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厚臉皮的人,活得更有面子?

2020-12-13 曲奇說心理

來源:十堰FM92.0主持人遠方 嘉賓 十堰柏和心理 曲鷂奇  

遠方:杜月笙曾說過:「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是體面,二是場面,三是情面。」說到底就是「面子」,中國人特別講究面子是真的,但面子真的那麼重要嗎?

前不久朋友因為工作長途飛行,上了飛機後卻悲慘地發現,因為是暑假,一整個機艙都是孩子,不,應該說都是熊孩子,以至於起飛後耳膜裡一直充斥著吵鬧聲。

很快孩子們又陸續開始學起了狗叫、貓叫、青蛙叫,朋友內心苦澀但仍壓抑著不悅,直到聽到了刺耳的嘶吼聲,而孩子的母親絲毫沒有要制止的意思,朋友終於被激怒了。

於是他對那位媽媽說:「請問您能不能好好教育一下您的孩子,讓他知道如何遵守公共禮儀?」

那位母親臉色瞬間變了:「跟一個孩子你犯什麼勁啊?」

朋友聽到這毫不留情地撕回去:「別為自己的教育無能辯解了,您的孩子都這麼大了,還這麼驕橫跋扈地在公共場合大聲尖叫,這是該有的家教嗎?」持續數分鐘的爭吵後,那位母親自覺理虧敗下陣來,世界回歸一片安靜。

曲鷂奇:今天我還看一篇文章,說如果能過做真實的自己,我就會感到內心裡沒那麼衝突了。在網上也流行一個反雞湯的段子,說自從我破罐子破摔之後,就活的輕鬆了很多。也就是說,我們經常為了讓自己活出在別人眼裡很好的狀態,就不是面對真實的自己。當然,在說這個理論的時候,我還是要加一句話:就是適度的活出自己。而不是極端的認為自己應該完全不顧及別人感受的或者。所以我們在做的是在「活出真實的自己」,還有「不去傷害別人」這兩個前提下找到平衡點。

以上的案例中說的:如果我們因為面子上掛不住,然後任憑別人無度的侵入到我們的心理邊界。如果一次兩次還好,如果是次數多了,或者侵入邊界的程度嚴重了,我們就有可能感到內心的衝突也在逐漸加重。那麼就會出現兩個結果,一個是內心的憤怒,轉向自己,另一個結果是內心的憤怒轉向外界。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攻擊性,這個話題其實我們在節目中談過很多次了,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把這個理論結合生活中的例子給聽眾們解讀一下。因為攻擊性太重要了,它代表的是人類最原始的生命力。

生活中,我們總會有幾個「老好人」一樣的朋友,他們很善良,很少跟人爭執,很少發生衝突。倒不是說這樣的人有很高的交際水平才會避免衝突,而是因為老好人遇到爭執時,總是默默隱忍下來,這樣就減少了爭執的發生。就像剛才你說的,面子很重要,為一點事情,跟別人撕破臉挺不值當的。但是看新聞上或者一些真實事件中,老好人一旦發起火來可能是災難性的。有的刑事案件中採訪犯罪嫌疑人的親人鄰居,都說嫌疑人是一個很老實很友好的人。這是因為老好人並不是不會生氣,他們只是把憤怒壓抑了,但內心的容量並不是無限,當憤怒的攻擊性壓抑到極限的時候,老好人可能做出很嚴重的事情來,這就是攻擊性轉向外。

但我們並不是說應該用暴力的方式表達攻擊性,如果這個老好人,在平時和別人侵入到他邊界的時候,他能據理力爭的堅持一下,或者表達出自己的不滿,這也是一種攻擊性的合理表達,這樣就不會引發後面出現極端暴力的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 攻擊性轉向內。一個人任憑別人侵入到自己的邊界,他很憤怒,但是又不能有效的表達攻擊性,那麼這個內心的憤怒的力量憋不住的時候就要尋找出口,於是攻擊自己也就成為了一種表達。比如長期心理上攻擊自己的人會總是出現身體亞健康、或者容易恐懼、焦慮、悲哀。嚴重的情況下就是導致結束自己的生命。

