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許雯
圖據受訪者
育兒研究所
「育兒研究所」欄目,旨在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
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或者在我們的社群踴躍提問,期待與你們的交流~~
小朋友對萬物都充滿了好奇,如同一本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則是儘可能的當好「百科全書」,但有時孩子的提問也會讓家長們犯了難。
墨墨媽媽最近就遇到了一個困惑,困惑源於4歲兒子的三連問。
陳女士媽媽介紹,4歲的墨墨問她:「我是從哪來的?男孩為什麼要站著尿尿?女孩為什麼就沒有小雞雞……」,三個問題一下讓她犯了難,「面對這麼小的孩子,又是涉及到『性』的問題,我始終覺得有些難以開口,但總是迴避也不是個辦法,如何找到一個既能解答孩子疑問又能避免尷尬的方式呢?」
實際上,陳女士的困惑並不是個別現象,在近期的留言中,有多位家長都給團長提到了孩子「性教育」如何開展的問題。為此,團長特別邀請到了成都市錦西幼兒園園長、書記王燕為家長們帶來專業的解答和建議。
四川省十佳幼教工作者、成都市學科帶頭人、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成都市優秀共產黨員、金牛區學科帶頭人,研究成果和專業論文也分別榮獲國家、省、市、區級獎項。教育部園長培訓中心實踐教學指導專家、教育部園長培訓中心成都實踐教學基地秘書長、四川省省級教師培訓專家、四川師範大學國培項目指導專家、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幼兒園園長專業委員會理事。
王燕介紹,一直以來,「性教育」都被認為是開始性成熟的青春期階段孩子才需要接受的教育。但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嬰兒自降生後就開始有了最早的性體驗。嬰兒與生俱來具備了吸吮母親乳汁的本能,在吸吮的過程中,獲取營養,滿足食慾,同時也獲得了心理上的愉悅,即早期性慾的滿足,「因此,『性教育』應該從零歲開始,而並非像我們固有的觀念裡認為的那樣,非要在孩子青春期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惡補」。
她表示,孩子從出生感知世界開始,就會注意到男、女身體上的區別。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他們會好奇「我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他站著尿尿,而我要蹲著?」「為什么妹妹沒有小雞雞?」
當孩子產生這樣的問題時,千萬別含糊其辭或避而不答,父母可根據孩子的理解力很自然地向他解釋他身體的各個部位和功能,並以關愛欣賞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身體,讓他儘早了解自己的身體,並學會正確地對待自己的身體。
「性教育」對於兒童而言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王燕介紹,兒童性教育分為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五期即五期性教育。因此,在這五個黃金期裡,家長越早開始和孩子談論性越好。「對於學齡前兒童進行性教育最合適的方式,就是在平時對孩子的提問或相關行為給予適當反應,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01 容許孩子的性好奇
1歲或2歲的孩子喜歡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尤其是男孩,父母不必大驚小怪,更不要帶有偏見地訓斥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訴孩子,那個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讓別人看到。這樣說不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羞恥感,同時也教給了他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方式。
02 順其自然地進行教育
當孩子進入開始對什麼都好奇的童年意識初期,他們需要的答案並不是百科全書那般精準的論述,他們需要的只是能夠被兒童思維形象化的解釋。《小威向前衝》《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秘密》等等繪本就是用兒童思維來解答兒童性教育問題的上選之作,和孩子一起閱讀,不僅能幫助大人解決一個最難以啟齒的問題,也能幫助大人尋找到一種用孩子的思維來回應孩子好奇心的方式。
03 正確地回答兒童提出的有關性問題
兒童對性的問題也會產生好奇,我們應當把它看做是對兒童進行性教育的好機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不主動去問、不主動去講,有問必答、不說謊,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簡略真實地回答。 父母應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佳的性教育指導者,這樣的做法會給孩子一個暗示:一旦有了性方面的問題,他不需要通過別的途徑去了解,從父母這裡就可以獲得答案,同時談論性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