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個人
刑警劉志剛一直在找一朵玫瑰花。
作為12起命案中最關鍵的「血色」,這朵「花」已經消失了14年。
2005-2006年不到3個月內,一個6人團夥先後搶劫並殺害兩省三市12名計程車司機,包括11男1女,搶得錢財4000餘元。這是1949年以來,「針對計程車司機群體最大的系列殺人案件」。
最後一起案件發生次日,該系列案告破,團夥中3人伏法,2名未成年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但仍有一人尚未歸案。同案犯的交代分別指向這個名叫楊通的人,稱其是第一個決定去搶劫、殺人的主謀。此後,尋找消失的主犯楊通,成了黑龍江警方每年的「必考大題」。
在警方發出的通緝令中,那個22歲的青年相貌清秀,特徵包括「右上臂文有一朵紅玫瑰」。
被害人
何巧蓮(化名)記得,2006年2月26日,丈夫劉仲春(化名)剛吃完午飯就急著出門拉活兒。
他開的那輛紅色夏利計程車還有7天就要報廢。那是夫妻倆從銀行貸款買的,雖然「老是壞」,但依然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
劉仲春和妻子盤算,跑完這幾天就不幹了,以後做點買賣。眼看外甥女要結婚,他想跑個份子錢,如果活兒多,還能跑個車票錢,回吉林老家看看父母。
那天下午出門前,這個一向顧家的男人把兩件衣服泡進盆裡,讓妻子等他回來洗。
第二天,43歲的劉仲春在距離大慶市28公裡外的一處排水溝被發現,身中56刀。何巧蓮的姐姐說,為了能讓刀順利刺入腹部,兇手行掀開了劉仲春的上身棉衣。
這是自2005年12月起,相繼發生在黑龍江省肇源縣、大慶市、哈爾濱市、肇州縣的第七起計程車司機遇害案。公安機關通過分析作案手段、對比刀口、勘驗現場痕跡發現,這些案子是同一伙人所為。
遇害司機都身中數十刀,一名司機遇害後,身上僅有的24元錢被搶走;兩名司機分別遇害,被拋至同一處墳坑內;有司機試圖逃跑,遭兇手撲倒後殘殺……劉仲春是這些被害人中被捅刀數最多的一個。
在殺害劉仲春前,兇手一伙人發生內訌,17歲的成員江銘(化名)在參與兩次劫殺後,趁其他成員在洗浴中心時,偷走了兩部搶來的手機和200餘元錢,然後逃離。
隨後,其他人無錢支付洗浴費用,便「抵押」了一人,其餘3人出門劫殺了一輛紅色夏利計程車司機,就是劉仲春。
2天後,江銘啟用搶來的手機,大慶公安鎖定信號將其抓獲。
劉志剛、餘濤、孫彥輝等當時在不同崗位的警察都記得,那幾天,大慶市天氣嚴寒,全市所有公安機關人員幾乎全部上街參與抓捕,警車在城裡各處鳴閃警燈巡查。
3天後,殺人團夥中剩餘4人被抓。5人中3人被判處死刑,2人被判處無期徒刑。
14年後,何巧蓮對記者稱,自己原諒了當年的兩個未年成人,但噩夢並沒有徹底放過她。
她常常夢到丈夫回來洗那兩件衣服,她哭著問「你在哪」「你怎麼不回家」,但夢中的丈夫總是不看她一眼。
在劉仲春永遠回不去的家,已看不到他生活的痕跡。何巧蓮搬離舊址,獨自一人撫養女兒長大。這個50歲的女人床頭擺著許多眼藥水空瓶,她眼睛不好,手機裡的字體調至特大號才能看清。她曾聽一位醫生說,「眼淚溫度高,總哭就把眼底燙傷了」。
當年的案件材料、舊報紙被她夾在家庭相冊中。她和女兒很少談論劉仲春,更不會提到那消失的第六個人。她曾在訴訟材料中看見過楊通的名字,她恨這個素未謀面的年輕人,甚至想去他的家鄉查一查,「為什麼他會想去殺人」。
