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冬天說來就來,天氣突然的寒冷讓一切都蕭條起來,還記得小時候,大概也是這個時間,類似的天氣,從早到晚都陰沉沉。
那時候的農村可不像現在,到了冬天什麼菜都沒有,能吃的唯有辣蘿蔔和大白菜,偶爾也會有那麼一兩個賣菜的在架子車的最前端放上一捆蔥。
小時候,村裡有個嬸子出了名的愛佔便宜,就連誰家的花生種子在外面曬一曬,只要她看見都要上前抓上一把,邊嗑邊閒聊。
每次賣菜的來了,都會將車子停在村西頭最繁華的路口,然後對著四面八方吆喝上幾聲,不一會兒就會有不少熟悉的鄰裡們出來看菜。
我之所以說村西頭的路口最繁華,是因為它是個「十」字路口,村子本來就不大,這個十字路口不僅貫穿了整個村落,還連接著另外兩個相鄰的村落,冬天路不好走,賣菜的只走大路。
這一吆喝,最先出來多半是那個愛佔便宜的嬸子,她總是湊在車子的最前面跟賣菜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地進行議價,從開始到最後卻一根蔥都不買。
等買菜的人散去後便小聲跟賣菜地說著什麼,最後總能看到對方難為情的樣子,她順手拿一個蘿蔔或幾根蔥喜氣洋洋地回家。殊不知,這種行為早就讓鄰裡們都防著她了。
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會過日子,也有人會說那是受大環境影響,人太窮時只能這樣。其實,一個人貪便宜並不受大環境的影響,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認知。
如今,我們也常常能看到超市門口一大早排隊領雞蛋的人們,從他們的衣著上就能看得出,一點都不窮,但為什麼還會去「捧場」領雞蛋呢,原因顯而易見,貪小便宜。
事實上,貪小便宜的人最終總會吃大虧,比如一些民間的高回報投資,最後往往是高回報沒撈著,連本錢都搭了進去,還有一些打折促銷的保健品,商家將其功能吹得天花亂墜,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收智商稅。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這話擱在任何時候都適用,不要以為自己很精明佔上了便宜,很多時候那只是套路的一種。
今年的十一月很多人似乎都看清了套路,不少人發現自己中意的寶貝被抬價後選擇了按兵不動,讓自己不吃虧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貪便宜。
《菜根譚》有云:「不求非分之福,不貪無故之獲。」說白了就是無功不受祿,古往今來從沒有出現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那些所謂的幸運要麼是實至名歸,要麼根本就是一個大陷阱。
沒有人能靠佔便宜發家致富,貪小便宜的人自以為很精明,其實做的卻是最愚蠢的事情,畢竟誰都不傻,一個人可不可靠坦不坦誠只需要相處很短的時間就心知肚明,貪小便宜只會導致旁人對自己設防,這一道道防線所阻斷的是前程。
我有一個朋友在結婚後氣急敗壞地跟我說,他曾經的舍友在結婚的時候打了五六個電話催他出份子錢,等他結婚時在通知了對方之後,就被無情拉黑,別說隨禮,連一句祝福都沒得到。
不得不說這種佔了便宜就急切擺脫關係的人實在可氣,想必在對方心裡自己這輩子都用不著這個舍友了吧,但他卻沒想過為了幾百塊錢放下一段關係到底值不值。
《禮記》有云:「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不佔便宜是一個人的教養,禮尚往來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修養,有時候看似佔了便宜,事實上卻丟了人品,不值。
曾國藩在其家書中特別強調,不交好佔便宜者。
在他看來,愛佔便宜之人的身上有兩個最大的缺點,一是貪婪,另一是目光短淺。與這種人為伍難免會給自己帶來損失,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長期和貪婪短視之人混在一起,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自己也變成類似的人。
在人際交往中佔便宜是最愚蠢的行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靠情感,更多的是靠利益,懂得讓利的人才能籠絡人心,若總是佔便宜,即便最終沒佔到,也會給對方造成不滿的心理。
網上有句話說得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只是用怎樣的方式還,還多少就由不得自己了,貪小便宜除了容易導致自己上當受騙,還會消耗人際關係的情感。
一個人想要成功,就要有「舍」的大智慧,蠅頭小利當時雖甜,終究無法長久,貪小便宜的人,最終往往會吃大虧,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愛佔便宜的人?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