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工作給我錢,給我成就感,但另一方面,&%……#¥@&*%#@%……我就是不想工作!
為什麼人對工作會如此愛恨交織,相愛相殺?
科學界也好奇這個問題。
早在20多年前,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就為此做了實驗。
先介紹一下背景:
你什麼時候最幸福?
▲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
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一直致力於研究「人何時最幸福?」通過對藝術家、運動員、音樂家、棋壇高手、外科醫生以及普通人的研究,他提出了一個新概念:
心流(Flow)。心流就是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忘記了時間、甚至忘記了自己的狀態。這種體驗會帶來極大的喜悅感、控制感和成就感。
按照技能、挑戰兩個維度,人們的常見活動可總結為圖中的八種:
挑戰的難度過高,讓人深受挫折,接著是擔心,最後產生焦慮;
挑戰太過容易,你的能力綽綽有餘,你會感到輕鬆,繼而會覺得無趣;
挑戰難度低、個人能力也不足,你會趨於淡漠,對事情無動於衷。
當挑戰適中、能力適中時,你投入心力、獲得反饋、達成目標,會獲得最優體驗,即心流。
葛優躺真的帶給你快樂嗎?
回到工作的問題上來。
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團隊想弄清楚:工作和休閒,哪個狀態更容易產生心流?
他們的方法是:讓100多位不同行業的男女全職工作者佩戴呼叫器,為期一周,每天呼叫器會不定時間響8次,一聽到響聲,他們就得馬上填問卷,記錄當時所做的事情以及當時的心情。
另外,他們還要填一個表,指出他們感覺目前所做工作的挑戰程度,以及自覺運用到多少技巧(用1-10來代表程度)。一個人標出的挑戰與技巧運用程度,如果超過了個人的平均水準,就視為處於「心流」。
該調查共回收4800份問卷(平均每周約44人受測)。根據上述的標準,大約有33%的反應屬於心流範疇。(當然,這種界定心流的方式不夠嚴謹,如果只有極端複雜的心流才算數——也就是最高層次的挑戰和技巧運用,那麼可能只有不到1%的反應夠資格稱為心流。我們在這裡使用的方法有點兒像顯微鏡,不同的放大倍率下可以看到不同的細節。)
簡單說,結果顯示:
不出所料:一個人每周中處於心流狀態的時間越長,反映的整體體驗品質就越高。經常感受心流的人較易感覺堅強、活躍、有創造力、專注、進取。
出乎意料:心流大多出現在工作的時候,絕少在休閒時發生。
當受測者在工作中接到訊號時(這種情形只佔3/4,因為剩下1/4的上班時間,一般員工往往在做白日夢、閒聊或處理私事),心流的反應高達54%。
也就是說,約半數的人在工作時覺得面臨水準以上的挑戰,運用到水準以上的技巧。
相對而言,閱讀、看電視、招待朋友、下館子時,只有18%的反應達到心流的水準。休閒產生的反應是很典型的無動於衷(或者說淡漠),挑戰與技巧運用都低於平常水準,在這種情形下,很多人都覺得被動、軟弱、遲鈍、不滿足。
工作時28%的反應屬於無動於衷的範疇,而休閒時卻超過一半(52%)。
不論心流在工作還是休閒時出現,人的體驗都比沒有心流時更好。挑戰與技能都高時,當事人會覺得快樂、振作、強而有力、活躍;他們精神更集中;自覺更有創造力、更滿足。
這些體驗品質上的統計差異十分明顯,但對任何階層的工作者都沒有太大不同。
為什麼工作讓人又愛又恨?
契克森米哈賴的問卷上,有個問題是:「你現在是否寧可做別的事?」回答否的程度越高,表明受試者越願意做當下正在做的事。
結果顯示,不論是否處於心流狀態,受測者在工作時寧可做別的事的程度,遠比休閒時高。也就是說,工作時即使已進入心流,人們仍不願意工作;休閒時儘管體驗品質很差,人們仍然願意休閒。
因此,就出現了一個矛盾:工作時,人們面對挑戰、發揮技巧,覺得快樂、強壯、有創意、滿足;閒暇時,他們因無事可幹,技巧也無用武之地,以至於覺得悲傷、軟弱、遲鈍、不滿足。
但大家仍然寧可少工作,而擁有更多閒暇。
這個矛盾是為什麼呢?有幾種可能的解釋,但結論似乎只有一個:談起工作,一般人往往無視當下的體驗品質,一味堅持傳統文化對工作根深蒂固的成見。他們認為工作是強加的限制,妨礙他們的自由,必須儘可能地逃避。
可見,很多人對工作的抗拒,並非源自生理或心理的疲倦,而是因為現代人的工作觀,以及在他觀念裡工作與目標的關係——很多人把工作視為不得不做的事,一項外界強加的負擔,一種生命的債務。
因此,儘管工作體驗偶爾是積極的,但他們仍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仍會本能地抗拒。
未來屬於懂得善用閒暇的人
更諷刺的是,雖然大多數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準備好好享受,好好玩,可是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怎麼玩。
當代的休閒娛樂產品,宗旨就是——填!滿!你!的!時!間!
大多數的休閒活動——尤其是消極接受式的娛樂(比如現在的各種電子產品),都不是為使人變得更快樂而設計的,它們只是某些人賺錢的工具。
從挑戰和能力的運用中產生的心流體驗,會帶來成長;而純被動式的娛樂背後,什麼也沒有。
你是想聽之任之,讓「被動式娛樂」無謂消耗你的能量和注意力,而享受不到樂趣?還是運用「心流」原理,通過挑戰與能力的匹配,讓「玩」帶來更多的樂趣和內心成長?
總之:
工作的樂趣比休閒更多,因為工作更容易體驗到心流。
你的確熱愛工作,只是你沒有意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