現在有些中學生流行一種自虐方式,就是用刀片劃自己的身體,但是又不割破血管,只是劃破表皮,等著皮膚癒合了,在繼續劃。這不是一種無病呻吟,是因為孩子內心裡有釋放不了的攻擊性。試想一下,家長和老師對孩子期待過高,理解又不夠,孩子能力有限,打不到那麼高的成績,孩子又覺得大人高期待是為了自己好,自己不能和大人發火。那麼滿心的憤怒出不去,就轉而攻擊自己,傷害自己。

遠方

生活中經常有人會因為太要臉而活得很累。認識一個男生,特愛面子,平時結交的都是些酒肉朋友,吹起牛來那叫一個天花亂墜。

某天有個酒肉朋友問他借2萬塊,他自己也沒多少存款,但想想「丟什麼,都不能丟了臉。」於是就把卡裡的錢都借出去了,結果兩年了都沒有要回來,也不好意思經常催,就這樣打了水漂。這不就是所謂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嗎?其實,愉快度過人生的秘訣之一就是:別太把自己那張薄薄的臉皮當回事。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上學遲到了、被父母罵了、老師點名回答問題答不出或當眾摔了一跤……就會瞬間臉紅;

長大之後遭領導當眾奚落、糗事被曝、競選失敗……也會覺得很丟臉,仿佛全世界的眼睛都在看著自己。

擔心別人的想法、怎麼討論自己,事情過去還是耿耿於懷,愛面子自尊心強臉皮又薄。

但就像倪匡說的:「絕大多數,自己認為沒有面子之極、不知如何下臺才好的事,在人家看來,根本不是什麼嚴重的事。」大家都很忙,沒時間把你放心裡。

曲鷂奇:這裡說的面子和前一個案例,是有區別的,前一個案例是因為不敢表達自己的不滿,現在說的案例是關於健康自戀的不足。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如何在內心裡是認可自己的,覺得自己還挺優秀的,那麼這個人就不會過度的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如果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認可不夠,他就會尋求在外界中得到認可。

我們平時說臉皮厚的人不在乎外界的看法,是因為這個人的防禦機制足夠堅固,而臉皮薄的人就是防禦機制過於單薄。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一定做過很囧的事,如果這些很囧的事情現在想起來就覺得已經沒什麼了,就說明我們的防禦機制在日益健全。

比如;有的學生很不好意思問老師問題,學生總覺得自己問這樣簡單的問題,老師會不會笑話自己。於是就裝作自己已經懂了。而有的學生不懂就問,他會覺得,你是老師,我是學生,我就是不懂才會請教您,我要是懂了,還問你幹嘛啊。你看,後一個學生的防禦機制就比較健全。他不會認為請教老師是沒面子的事情。

還有一個例子說,廣東那邊很多的有錢人穿著很隨意,夏天,經常拖鞋T恤就出門了。這也很好理解,因為他們已經不需要用衣著這個標準來證明自己有錢了,因為他內心裡知道自己本身就很富足。那麼相反的是,網上有些人炫富,很刻意的露出車、衣服、手錶的LOGO .如果這些外露的東西確實是屬於他的,那麼他還高調的顯露,就是因為他內心裡對自我的認可還是匱乏的,以至於他擁有了這些東西還不能算真的擁有,他還要讓別人知道他有,這才是真正的有。表面上是炫富,從心理層面上是他希望別人認可他的能力。因為他無法自己認可自己。

以上的分析只是探討個過度的愛面子是怎麼回事。適度的自尊感還是對人類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推動人們去公平合理的競爭、推動人們就不斷的提升自己。所以我一直都不認為嫉妒是一個貶義詞,如果你嫉妒別人,就想辦法讓自己趕超別人。這反而是一種發展動力。

遠方

只要學會不要臉,所有傷都是皮外傷

在工作中也一樣,太要臉會更容易受傷。

說得多好,把面子看得大過天的人,往往內心脆弱。

而真正的內心強大,是練就了一身不要臉的盔甲之後,便不再輕易被他人刺傷,從而更堅定自己的目標所在,活得自肆意而通透。

不要臉是一項習得性的技能,是可以通過長期刺激習得和鞏固的。一旦學會了不要臉,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更堅強,不容易被打倒。

