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在防汛工作中特別強調,「各有關地區都要做好預案準備、隊伍準備、物資準備、蓄滯洪區運用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這充分說明了未雨綢繆的重要性。
中國有句古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講的就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這句話對於防汛工作至關重要。「後山剛剛發生泥石流,10間居民房屋受損,25位村民已經提前轉移,目前沒有人員傷亡。請立刻通知應急調查隊趕往現場開展應急調查……」這是正在應急演練的現場,調查隊員迅速集結,到達出事地點,開展應急調查,第一時間出具調查報告,為當地政府下一步工作安排提供技術支撐。像這樣的演練,每年汛前都會舉行。情景逼真、貼近實戰,充分體現了以演促訓、為戰而練,有效地檢驗了防汛應急預案實戰水平,全面提高了突發事件響應處置能力。
每年很多地方都會利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進行廣泛宣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這一理念貫穿於防汛工作的始終,首先就要早部署、早落實,讓各級防汛部門和廣大幹部群眾樹立防災、減災、避災的意識,學會防汛抗洪搶險救援的知識和本領、樹立打贏防汛抗洪保衛戰的信心和決心。汛期,很多地方也會製作宣傳片、防災知識小視頻等,利用各種媒介廣泛宣傳。很多時候,災難來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災難來了不知道如何避難,最後引發了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進入汛期,很多地方都在堅持每日巡查,每日零報告制度。不是下雨才有危險,有時候雨後更容易出現危險。例如,隨著降雨量的增加,巖石土壤含水飽和度增加,山體很容易發生崩塌。所以,加強巡查真的很關鍵。從新聞報導中,我們得知,很多危險,正是因為群測群防員在巡查中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而避免了更多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未雨綢繆,無形之中會增加很多工作量。但正是因為大家的辛勤付出,才能防範於未然,保證了更多人的幸福與安全。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防汛工作,責任重於泰山。要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更要超前謀劃,做到防微杜漸,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