追捕者
劉志剛把楊通的照片和通緝令存在電腦、手機裡,還列印出一份放在手邊,隔三差五拿出盯著看。
2006年楊通潛逃時,劉志剛33歲,是大慶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第八大隊的一名刑警,主要負責追捕逃犯。
最接近的一次是2006年3月,劉志剛得知楊通在哈爾濱,但趕去時人已逃走。為期14年的追捕開始了,用劉志剛同事韓彥春的話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楊通爸媽,「我們是最惦記他的人」。
多年來,警方接到許多有關楊通的舉報線索,有說他砸了賣雞蛋小販攤位的,有說他買了炸藥和槍要去幹大事的,有說他想從雲南偷渡出國的,還有人發帖自稱楊通打聽「自首寬大」政策的。這些線索最終全部「查否」。
2010年之後,楊通的身份證信息在多地被註冊滴滴、支付寶、百度外賣、ofo共享單車、YY語音帳號以及完美世界、街頭籃球、九陰真經等遊戲帳號,還被註冊了數十個手機號。警方推測,公安部A級通緝令有時出現在網吧電腦的開機畫面上,身份信息易被他人「借用」。
2012年,劉志剛接任追逃大隊隊長。他的上級、時任大慶公安局刑偵支隊長王天華叮囑,「一年哪怕啥也不幹,能把楊通抓回來就行」。
14年來,追捕楊通的專案組換了5批、刑警換了三茬。劉志剛和同事幾乎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全國各地追逃。得知楊通可能回家過年,他們會去他老家隔壁潛伏,或躲在麵包車裡盯梢。
劉志剛已經47歲了,有了皺紋和白髮。刑偵支隊不斷有80後、90後刑警加入。新人報到時,都會聽「老警察」講述一遍那個消失的第六個人以及當年的系列殺人案。
80後王帥從外省調來,見過「大世面」,但聽到當年慘烈的兇案,還是說「聞所未聞」。後來,他主動加入專案組。
「每逢季度、年度考核或是專項行動,上級必提起楊通。」大慶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羅紅衛說,有時「被問得臉都紅」,而且,「12個人橫死,主犯找不到,家屬不得安寧,對於刑偵警察來說,這是巨大的恥辱。」
肇源縣公安局的新辦公樓在松花江岸邊,陽光下的冰河格外明亮。但對刑警來說,更顯眼的是大門左前方、第十個被害人被拋屍處。案發時,那裡還是一片荒地。
楊通的名字以及他那張白淨、有點秀氣的面孔,一直在公安機關龐大的數據系統裡流動,尋找與之相關的數據。
不斷迭代的技術像愈加細密的網篩,網孔越來越小、精度越來越高。
2016年,在一次全國系統的篩查過後,警方確定楊通沒有激活身份信息,推斷他在冒用他人身份或使用假身份生活。
2020年8月,河南省三門峽公安利用資料庫匹配到一名因盜竊入獄者,與楊通極為相像。
行兇者
沒人說得清,2005年冬天,剛過22歲生日的楊通,為什麼突然帶著兩個發小去搶劫。
他出生於肇州縣二井子鎮,父母健在,家中有一個妹妹,6歲時全家搬到相鄰的肇源縣賣糖塊。他小學畢業,18歲外出打工,在哈爾濱、雙鴨山賣過海鮮,給餐廳切過菜,談過戀愛。
據同案犯王東成和範明坤供述,20歲的王東成是楊通的鄰居,在大慶市打工,2005年11月底的一天,楊通找到王東成,稱要帶他幹一個「掙錢多」的活兒。隨後二人回到肇源縣,楊通向王東成介紹了小學同學、21歲的範明坤。
三人最初計劃要搶食雜店,走到門口看到店裡人多,便放棄了。