曲鷂奇:臉皮變厚了,說的就是防禦機制變強了。防禦機制其中的一個機制叫隔離。有的銷售人員認為成交率是有比例的,比如說拜訪100個客戶,有80個會拒絕你,剩餘的20個會聽你說一說。其中10個有購買意向,但是要考慮考慮,最終只有5個成交。 那麼如果銷售員把拜訪客戶看成是一個數字。就會減輕被決絕的挫敗感。因為銷售員知道,被拒絕是常態。我的工作是為了100個人裡的5人服務的。等於銷售員把客戶當成了工作中的數字比例,這樣就隔離了被拒絕的挫敗感還有羞辱感。

以前看一部紀錄片,說是香港回歸前,中英雙方開展了幾十輪的談判,有一個英方代表總是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每次一提就會被中方否決掉。後來中方代表有點生氣,就問英方:為什麼你總是提一些我們不可能答應的要求的。那名英方代表說:談判就是什麼都可以談,我如果不提,就一點希望也沒有,我如果提了,萬一你們答應了呢?!咋一聽上去,就覺得這個英方代表有點厚顏無恥,但是仔細想想,細思極恐。 比如我提了100個不合理要求,對方可能一直拒絕,但是決絕多了,對方也會不好意思,或者是不耐煩,於是真有可能會答應1,2個要求。英方代表是用工作使命來隔離一直被拒絕的挫敗感。他可能覺得沒面子也是女王或者首相沒面子,我只用盡全力做我的工作就好。

遠方:大多數人踏入社會都是從底層開始的,註定會遭受不屑與看輕,但記住告訴自己,現在的低頭都是為了日後長久的抬頭。現在的不要臉,將來才能長臉。

李敖曾說過一句話我很喜歡:「在公交車上遇到漂亮的女孩,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去追,怕人家拒絕沒有面子,那就證明面子比這個女孩重要,那你就活該錯過。」

人生在世,無非是笑笑別人,然後再讓別人笑笑自己罷了。與其為了臉面什麼都忍,搞得自己肝氣鬱結,事後追悔,還不如遇到不舒服的請求就果斷拒絕,看不慣就開撕,勇敢問「很蠢」的問題,利用好身邊的資源,不盲目追求奢侈品……做真實的自己,別怕丟人。

