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一零一中學,兩大校長談:如何學會正確使用手機

2021-02-21 新高考

教育部網站2月1日消息,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對此,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做出解讀。

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手機 拿得起 放得下 管得住 用得好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青少年在盡情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安全風險,網絡沉迷、網絡欺凌、網絡色情等問題頻發。因此,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解決好手機管理問題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要抓好中小學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為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更加科學的導向、更為多樣的資源、更加靈活的方式。將手機和作業、睡眠、讀物、體質並列,並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相關聯,可謂見微知著、意義深遠。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內容。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網絡環境下的德育工作,注重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學校、家庭以及教育管理部門在手機管理中的責任和措施。有限帶入。智慧型手機不僅僅是通信工具,上網、遊戲、社交等功能樣樣俱全,青少年的自控能力還在逐步形成的過程中,部分自控力較差的學生容易沉迷其中,浪費時間,影響學習,損害視力,破壞專注力,甚至接觸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媒體對201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4%的受訪者支持幼兒園和中小學禁手機,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83.5%的人是幼兒園或中小學學生家長。結合今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校園手機管理的重點應當在「校園之內,課堂之外」。《通知》指出,學生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學校應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明確要求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禁止將手機等電子設備帶入校園,也是各國基礎教育的普遍共識和做法。2018年7月,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一項禁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期間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英、美、德等國家也以剛性校規限制學生校園使用手機。加強引導。當大量中小學生普遍、頻繁地使用手機,手機也就成為育人工作的一塊重要陣地。《通知》指出,要引導學生科學理性對待併合理使用手機,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一方面要引導學生不要為手機所役,要做手機的主人;另一方面也要培養學生文明使用網絡的素養,築牢思想的防火牆。人文關懷。針對學生與家長的通話需求,《通知》也給出了具體的解決辦法:學校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建立班主任溝通熱線、探索使用具備通話功能的電子學生證或提供其他家長便捷聯繫學生的途徑等措施,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家長職責。家庭是人發育、成長、生存的首要基地,家長應當言傳身教,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履行教育職責,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一章,對政府、學校、家庭、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等不同主體作了規定,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通知」的出臺,也是落實「十四五」規劃和《建議》,踐行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內在要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動員學校、家庭、社會協調合作,協同育人,從而以良好的學校環境、家庭氛圍、社會風氣鞏固育人成果,引導學生努力成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棟梁之材,齊心協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 陸雲泉)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學生手機使用管理的教育價值

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是信息化時代人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最近教育部出臺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為廣大中小學校科學有效加強學生手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指導。

