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經典,繼往開來
為了更好的了解黨史國史,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傳承優良紅色基因,7月21日至7月24,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紅色經典」小隊,前往紅色景點,開展了本次「重遊紅色故地,傳承永恆經典」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前期準備、活動過程和後期宣傳。為了使本次活動順利進行,小隊成員孫晴和馮靖雲,收集了大量關於小隊成員將要去往景點的資料,在集體行動之前,小隊成員共同閱讀討論,對各紅色舊址背後的歷史有了初步的認識。準備充分後,各成員就分批次開始了線下實踐活動。。
活動開始的第一天,在隊長統一安排活動注意事項後,小隊成員於偉良前往許世友將軍在膠東紀念館開展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初入許世友將軍紀念館,映入眼帘的是許世友將軍威風凜凜的雕像。館內陳列著許世友將軍年少學藝少林、步入軍旅、南徵北戰的歷史照片,透過照片,我們了解到許世友將軍傳奇的一生。也見到了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殘暴行為的鐵證。許世友將戎馬一生永遠銘刻在膠東人民的心中,青山綠水不會忘記!歷史的畫卷不會忘記!800萬勤勞樸實的膠東人民不會忘記!
活動的第二天,小隊成員王奇昌前往中共豫西特委舊址開展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懷著崇敬之情,隊員王奇昌首先來到了中共豫西特委舊址的展報臺前,認真地重溫了老一輩先烈的革命歷程,了解了先烈的抗戰歷史。此次參觀學習使隊員們感受到靈魂的震撼和洗禮,也掌握了更為豐富的革命歷史,受到了良好的革命精神教育,這些精神力量將鼓舞同學們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
活動來到了第三天,小隊成員張珈懿前往華北烈士陵園開展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從大門進入,張珈懿同學先後參觀了悼念廣場、銘碑堂、烈士墓群、烈士紀念堂等。在這裡,不僅從圖片上了解到當年印度援華醫療隊的感人事跡,還親眼目睹烈士們當時使用過的注射器、針頭、鑷子、酒精燈等醫療器械,件件實物讓人看後無不潸然淚下。這裡見證著中國反法西斯戰爭的艱苦卓絕!見證著河北人民反侵略不屈不撓的革命鬥志!
活動的最後一天,隊長王正浩小隊成員王正浩前往顏村鋪革命舊址開展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從大門進入,映入眼帘的是三間低矮的平房,這裡就是當年老一輩革命家指揮前線戰鬥的地方。一件件陳列品安靜地停放在展櫃中,這些跨越了時代的珍貴物品,讓後人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這也堅定了小隊成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決心與志向!
四天的線下實踐活動就這樣結束,但是全體小隊成員的感悟與思考遠沒有結束,大家積極總結了線上或線下參觀的心得與感悟,大家一致認為參觀歷史,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對未來。在實踐的過程中,小隊成員們都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相比於其他娛樂景點,如今紅色景點顯得格外冷清。因此,如何讓紅色景點得到更好的宣傳,讓紅色基因得到更大的傳承,將成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
至此,本次活動圓滿結束。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同時,這次新冠疫情,也更好地印證了愛國主義的重要性和偉大力量,因此,我們要銳意進取,頑強奮鬥,繼續把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