最後你會發現,一旦鼓起勇氣不要臉,人生會別有洞天。

THE END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要臉的人,往往活得更有面子?
    」我們常常因為面子活在別人的眼光中,怕出錯,怕出醜,不懂得拒絕,企圖取悅所有人,結果最後卻往往事與願違。臉皮厚不是糟糕的事,人活著臉皮就是要厚一點,這也怕丟臉,那也怕丟臉,最後什麼都幹不成。「自從有了不要臉這件盔甲,所有傷都是皮外傷了。一開始也的確會在意其他同事的看法,但是次數多了慢慢地臉皮就厚了起來。對比起百無一用的面子,提防小人,爭取自己該有的權益才是要緊的事。」說得多好,把面子看得大過天的人,往往內心脆弱。
  • 為什麼越是不要臉的人,越活得更有面子?
    人活著就是不能太要臉,很多時候太要臉是行不通的。這裡的「不要臉」,不是要你背棄道德,而是該不要臉的時候,拋開那些所謂的面子,厚起臉皮來爭取想要的東西。做人,「不要臉」真的很重要。真正厚臉皮的人,他走到哪裡都能發光。因為不要臉的人不僅個人能力突出,通常情況下心理也相對更健康。
  • 為什麼越是「不要臉」的人,活得越有面子?
    我不禁拍手稱讚:「你這可以啊,臉皮沒有以前那麼薄了,會回撕了。」「人生已經如此艱難了,不想忍的事就不必再忍了。你還別說,自從學會了不要臉之後,人生真是容易多了。」照我看來,人活著就是不能太要臉,太要臉是辦不成事的。這裡的「不要臉」,不是要你背棄道德,而是該不要臉的時候,就厚起臉皮來爭取想要的東西。活得越久你越會發現:一旦鼓起勇氣不要臉了,人生將會別有洞天。
  • 為什麼「厚臉皮」的人更容易成功?
    他的相貌普通但有喜感,願意在各個節目裡扮醜、逗趣,揭自己的短,毫無偶像包袱。回到職場上,我們不難發現,「厚臉皮」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厚臉皮不是「不要臉」,而是「厚心房」很多人對厚臉皮有著很大的偏見,認為厚臉皮就是貪圖利益、阿諛奉承、巴結上司。
  • 心理學:厚臉皮的人和薄臉皮的人,後者活得更好
    都說皮臉厚,吃的胖。尤其是在現今這個社會中,越來越需要的是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厚臉皮。以前厚臉皮給人感覺是在貶損一個人,現在對於厚臉皮的定義變成了對一個人的變相讚美。很多高薪的職業和職位無不需要厚臉皮才能完成,厚臉皮也意味著厚心臟,有著厚厚的心理防線,有著嫻熟的處事手段,曾幾何時厚臉皮成了社會的生存法則。
  • 兩性關係中,往往臉皮「厚一點」的女人,活得更有幸福感
    記得大學宿舍的配置基本上都是六人寢或者是八人寢,大學不像高中,幾乎都是一個地方的人,大學集結了五湖四海的人,風俗不同,愛好不同,就連生活習慣都會千差萬別。那會宿舍有一個姑娘睡覺比較輕,但是她又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所以每次入睡的時候都會往自己的耳朵裡塞兩個棉花球。
  • 厚臉皮,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在同學的擊掌鼓勵,以及周圍一波蓋過一波的「加油」聲中,他在舞臺中央一口氣喝下了5杯酒。隨後,他走下臺階,乾嘔了幾聲,並擺了擺手,以示「到此為止」。但周圍的叫好聲更大了,還有不少人打開手機,準備拍攝這見證奇蹟的「輝煌一刻」。隨後,他喝下了第6杯。
  • 厚臉皮,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深度)
    所以,千萬不要看不起一個「厚臉皮」的人,臉皮夠厚,路才會越走越寬。01死要面子,活受罪在幸福的面前,面子一文不值。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些人覺得,有了面子就有了一切,有了面子,才有了昂首挺胸的自信。但俗話說得好:「死要面子活受罪!」一個太在乎面子人,往往會因為「面子」錯過人生的很多風景,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
  • 厚臉皮的人更容易成功,如何練就厚臉皮,請按照這四個步驟
    厚臉皮的人往往內心很強大,足夠堅韌,才會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如何練就自己的厚臉皮,我們需要這樣做:1、擴大格局:找到內在成長的目標與動力一個人的厚臉皮與我們的格局以及自我成長的目標是息息相關的。眾所周知,劉邦與項羽相比,劉邦的臉皮比項羽的臉皮厚了許多,劉邦的厚臉皮體現在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 學會做一個「厚臉皮」的人
    明明愛一個人,怕被拒絕,卻不敢是去追,終究會錯過一段緣分,真愛一個人,就要放得下面子。一個人若是太在乎面子,越是容易丟了面子;一個人的成熟,從來都是從丟了面子開始的;人生最不值錢的,就是所謂沒必要的面子。其實,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在乎面子;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放得下面子。