學生手機使用管理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制宜。一般來說,不建議小學生帶手機上學,必要時的家長聯繫、緊急情況下的報警功能,一般的電話手錶就可以實現。初中、高中可以允許學生帶手機上學,但不提倡帶功能過多、昂貴的手機,且要加強統一管理。讓學生帶手機並不意味著對手機的使用不加限制和管理,學校要明確規定什麼時間可以用手機,什麼時間不能用,還應讓學生懂得手機的使用場合。學校應該將手機使用管理的要求明確告知每位教師、每個學生,然後由教師監督、學生互相監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把手機使用管理當成對學生開展教育的契機,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教育價值。學生手機使用管理中蘊含的教育價值主要包括如下四個方面。其一,培養學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我們希望學生能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舉止行為,自覺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及時調整不符合既定目的和規定的願望、動機、行為和情緒。針對手機使用,在不該用的時候要管住自己,該用的時候要正確使用。同時,要讓學生樹立長時間看電子屏幕會危害健康,尤其是影響視力的意識,時時處處提醒自己控制手機的使用時間,做到非必須不使用。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那些平時注重培養自制力的學生,其自我管理的能力較強,能夠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等移動網際網路終端,把在家裡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合理規劃利用自己的時間,不沉溺於手機遊戲。其二,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學生使用手機,學校和家庭要制定管理規則,不能放任自流。制定手機使用管理規則不能只由教師或是家長說了算,要全班師生或全家人一起討論,並形成公約。制定規則本身也是一個教育過程。學生自己參與制定的規則,就願意去遵守,同時還學會了在社會管理當中通過協商取得一致意見的方法。班級制定的公約要跟家長達成共識,讓學生在家使用手機的要求跟在學校儘量保持一致,提高家校協同配合的教育效果。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裡,規則一經制定,就要嚴格遵守執行,並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幫助學生養成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並形成依照規則行事的良好習慣。良好習慣要從小做起,持之以恆,在發現學生有手機成癮的苗頭時,學校和家長要加強管理,及時矯正。其三,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在信息化時代,手機等移動網際網路終端成為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主要渠道和工具。因為它使用便利、信息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廣,還能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知識。學生作為數位化時代的未來公民,如果沒有學會正確使用手機,將來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問題,甚至妨礙自身發展。在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時,要教育引導學生提高對網絡虛假信息、網絡欺詐的辨別能力,提高在網絡虛擬環境下交友的警惕性,分清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區別,對網上各種言論要有正確認識的能力。學會正確使用手機,對於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是有幫助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四,讓學生懂得網絡禮儀。我們要教會學生如何文明地使用手機,做有禮貌、有修養的人。同時,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規範的語言和標點符號,如何用表情傳遞情緒、體現語氣和態度,這樣學生進入社會後,在使用簡訊、微信等社交軟體時就會懂得基本的文明禮儀。只有每個人都尊重基本的網絡禮儀,才能讓網絡空間變得清朗。手機是當下導致學生與家長和教師產生矛盾的重要因素,甚至會成為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緊張的重要「燃」點。在手機使用管理方面,一定要有制度、有規則,並嚴格執行。但是我們面對的畢竟是未成年人,難以杜絕一些違反手機使用管理規則的行為。對此,學校和教師要有一定的心理預期和包容度,講究批評教育藝術,不能簡單粗暴地制訂和選擇懲罰措施,比如砸、摔學生手機等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很可能引起學生的對立情緒。可以採取比較柔和的措施,比如積分制,即積夠一定的正向分數就可以獲得獎勵,或者積夠一定的反向分數就要接受相應的處罰,但要注意相關處罰不能傷害學生的身體和自尊。在十餘年前,手機是一個新生事物,在未來,我們很難預測孩子的人生會出現哪些更新的工具、更新的事物。現在讓學生學會正確使用和管理手機,那麼將來學生走上社會,才有可能在面對更新的事物時做到正確駕馭、合理使用。學會正確使用手機是一門必修課,也是當下教育的一部分。學生手機使用管理折射出學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水平,必須堅持「管」與「教」結合,化危為機。(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王殿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管理員刪除,謝謝。新高考(xingaokao-zg),新高考平臺提供及時、專業的高考資訊;圍繞新高考改革、綜合評價、強基計劃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幫助學子在高考中取勝。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一零一中學,兩大校長談:如何學會正確使用手機!
