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13至18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應梅爾尼琴科慈善基金會邀請,首次組隊參加了由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化學系、梅爾尼琴科慈善基金會和歐洲化學公司共同舉辦的第54屆門捷列夫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本次競賽通過遠程方式在線上舉行,來自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名中學生「匯聚一堂」,展開了一場「雲端較量」。中國代表隊的張亦馳、傅若桐、郭宇晨和裴鈺四位同學斬獲三銀一銅的優異成績。
這次競賽時間緊、任務重、模式新,不僅是知識儲備的考驗,更是精神、意志和體力的巨大挑戰。面對語言和時差帶來的種種不便,以及比賽過程中的一些突發狀況,中國代表隊的同學們沉著冷靜、積極應對、鬥志昂揚,充分展現了中國高中生的風採。
四位同學對於能夠代表中國參賽感到十分自豪,同時,參加國際一流競賽更加激發了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談到參賽感想時,郭宇晨同學說:「俄方在化學方面的思維精神給了我們一些啟發。27個國家、地區的化學愛好者通過網絡集聚一堂,讓我感受到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在一起的親切與溫暖。」裴鈺同學坦言:「我們遇到了最嚴格的技術要求和監考水平,配得上國際大賽的水準。」傅若桐同學表示:「這次考試對於我們的化學水平也是一次不錯的檢測,能夠從中發現自己的短板,繼續努力,提升自我。」張亦馳同學稱:「兩天10小時的考試時間中,我體會到門捷列夫競賽的題目出題思路清晰而有趣。」
作為此次競賽中國隊領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過新炎老師表示:「非常感謝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給了我們這次機會。門捷列夫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國際性賽事,到今年已經是第54屆。組委會非常巧妙地將第54號化學元素Xe融入到賽事標誌的設計中,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就很好地體現了賽事的專業性、啟發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特點。」
賽後,競賽主辦方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化學系和梅爾尼琴科慈善基金會發來賀電,對中國學生獲得的成績表示祝賀:「門捷列夫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是世界上兩個最重要、最負盛名的中學生化學競賽中的一個。中國隊的成績,非常優秀。」
背景介紹:
門捷列夫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Mendeleev Chemistry Olympiad),是世界青少年最高級別的科學技術競賽項目之一,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權威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表示該競賽的試題難度要高於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本屆競賽原定於2020年4月底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但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的影響,不得不改變計劃、順應形勢,改用遠程線上競賽的方式,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賽制,取消了以往比賽賽制中的實驗環節,保留兩輪理論競賽。為確保競賽過程公平、公正、透明、競賽結果真實有效,監考人員通過專業軟體遠程線上監控選手整個作答過程。
中國比賽現場 ▲
供稿|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
編輯|賴霄翔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
中心(訂閱號)
中國宋慶齡青少
中心(服務號)
原標題:《喜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組隊參加門捷列夫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勇奪三銀一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