  •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厚臉皮」
    「厚臉皮」,常用來指不知羞恥的人,也用來諷刺他們言語行動中帶著不知羞恥或不自量力的傲然自信。可我們會發現,生活中,那些「厚臉皮」的人,哪怕在夾縫中求生,也往往不達目的不罷休,最終得償所願。由此看來,「厚臉皮」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誠如李嘉誠說:「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真正厲害的人,在一些緊要關頭,也會變成「厚臉皮」。
  • 臉皮「不厚」,怎麼能「成事」?
    這是一個貶義詞,一般被人說是厚顏無恥的人,往往都是被人唾棄的人。然而臉皮厚,並不一定是壞事,特別是在做事的時候,臉皮不厚,往往成不了事。做任何事都不是輕易能成功的,可能會需要求助別人,然而,求人總是需要放下身段和面子,如果顧及面子,臉皮不夠厚,很可能讓事情最終功敗垂成。畢竟,別人不欠你的,憑什麼要幫你。
  • 心理學家解析:為什麼臉皮越厚的人,越容易取得成功,原因在這裡
    心理學家解析:為什麼臉皮越厚的人,越容易取得成功,原因在這裡日常生活中,不管在班裡還是在辦公室裡,我們會發現有一種人他們臉皮真的超厚,即使你怎麼說他,他都不會生氣而且還笑呵呵的,並且特別喜歡拍領導與老師的馬屁。
  • 真正聰明的人,在這幾個時候會變得「厚臉皮」
    其實,「厚臉皮」也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做人,總要放下臉面,努力賺錢,想方設法發展自己的事業;別為了面子,總是委屈了自己,對別人太好,太在乎別人的感受。真正聰明的人,在以下這幾個時候會變得「厚臉皮」。1、在想要狠狠賺錢的時候,變得「厚臉皮」。現在賺錢的機會很多,但競爭壓力也很大。
  • 為什麼問老師問題要有「厚臉皮」精神?
    為什麼問老師問題要有「厚臉皮」精神?小強同學,數學課代表,有一陣由於痴迷遊戲,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後不好好寫作業,導致各課成績直線下降。一天,小強捧著數學作業本,猶猶豫豫走到王老師面前。問老師問題需要「厚臉皮」精神?
  • 職場中臉皮越厚的人,混得越開,越能獲得成功
    每個人都想在職場中混出自己期望的成績,但是這個過程是很不容易的,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是不為人知的付出。沒有人會隨隨便便的成功,現在看那些成功人士都很有面子,但其實他們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是厚臉皮的人,都懂得放下面子去為人處事。
  • 學會做一個放下「面子」的人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為了所謂的面子,所謂的尊嚴,不顧一切都要留住自己的面子,到最後卻落得一敗塗地。一個人太在乎面子的話,那麼你的利益就會被別人奪走,而且你的好運也會越來越少。因此,做人要懂得放下面子,放下尊嚴,做一個厚臉皮的人。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問題,丟失自己的本質。
  • 臉皮薄已成缺陷:「厚臉皮」的人做到3點,不被嫌棄還能得實惠
    「臉皮子賊厚」這種話不論是放在哪個地方似乎都是一句含有貶低意義的話吧?很多人都把臉皮厚當作一個非常羞恥的事情,總覺得臉皮厚的人更容易被人所排斥,因為他們似乎總能不要自己的面子就為了達到某個目的。可我們是否想過,所謂的面子在工作和薪酬面前,算得了什麼呢?
  • 成功之前,丟掉玻璃心,修煉厚臉皮
    >在職場上,作為領導來說,更喜歡厚臉皮的員工。但是相反,厚臉皮的員工,敢說敢做,不在乎面子,領導從來都是直言不諱的,願意去批評去指點,知道對方不會記仇。所以在職場上,面對領導批評的時候厚臉皮一些,不要覺得領導批評你了,你就在公司丟人了,覺得領導針對自己。想通一點,領導批評是職場上常有的事,批評說明自己做錯事了,改正就好了。心態端正,能知道改正錯誤比顧面子更重要,領導自然也願意去幫助你成長。
  • 【健怪不怪】人的臉皮到底有多厚?
    人們通常用「臉皮比牆還厚」來形容厚顏無恥、死皮賴臉之人,雖然這是誇張的說法,但你有想過自己的臉皮到底有多厚嗎? ▽▽▽ 人的臉皮與身體其它部位皮膚差不多,也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組成。一般來說,表皮厚度平均在0.1~0.3毫米之間,真皮厚度大約在0.3~2毫米。因為皮下組織裡面有脂肪堆積,所以每個人之間會有些差別。但即使把皮下脂肪算進去,人臉皮膚的厚度也只在1~4毫米之間,相當於3張A4紙的厚度而已,由此可知,人的臉皮並不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