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 通訊員成廣偉報導 廣州已進入一年之中天氣最冷的時刻,熱水洗澡、煮飯、取暖等各種生活方式,與燃氣息息相關。然而因各種原因,不恰當的燃氣使用方式可能會導致意外發生。1月29日,廣州市城管部門連同海珠區城管局,在海珠區內進行了一輪燃氣安全檢查執法以及社區安全宣傳活動。據悉,為提醒市民安全用氣,近期凡經廣州市合法設置經營氣站生產的瓶裝氣,均貼上安全提示。為避免不愉快的燃氣事故發生,一線城管隊員還教大家安全用氣秘訣,望大家能在歲末最冷的季節,用最安全的方式使用燃氣。
安全的瓶裝氣,近期加貼安全提示標籤
廣州市海珠區,經合法依規企業充裝的瓶裝燃氣,瓶身全部貼有用氣安全提示 梁懌韜 攝
使用瓶裝燃氣的街坊,最近有沒有發現氣瓶上多了一個標籤?1月29日,記者跟隨城管執法人員在海珠區石榴崗氣庫看到,空氣瓶被運到氣庫充裝前,工作人員會對氣瓶進行安全檢查,檢查妥當後會加貼一張提醒用戶「嚴禁安裝直排式或沒有排煙管的燃氣熱水器」、「嚴禁在浴室內安裝使用非平衡式燃氣熱水器」、「嚴禁將燃氣熱水器排煙管接入室內或通風不暢空間」、「嚴禁在臥室或通風不暢空間存放使用燃氣」、「嚴禁用氣時加熱、搖晃或倒臥氣瓶」、「請使用合格的燃氣器具和氣瓶」、「請使用合法企業提供的燃氣」、「請配合燃氣經營企業入戶進行燃氣安全檢查」、「請委託具備安裝資質的企業或人員安裝燃氣器具」、「如聞到燃氣異味時請不要開關各種電器」的安全提示。而在旁邊的九豐七星崗燃氣供應站,已經充裝完畢貼著安全提示的氣瓶,正等待送往居民家中使用。
「一方面提醒用戶注意用氣安全,一方面確保用戶辨識出氣源渠道合法合規。」廣州市城管委燃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秋冬季既是廣州用氣高峰,同時也是用氣安全隱患較易出現的時間段。從1月18日起至2月8日,廣州市城管部門指導全市所有合法依規經營的燃氣企業,在為氣瓶作安全檢查及充裝完畢後,全部貼上這款安全標籤。目前,廣州市城管部門每天發放安全標籤11萬隻,預計廣州所有合法依規經營燃氣企業的氣瓶,都將貼有這則標籤。
「希望市民能夠按照安全標籤上的提示,安全使用瓶裝燃氣,同時也協助管理部門對不合格燃氣的執法。」該負責人表示,由於不經合法依規企業充裝的燃氣,其氣瓶上未必會有這則標籤,市民遇到這樣的氣瓶時除了要慎重使用外,同時亦建議撥打政府服務熱線12345,向執法部門反映。據悉,為確保用氣安全,廣州各級城管執法部門2017年9月至今聯合其他執法部門,共查處取締無證經營燃氣黑點340餘家,沒收暫扣過期報廢氣瓶27000餘只,完成無證經營行為立案73宗,行政拘留人員75人。
不知是否漏氣?城管提供安全秘訣供您保平安
廣州市海珠區,城管執法人員對準備進入千家萬戶的瓶裝燃氣進行最後的檢查 梁懌韜 攝
除了氣庫和供應站,廣州市城管部門和海珠區城管局,1月29日還前往餐飲企業及社區,為企業及市民進行燃氣安全檢查執法。在檢查執法期間,執法人員使用先進的手持設備,對燃氣管道、氣瓶等敏感位置進行檢查。一旦手持儀器檢測出隱患數據,相關執法人員便要求企業或居民整改,針對居民還派發用氣安全宣傳資料,引導居民儘快消除用氣安全。記者從海珠區城管局了解到,2017年光是海珠區,城管執法人員已進行燃氣執法檢查27348次,發現安全隱患900多項,發出整改通知書826份,消除隱患610宗。在強勢檢查執法下,海珠區2017年因施工開挖導致燃氣洩漏、操作不當導致燃氣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使用不當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故,均做到「零發生」。
廣州市海珠區,城管執法人員對管道燃氣進行檢測 梁懌韜 攝
「事故零發生不僅需要執法部門和企業的配合,市民的配合和預判也很重要。」海珠區城管局相關檢測隊員告訴記者,和精密的手持檢測儀器檢測漏氣隱患相比,市民也可用最簡單但同樣可靠的方式,查一查自家的燃氣管道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可以自行勾兌出肥皂水,塗抹在燃氣管道及管件的接口位置,自測洩漏隱患。」據城管隊員介紹,無論是管道燃氣還是瓶裝燃氣,洩漏點最容易出現在管道與管道之間的連接處和拐彎處以及與燃具的連接處。如果將肥皂水塗抹或滴淋到隱患高發處時,發現有氣泡冒出的現象,則表示存在燃氣洩漏的可能。市民可通過這種方式自查安全隱患,對發現的隱患及時通知自家的燃氣企業進行排查處理。
編輯:Qiu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