    對此,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做出解讀。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手機 拿得起 放得下 管得住 用得好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青少年在盡情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安全風險,網絡沉迷、網絡欺凌、網絡色情等問題頻發。因此,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解決好手機管理問題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和北京第一零一中學實力大比拼!用數據說話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簡稱「清華附中」,是海澱區示範性高中。清華附中是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培訓基地"。清華附中歷年高考成績2020年高考成績2020年,清華北大在清華附中共招生錄取111名考生(包含保送生、強基計劃和北醫清美),其中北京大學錄取26人,清華大學錄取85人。
  • 教育「輸血」涼山 北京一零一中學幫扶「地圖」再擴張
    「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用教育幫扶的方式,讓理想照進現實,從脫貧奔向小康」, 10月18日至20日,北京一零一中學教育集團與四川涼山州正式籤署的教育幫扶合作協議,與四川省昭覺中學、涼山州民族中學建立結對幫扶友好學校。隨著兩所中學加掛「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聯盟校校牌,一零一中學教育幫扶、助力涼山州教育事業發展開啟新篇章。
  • 北京一零一中學在河北張家口辦國際學校!明年開始招生
    ~  北京一零一中學要在河北的張家口辦國際學校啦!  今天(10月10日)上午,北京一零一中學與張家口市教育局等部門正式籤約,北京一零一中學(張家口)國際學校正式落戶張家口經開區。學校坐落於張家口經開區中糧大悅城祥雲國際教育小鎮。一期工程將於明年8月底交付使用,2021年秋季開始小學、初中和高中招生入學。
  • 法國著名鋼琴家在北京一零一中學進行藝術文化交流活動
    新華網北京10月20日電 日前,巴黎師範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法國視覺藝術及音樂藝術學會主席、著名鋼琴家馬克•昂德雷應北京一零一中學邀請參加該校開展的藝術文化交流活動。隨後,北京一零一中學金帆樂團鋼琴演奏員、初一學生先弱非則演奏了一首中國作品《春舞》。先弱非的彈奏得到了馬克•昂德雷的讚美並邀請她參加明年五月份在法國舉行的國際鋼琴比賽。  據了解,北京一零一中學圍繞「人文情懷」、「審美情趣」等學生核心素養,構建了有一零一特色的美育課程體系,開設了數十門美育相關課程,並通過藝術必修課、選修課、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來實施。
  • 一零一中學懷柔校區、首師大附屬紅螺寺中學初中招生計劃來啦!
    ,秉承北京一零一中教育理念,實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的管理體制,是「十三五」期間北京市重點建設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寄宿制中學,學校現有佔地面積65515平方米,擴展建設用地80000平方米。未來學校將發展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創新性中國基礎教育名校,為首都北京「四個中心」建設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務。二、招生計劃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懷柔分校為寄宿制學校,招收學生全部住宿,2020年計劃招收公辦寄宿生440名。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入學。
  • 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北京一零一中學或將落戶張家口
    說起北京一零一中學,在北京名氣是相當大的,是北京市的重點高中。但是說起這個學校的歷史,估計人們就不是和清楚了。其實北京一零一中學是誕生在張家口的一所學校,曾經叫張家口市立中學,後經過多次搬遷時候在北京成為了現在的一零一中學
  •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走進北京一零一中學,為同濟實驗班授牌!
    為深入探索和推進大學中學一體化育人工作,打造可示範、可推廣的大學教育與高中教育有機銜接的模式,8月31日,同濟大學校長陳杰一行前往北京,出席北京一零一中學開學典禮。陳杰在開學典禮上發表致辭,為同濟大學「苗圃計劃」項目實驗班授牌,並舉辦實驗班師生見面會。
  • 北京一零一中學與張家口共建國際學校
    原標題:北京一零一中學與張家口共建國際學校  北京一零一中學日前與張家口市教育局等部門正式籤約,北京一零一中學(張家口)國際學校落戶張家口經開區。該學校坐落於張家口經開區中糧大悅城祥雲國際教育小鎮,目前項目施工已全面鋪開,一期工程將於2021年8月底交付使用,2021年秋季實現小學、初中和高中招生入學。  張家口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春濱介紹,2020年以來,張家口市積極與北京一零一中學對接聯繫,推動兩方合作,更好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加快補齊張家口市教育發展短板。
  • 打造京西北知名學校 北京一零一中學國際學校落戶張家口
    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石家莊10月10日電 (袁志廣)為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化京津冀地區交流與合作,促進區域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10日,北京一零一中學與張家口市教育局等部門正式籤約,至此,北京一零一中學(張家口)國際學校正式落戶張家口。
  • 北京一零一中學(張家口)國際學校籤約落地祥雲國際小鎮,明年金秋...
