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某問答看到一個題目挺有意思:我給了親戚小朋友10塊錢的紅包,結果回家後才發現,親戚給我家孩子的紅包是200塊,怎麼辦呢?
很多評論說她摳門,讓她退回去或請人家吃頓飯,也有一些廣東等地的網友說,他們那邊的紅包都是5塊、10塊的,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於是我想到,前幾天和一個廣東的網友聊天,他說他們那邊就是包5塊、10塊的紅包,然後出門看到小孩都會給。
各地習慣不同,但不少人說,現在的紅包至少都是100起吧,少的話怎麼好意思拿出手?
說起紅包,想起之前一件好玩的事情。
某年春節,我給閨蜜的女兒包了個100塊的紅包,然後出門和她逛街吃飯,臨分別把紅包給了她。
後來我在家掃地時突然從床底下掃出一張一百塊,我納悶這張新票兒怎麼會在這兒,後來恍然大悟,會不會是那天出門太匆忙,這張錢根本沒成功塞進紅包裡啊。
趕忙打給閨蜜,實話實說。
閨蜜笑道:「你終於發現了。我到家後把紅包給我女兒,她打開一看是空的,當時就哭了,還以為我把錢給拿走了。我看了看,的確是空的,還以為她跟我鬧著玩呢。你說我們娘兒倆……」
我也樂個不停,居然這麼糊塗。
某問答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也很有意思,他說:我有一個孩子,我哥哥給了800塊壓歲錢,但是他有兩個孩子,我給多少紅包合適呢?
我回答道:我覺得如果你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就500×2好了。如果稍微有些顧慮的話,你可以300×2,然後再買兩個玩具(看上去挺好但又花不到一百的那種)。
多年前,我男友的哥們兒喜添貴子,當時我和男友都挺窮的,可以用捉襟見肘來形容,別說100塊錢的紅包了(雖然給人家100其實也挺少的),就連一個月能攢下幾十塊都謝天謝地了。
我就跟男友商量說,最多的預算只有100塊,如果能省點兒就更好。所以後來我們就去小商品批發市場,打算買個玩具。
最後精挑細選,88塊買了個能唱歌、說話、跳舞的小熊玩具。
把這個禮物送給人家的時候,那個哥們兒道:「你們過得這麼難,不用送禮物的。」
他媳婦兒撇撇嘴,一臉不稀罕的樣子道:「還是送錢最實惠了。」
我們都沒有說話。
其實誰不愛錢呢,沒有錢,送兩塊金磚也行啊,可問題是,缺錢啊。
送錢送紅包,永遠不會嫌金額大,只會覺得說,我給你100,你給我200,我賺了;要不就是,唉,年年參加好幾場婚禮,份子錢什麼時候才能收回來;要不就是,我這輩子都不想要孩子了,可是我卻年年給出不少壓歲錢,虧死了。
其實我覺得,無論是結婚生子的紅包,還是過年的壓歲錢,主要是圖個高興,圖個吉利,祝福和心意才最重要。
如果想靠這個發家致富,我看還不如去幫咪蒙編故事好了。
那麼,你們那裡的習俗是怎麼樣的,你覺得給多少壓歲錢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