談人工智慧初級階段,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部分工作的可能性。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的進化發展,下一個將被取代的職業將是教師,主要是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也就是知識搬運工們。
第一,人工智慧機器人將讓教師失業的理論基礎模型。
韓愈:古人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對於授業解惑的老師,我們常常把他們比喻成犧牲自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崇高職業,即使在被人供奉的排位上往往也寫著老師,即:天地君親師。
知識代表先進的東西,教師這種職業真的會被取代嗎?之前,小編就和同事討論過這樣的問題,還被同事笑話,同事說我傻,機器人連兩個小孩吵嘴打架的事情都解決不了,還談什麼取代教師這種職業。
小編所說並非空穴來風,我們先來談談阿法狗模式,模擬並超越。實驗模型:先讓200臺人工智慧跟班學習一年級課程,這200臺人工智慧機器人將向200位優秀的老師學習一年的一年級課程,而他們的學習結果將聯網匯總共享,而一年結束後,這200臺電腦具有的教學經驗是共同的,即都同時具有了200年的教齡。試想,具有200年的教齡的老師,還競爭不過有30年教學經驗的人類老師嗎。
第二,99%教師教學的本質是知識搬運工,具有可複製性。
小編也曾在某些培訓機構中擔任培訓講師,最開始的備課是辛苦的,為了應對應試教育的各種可能出現的奇葩題型要不停的思考,做題,修改講義。等講課熟練之後,又是什麼情況呢,複讀機,你沒有看錯,就是複讀機,就是把之前優化過的課程講解一次次的重複講出,完全沒有一點技術含量的樣子。因為,我們不需要創新,公理和定理都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只是一個快樂的知識搬運工。對此,機器人可以比我們做得更好。
第三,機器人教師相比傳統人類教師的優勢。
一.如第一點談到的,教學經驗的積累更加快速,和機器人教師的數量成正比。
二.機器人教師只是更加淵博,加上翻譯程序的機器人教師甚至可以精通八國語言,教語文的機器人教師可以隨時和學生侃侃而談人工智慧的發展這樣的話題。
三.人工智慧更有耐心。她們不會有負面情緒,可以耐心的一對一教學;而且對知識的搬運孜孜不倦,哪怕半夜三更,你想學習,她都隨叫隨到;機器人教師不會出現品德敗壞的老師,不會向小學生提出開房的要求。
第四,教師職業全部失業題外話。
回到第一點提到的機器人教師不能解決小孩打架的問題,以後機器人會一對一教學,直接進入家庭,打架的可能變成零。當然,即使在學校,擁有數萬年教齡的機器人老師還處理不好兩個小孩打架的問題?
更愉快的教學將出現,孩子們可以在虛擬有些中,一邊玩,一邊升級自己的知識系統。基於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的教學機器人,會以虛擬實境中的獎勵和懲罰代替現實的處罰,讓學生學得更快樂,學習進度也會大大加快。
人工智慧就要來了,各位親愛的老師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頭條號:奇點來臨,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喜歡小編文章的讀者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