    名校引航,學府底蘊  作為經開區首個百萬量級超級大盤,項目建成後,北京一零一中學將派出優秀管理團隊及優質師資力量,對學校進行全方位管理和教學運營,打造京西北知名國際學校。目前項目施工已全面鋪開,一期工程將於明年8月底交付使用,2021年秋季實現小學、初中和高中招生入學。二期工程將建設幼兒園及宿舍區。
  • 北京一零一中學丨一節智慧英語課背後的「大能量」
    2020年10月24日—25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和北京一零一中學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教育智庫年會在北京一零一中學順利舉辦。在下午的「新技術賦能教育的課堂教學實戰觀摩」主題會場上,一零一中學的王曌君茹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節別樣的英語觀摩課。
  • 探秘北京海澱11所優質公辦中學,領略不一樣的名校風採
    清華附中清華附中海澱傳統強校之一,成立於1915年,前身是「成志學校」;1952年,成志學校的中學部與燕京大學附屬學校中學部合併,更名為「清華大學附設中學」;1958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併入清華大學附設中學;1960年,清華大學附設中學擴建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一零一中學為一位校園工人頒獎
    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 10日下午,北京一零一中召開了特殊的教師節大會,學校對過去一年來各個方面表現出色的老師進行了表彰。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園裡工作的一位工人獲得了象徵學校最高榮譽的「感動人物獎」。教師節大會上,北京一零一中校長陸雲泉回顧了在疫情肆虐的日子裡全校教師員工的感人表現,他提到了後勤部門的嚴防死守、老師們線上線下授課的超常付出、初高三年級老師頂住壓力帶領學生走過中高考等等。據介紹,疫情期間,北京一零一中在穩定教育教學基本盤的同時,學校和老師們還做出了很多新探索,如OMO教學模式、線上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等。
  •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雲泉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嘉賓介紹陸雲泉校長原海澱區教育委員會主任,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現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管理學博士,國家督學北京市特級教師協會會長、國科大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教育部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專業委員會考試命題指導專委會
  • 巴黎鋼琴家馬克昂德雷參加一零一中學藝術文化交流
    10月17日,巴黎師範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法國視覺藝術及音樂藝術學會主席、著名鋼琴家馬克昂德雷應邀參加北京一零一中學藝術文化交流活動。此次活動由北京一零一中學主辦,法國視覺藝術及音樂藝術協會協辦。活動在鳳凰藝術知名主持人凌子對北京一零一中陸雲泉校長的專訪中拉開帷幕。他談到了對美麗校園和學校美育的認識,一零一中的美育發展歷史,為學生打造的美育課程、課外活動,金帆交響樂團等學生藝術社團,新年音樂會及藝術大師進校園等活動。他表示,此次活動意義重大,不僅促進了古典音樂的推廣,也深化了中法兩國深厚的友誼。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北京一零一中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北京一零一中學於1946年在張家口成立,是中國共產黨在老區創辦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近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北京一零一中學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這所經過多年風雨洗禮的中學用民族責任、教育智慧詮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成為海澱區作為教育強區的又一張「金名片」。北京一零一中學位於北京市海澱區頤和園路11號,緊鄰圓明園遺址公園。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在浙大招老師 錄用者會有北京戶口
    原標題: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在浙大招老師 錄用者會有北京戶口   10月22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在浙大招生。宣講會受到浙大學生青睞,小小教室坐滿了一百多人。清華附中要求應聘者是碩士或博士。現場聽宣講的以女生居多,很多是碩士學歷。  清華附中的老師說,這次清華附中在全國各地重點院校都有招聘宣講會,浙大是其中一站。
  • 2020北京中考一零一中學招生方式/錄取預測
    2020年一零一中學中考統一招生錄取排名的可能:實驗班排名可能在海澱區500名左右,普通班排名可能在海澱區1000名左右,也可能在1500名左右。1、一零一中學中考籤約招生:近兩年101中學籤約人數在80-90人,其中上地實驗籤約人數在30人左右。
  • 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烏卡時代來了,我們怎麼做教育?
    一起看看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怎麼說……今天給各位報告的題目是:強基計劃背景下中學創新人才的培養,我想理論方面是由專家去構建,從一線校長來說,我想更重要的是實踐和探索,當然在探索過程中不一定都是完美的。但是我想當下的社會,包括我們的教育不缺乏做論道的,缺乏的是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