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好多個小時都會處於幻想的狀態
他們會在腦海中幻想一個「夢幻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們「編織創造」出了各種角色,場景,故事劇情....
比如幻想他們成名;有很多朋友;和喜歡的明星在一起戀愛.......
這和很多人都會做的白日夢不一樣,有一些人他們每天會花很多時間在「幻想」上面
並且他們感覺自己根本停止不了幻想,從中他們能得到極大的喜悅和享受
他們對「幻想」和自己幻想出的那個世界上了癮,沉溺在了其中,甚至到最後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
這樣的情況,被稱為「Maladaptive daydreaming 強迫型幻想症」
這種症狀是真實存在,並且不少人都患有的
「強迫型幻想症」的概念是在15年前,由臨床心理學教授Eli Somer提出的
當時他治療的6個孩童,有時就會提起這種私密的、他們會沉浸其中的幻想狀態
他發現和大多數人都會做的白日夢不一樣,有「強迫型幻想症」的人,他們的腦海中會上演超級真實生動、精細複雜的場面,就像是電影腳本那樣
更為不同的是,有「強迫型幻想症」的人每天會花很多時間在幻想上
他們會幻想出理想中的自己,可能是拯救別人的英雄,也可能是公主,明星或是球星......
他們還會幻想擁有親密的友誼、名氣、浪漫愛情、和明星歌手在一起、救贖、逃亡等等....
在幻想時,他們還會做「重複的動作」,比如踱步、身體搖晃、轉來轉去、把球扔向空中....
他們還會播放充滿感情色彩的音樂,能幫助觸發和延長他們最愛的幻境
甚至有的人已經無法停止幻想,哪怕他們知道幻境並不是真的...這影響到了他們的正常生活,他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交朋友、談戀愛,甚至無法工作...
Eli教授當年提出這個概念時,並沒有得到科學界的重視,甚至很多心理醫生表示不懂「強迫型幻想症」到底是個啥
但當他把自己研究寫出的論文發表了後,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熱烈回應
世界各地的人因為在網上搜「強烈幻想」等關鍵詞的時候,搜到了他的論文,於是就給他發來郵件
「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封郵件如潮水般向我湧來,他們懇求我:救救我吧,我們看了醫生,找心理學家尋求幫助,但都不被理會。請你救救我。」
這些人中,
有設備經理Bill,他每天幻想的時間可長達8小時。他會循環播放同一個歌單的音樂,然後一個人長時間地走路。有一次他甚至在自己沒意識到的情況下,一口氣走了5個小時。等他最後終於停下時,他發現自己的腳後跟在流血
女警察Andrea,每天至少有3個小時會在幻想,她會在床上一邊聽音樂一邊來回翻身。幻想讓她感覺很「安全,溫暖,興奮,快樂,滿足」。她懷疑這是她一直木有結婚的原因
Natalie幻想自己成名,和明星成為朋友。她也會幻想自己是落難的少女,自己的意中人、愛豆踏著七彩祥雲來救她
28歲的雜貨店店員Sara說,她希望自己能停止這種幻想狀態
「強迫型幻想」影響她的正常生活,因為常常走神,她失去了自己的工作
她只能待在家裡,來回踱步、幻想...她已經對此成了癮,沒辦法再現實生活中有一份工作或開展一段戀情,非常痛苦
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強迫型幻想症」患者分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
很多人都不敢把自己的症狀說出來,不敢告訴家人朋友,不敢去看醫生...他們很羞愧,很孤單很害怕,怕別人覺得他們是瘋子...
並且就算鼓起勇氣去找了心理醫生,但很多醫生完全不明白他們經歷的狀況,認為他們是精神分裂症
但Eli教授表示「強迫型幻想症」和精神分裂症等不同,「強迫型幻想症」患者清楚地知道幻想和現實的不同,但他們就是會陷入其中,無法停止幻想
「或許這也是一種逃避躲避現實的形式,因為一部分患有這種症狀的人曾經歷過虐待、創傷」
Eli教授把「強迫型幻想」的概念帶入公眾視野中後,很多人才終於知道原來這是一種症狀,原來自己不是孤單一個人在經歷著這樣狀況
網上也隨之開始出現了「強迫型幻想症」的論壇、討論小組....讓有相同經歷的人能一起分享和討論彼此內心的感受
很多媒體也開始報導和探討「強迫型幻想症」,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視
Eli教授希望「強迫型幻想症」能被正式認定為一種精神疾病,這樣更多的心理人士就能正確地診斷出這種病,能更好地去幫助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