改搶計程車的原因是,不用專門尋找作案目標,滿大街都是;有現成的車輛用來逃跑;更重要的是計程車肯定有現金。
「即使剛出門一個人沒拉,司機肯定帶著零錢吧,零錢至少能破開一張100元的。」範明坤供述道。第一個被選中的司機「看起來是個老頭兒」「說話溫和,沒勁兒」。
第一次,楊通沒有動手。一位辦案民警說,楊通「鬼道」(腦子靈活),主要承擔軍師、財務的角色。他負責與司機聊天,觀察周邊環境,伺機示意停車。作案後,他堅決主張賣掉或銷毀被害人手機,搶到的錢也由他分配。
2005年12月14日,3人回到大慶市薩爾圖區,蒙語意為「月亮升起的地方」。在這裡,他們搶劫了一輛黃色奧拓計程車。這次,「楊通拿刀扎司機後背」。
在殺害第四個司機時,楊通突然「慫了」。
2005年12月18日接近午夜時,楊通三人在大慶市劫了一輛紅色捷達計程車,楊通和王東成拽著被反綁的司機走向一處墳堆。不一會兒,楊通自己回來了,說「我幹不了」,沒說原因。範明坤也沒問,拿上刀走向墳堆。此時,王東成已將司機抵在樹上,範明坤一刀扎在司機前胸。司機掙脫後跑了兩步,大罵他們「不講究」,「拿完錢還要殺人」,被範明坤撲倒在地,用刀猛刺。
楊通認為,「那兩人瘋了」。他告訴警方,自己控制不了王、範二人,如何處理手機,他們也發生了分歧。
楊通離開了。兩個月多後,王東成、範明坤又找到範明坤的哥哥範明輝、兩個17歲的少年江銘和孫曉(化名)入夥。
新的團夥更加瘋狂,2006年2月25日-28日,他們在4天之內作案8起。
當地計程車司機開始警覺,夜班不拉多名男子。範明輝的左腿曾因觸電高位截肢,拄一根拐杖。從2月25日起,他獨自一人站在街邊打車,隨後以「接朋友」的名義把其他4人接上。車行至偏僻處,範明輝會說「腿麻了需要換換位置」,讓司機停車。
「我這個形象,往路邊一站,沒有計程車不停的。」範明輝在接受審訊時說。
駕駛哈飛路寶計程車的司機是12名遇害人中唯一的女性。2月25日下午,她駕車在肇州縣遇到這5個男子,主動鳴笛詢問他們要不要打車。
「本來沒想劫她,但這個車型以前沒見過,她又主動招我們,就上車了。」事後,王東成供述說。
在江銘供出楊通是主謀後,大慶公安前往二井子鎮抓人。據警方事後調查,楊通家所在村村長說了一句「你家楊通出啥事了,怎麼市局都來了?」楊通父親聽聞立即找到兒子,得知他「殺人了」,便給他1000元錢助其逃跑。楊父和村長均以包庇罪獲刑。
楊通登上哈爾濱開往南方的火車,隨機在「周口站」下車。被捕後,他對警方稱自己撿到一個身份證並用這個身份到周口市太康縣一家酒店打工,2008年,楊通又以該身份盜竊入獄兩年。
刑滿釋放時,他幾乎是另一個人了。他從此不再乘坐火車、飛機、公共汽車,也不敢註冊網際網路帳號。在某種意義上,他消失了。
用中文搜尋引擎查找,能看到網友針對該案的討論。有人將楊通列為「十大在逃通緝犯」,排名第三,還推測他為何要在身上文一朵紅色玫瑰花。
冒名者
2020年10月29日,劉志剛再次見到了那朵花。它出現在河南一名男子的臂膀上,姿容與14年前警方獲得的照片一模一樣。
至此,公安部A級通緝犯楊通終於落網。
今年9月,第五個追捕楊通的專案組成立了。他們準備了冬衣,要去河南打持久戰。
2010年,冒用他人身份的楊通出獄,現任肇源縣公安局刑偵大隊負責人孫彥輝排查他當年的獄友,將楊通最後出現的地點縮小到漯河市的姬崔社區,時間也鎖定在2013年。
