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主辦的國民經濟管理論壇(2020)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量化研究啟動會在明德主樓728會議室舉辦。本次論壇旨在啟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量化研究,以建設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並且用研究成果持續性地服務經濟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林晨教授、宋楓副教授、張紅霞副教授、張曉兵副教授作主題演講,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方福前教授、中國社會科學報新聞中心鄭成宏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鄭新業教授、劉瑞教授、方芳教授、楊天宇教授等參加會議,線上直播平臺觀看會議人次累計超過12萬。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助理教授曹佳主持。
鄭新業作開場致辭。他表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量化研究對推動社會主義重大現實問題的學理化、學術化、學科化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項目成員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量化研究方面取得優秀成果,並預祝本屆論壇成功舉辦。
在主題報告環節,林晨作題為《中國經濟治理模式關鍵變量和參數的量化測度》的主題報告。他從政府支配資源能力的量化測度、經濟增長管理的基本事實以及收入分配管理的工具和績效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回顧。
宋楓作題為《全面深化改革績效評估——以中發9號文為例》的主題報告。報告以電力行業為樣本,通過對「中發9號文」電力改革整體方案的設計與改革措施的推進,採取拓展的產業組織理論框架,量化評估改革紅利識別,並嘗試建立改革與績效之間的關係。
張紅霞進行題為《中國特色產業政策的基本事實與績效評估》的主題報告。報告聚焦於2000年之後我國產業政策對於技術研發和推廣、技術創新的支持政策的效果評價。
張曉兵主題報告題為《價格管制制度後果的量化評估:來自中國汽油市場的證據》。他從價格層面研究價格上限的政策制度如何影響中國的汽油市場,指出價格上限可能對汽油市場產生負面效果以及評估價格政策制度對中國汽油市場廠商之間的合謀影響。
在論壇的嘉賓點評環節,與會嘉賓對以上研究報告做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批評建議。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教授首先對課題報告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同時他表示要細化產業政策建議,強化邏輯鏈條,將技術性問題與故事背景相結合,通過統計上的顯著性分析研究政策變化和結構性變化。
李善同認為,充分利用現實數據講好中國故事是項目研究的一個創新。她指出,細化邏輯鏈條、構建完整的研究框架是完善研究課題的關鍵點。
方福前認為項目選題的理論和實際價值意義重大。同時他也提出兩點建議:一是進一步深化研究政府機制和市場機制在區域經濟結構調整中扮演的角色,探究市場機制在我國區域資源配置中無法充分發揮作用的原因;二是加入城鄉差距問題的研究和量化評估,豐富課題內容。
鄭成宏表示,應該尋找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契合點,在給出政策建議時要具體化,考慮政策建議的可操作性。
劉瑞提到,將中央文件作為出發點,明確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切實把握技術性和制度性相統一,做好頂層設計。
方芳認為,選題方向的突破要求從經濟制度化層面的反思,強調集思廣益、高瞻遠矚,兼顧選題大方向與課題組成員研究方向相結合。
楊天宇提出將產業政策的技術效率變化與相關政策變化綜合考量,做準自然實驗,優化評估效果。
會議最後,林晨對各位與會嘉賓的到來再次表達了誠摯的謝意,表示項目成員會充分吸收專家們的意見,充分認識到此項目對本院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高水平研究生的培養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會議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劉筱)
責編:張青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