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報導,15歲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女學生陳彥霖,去年9月19日離開學校後被發現浮屍海面,死因裁判法庭昨日(24日)進行首日死因研訊,陳彥霖家屬離開法庭時受到滋擾,警方今日(25日)以涉嫌擾亂公眾秩序罪名,拘捕1男1女,其中包括「反修例」示威的活躍參與者。
圖源:港媒
據悉,警方下午約2時許在西九龍裁判法院附近拘捕一名17歲李姓男學生,以及另一名65歲賴姓女子,兩人現時被扣押在長沙灣警署。消息稱,被捕男生於過去一年活躍參與多場「反修例」活動。
陳彥霖的家屬,包括陳的母親及外公,昨日(24日)到西九龍裁判法院出席關於陳的死因研訊,他們離開法庭時被人滋擾,其中有人向他們舉中指。
圖源:香港「東網」
據港臺媒體此前報導,去年9月22日有釣客在海邊發現一具全裸女性浮屍,一些證據指向死者極有可能為9月19日失蹤的一位名叫陳彥霖的15歲少女。《蘋果日報》、臺灣《自由時報》等媒體由此展開「想像」,暗示陳彥霖曾多次參加反政府遊行,所以有「警察打死人」「警察逼迫人自殺」等可能性,意欲用此事「碰瓷」香港警方。
對此,香港警方去年10月11日回應稱,警方非常確定這名少女沒有因參與「反修例」活動被捕,其死亡也沒有發現任何可疑情況。另據法醫初步調查顯示,死亡少女的身上沒有可疑傷痕和性侵犯痕跡,但死因尚需更多時間確定。警方已和其家人聯絡,許多資料為保事主隱私無法透露,但死者背景並無可疑之處,死亡現場也未發現任何可疑情況。
陳彥霖母親何姵誼昨日(24日)首先出庭作供,她表示雖不是與女兒同住,但彼此關係良好儼如姐妹。女兒失蹤時她身在韓國,接到女兒朋友的電話指當日她表現失常。
圖源:港媒
何姵誼供稱,自己於04年7月16日未婚誕下陳,直至陳年約3歲為止,他們一家三口寄居於表姐寓所,但陳生父因吸毒、經常毒打何,於是她決心送陳搬至外公家居住,而自己則搬到外面居住。兩人每周均會見面一次,其餘時間則透過Whatsapp聯絡。在別人眼中,何與陳的關係似兩姐妹,陳感情事會與其分享,雖兩人不時會因陳不想上學而吵架,但陳隔天便會主動哄回何。
何姵誼憶述去年9月19日與陳失聯,同日何接到港鐵職員致電指,找到屬於陳的電話、畫筆及畫簿等物品。翌日,陳亦未有如常上學及上法庭,其同學於是透過電話與何聯絡。及至21日,何前往港鐵站取回屬於陳的私人物品後,隨即親身前往警案報案,並填寫了「失蹤人口案件專用報告」,提到陳最後一次露面在同月19日,陳的同學與陳一同乘港鐵放學時,陳本來應在美孚站下車,但她沒有這樣做,最終陳的同學先行下車。
圖源:香港「東網」
何姵誼形容彥霖性格開朗,但自2015年升中後因不適應學校生活,有5次離家出走紀錄,每次均有報警,何表示不知道今次彥霖失蹤原因,強調彥霖並無精神問題。何在9月26日收到警方通知,說在海面找到彥霖的遺體,她在30日前往認屍,遺體在解剖檢驗之後,於10月10日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