不久前,站在姬崔社區街頭,10個刑警感覺自己像「10隻螞蟻」:這裡有兩個批發市場,流動人口很多,楊通出現的2010-2013年,這裡還有一個容納3萬員工的編織袋廠,已經倒閉,工人流散各地。「想從中找一個7年前甚至10年前的『假人』」,羅紅衛說,挨個排查難度極大,他決定先從花卉市場入手。多年追逃,他們碰到了「一點小小的運氣」——一對老夫婦看到楊通的照片時說:「這不是小東北嗎?」
據稱,「小東北」早已經不送花了,改做假山生意,還自己開了店,羅紅衛一行很快找到了老夫婦提供的店址。
為避免東北口音暴露,韓彥春在一名河南當地派出所民警的配合下進入店內打探情況。河南民警與前臺女子交談,韓彥春則往後院走,發現有一長發男子蓋著被子躺在院內一帳篷中。
只看了一眼,韓彥春就認定了,眉毛、眼睛錯不了,這個人就是楊通。
被摁住時,楊通仍然否認自己的身份。直到趕來支援的刑警扯下他肩上的衣服、看到那朵紅色玫瑰花,他才承認。
在執法記錄儀錄下的現場視頻中,為確保無誤,警察問楊通父母、妹妹的名字,他答得一字不差。
缺失的第六個人,終於找到了。
楊通被抓的消息公布後,劉志剛、羅紅衛、韓彥春等人「微信朋友圈瘋了」,有人收穫了上百個點讚,「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一些退休民警專門打電話詢問他們如何抓到楊通。
今年11月初,專案組民警押解楊通回到他們的家鄉。
在路過二井子鎮時,楊通突然說,「領導,要不拐個彎讓我回家看看,看看我父母,我這麼多年沒見過他們了」。
再次回到第一起殺人案的現場,當年震驚黑龍江、吉林兩省的楊通,已不再是那個22歲的青年,他蓄起了長發,身體發福,眼神迷離躲閃——當看到一位警察雙手插進兜裡,他立即「蹲灰兒」,癱在地上。
「咋地了楊通?」帶隊指認現場的肇源縣公安局副局長餘濤問。
「我以為你們要槍斃我。」他看警察拿出的是手機,不是警槍,才直起身來。
在2006年王東成等人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上,受害人不再是新聞裡的「計程車司機」,在他們名字的後面,親屬姓名一欄中顯示:兩個61歲的哈爾濱老人失去了兒子;兩個年過七旬的青崗縣老人也失去了兒子;一個44歲的肇州縣男人失去了妻子,以及他剛成年的兒子失去了母親;兩個年過八旬的海倫市老人失去了兒子,他們12歲的孫子失去了父親;兩個36歲、37歲的大慶女人,兩個29歲的吉林女人,一個35歲的海倫女人都失去了各自的丈夫;一個11歲的大慶女孩失去了父親。
一審後,江銘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被害人家屬堅持上訴,不惜放棄民事賠償,只求嚴懲。最終,江銘被判處無期徒刑。訴訟初期,被害人家屬還打電話互相慰問,後來,他們不再聯繫,因為許多家庭付不起電話費了。
最終到案時,楊通已結婚10年,育有一兒一女。妻子36歲,對丈夫的過往毫不知情。而在2000多公裡外,何巧蓮看到了楊通被捕的新聞,眼淚湧出來。丈夫身中56刀而亡時,她也是36歲。
她和劉仲春的女兒18歲了,早就忘記父親的樣子,甚至想不起自己叫過爸爸。而楊通離開漯河時,刑警們打開窗戶,讓他見家人一面。他2歲和4歲的孩子們不明白髮生了什麼,站在街邊,朝車窗裡的父親揮手:「爸爸,再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來源: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