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審(答辯)會考你哪些題目?
高級社會工作師的《成績合格證明》應該都已飛到考生手裡了,看著「金光燦燦」的證書,作為即將真正取得全國第一批高級社會工作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考生來說,其內心的喜悅和「該有」的「自戀」此刻應該還在心頭反覆盤桓著吧?!
低眉一想,現在離真正的名副其實的高級社會工作師(至少相當於副教授、副主任醫師這些令人無限仰慕、叫人肅然起敬的「專家」),只有一步之遙了!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評審(答辯)何時開始?!答辯會考什麼題目?
2020年度上海社會科學研究系列高級職稱評審通知
一、關於評審時間的猜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許多考試都採取了先通知延遲、再確定時間的策略。5月20日本人在為靜安社工協會微信公眾號撰寫的文章裡曾經推測今年初、中、高三個級別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考試的時間最大可能應該是在「秋高氣爽」時節恢復舉行,6月7日中國人事考試中心發布通知,2020年度三個級別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考試的時間最終確定在10月31日、11月1日。
以此推測,無論是從年度工作計劃的「完美性」,還是從「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工作理念的「人性化」角度,或者是從國內新冠疫情可能得到的「徹底」控制這幾個方面來綜合考量,高級社會工作師的評審(答辯)最有可能的日期,應該也是在「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這個金燦燦的「收穫」季節。
具體來說,高級社會工作師的評審工作,應該會在三個級別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考試日期「差不多」的時間段舉行。
因為,從現在到10月底11月初(或者中旬)的三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裡,大家還都需要做一些「耗時費神」的準備工作,細細算來,這點兒時間也許還真的是很些匆促感的!
第一,作為政府職能部門,這三個多月的時間裡至少還應該完成兩件大事兒:一是完成組建高級社會工作師的評審委員會工作;二是細化高級社會工作師的評審流程(實施辦法)。
第二,作為接受檢閱的考生,也應該需要認真完成至少兩項工作:一是要慢慢整理自己近五年來專業工作業績和貢獻的「完整記錄」;二是要細細梳理自己的從業心得和專業收穫,還要準備一下可能會「當場」考你的專業題目。
2020年度上海社會科學研究系列高級職稱評審程序
二、關於考試題目的猜想
現在,拿到筆試成績合格證明的高級考生,思慮最多、壓力最大的問題,都是圍繞評審(答辯)而來的。恐怕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會用什麼樣的形式來進行評審?
二是會拿什麼樣的試題來當面考你?
可以說,能夠從中級(有些考生可能會起步於初級)一步步走到高級考試「門前」並且「意外」取得了筆試成績的「勝利」,那是經歷了多少人生的驚豔體驗和考試的「驚濤駭浪」!眼看再跨一步便能登上社會工作專業實踐領域的「制高點」了,這個當口最怕的事兒,就是評審(答辯)時因為「所遇非人」而功虧一簣:答辯時哪怕只是一句話、一個字稍微露出自己「不夠顯信心」「不夠更專業」「不夠有高度」的「馬腳」而極有可能「惹惱」某些評委,最終被打上「差評」,被一腳踢門外!
但是,無論是從「道理」上講,還是從「情理」上說,在評審(答辯)環節「關掉」某一個考生,這樣的可能性應該還是不會很大的——除非你的「業績」過於「邪乎」,或者評審(答辯)時確實意外出現了各種低級錯誤、超級「洋相」。因為,無論是從其他專業高級職稱評審的「歷史」來看,還是從第一批通過筆試的高級社會工作師考生的「珍稀」程度來看,各位都是國內第一批筆試成績合格的高級考生,都是大熊貓一樣「國寶級」的人物,寵你哄你疼你都來不及,哪裡還有「關」你的道理!
《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價辦法》(以下簡稱《評價辦法》)想來各位都已經研究得再透徹不過了,而具體的評審細則(評審辦法、實施細則)雖然尚未公布,但是按照高級職稱的評審慣例,如何開展評審(答辯)工作,其實還是有跡可循的。
我們不妨把跟與社會工作專業「血緣」最近的社會科學類高級職稱的評審辦法拿來參考一下,看看它的評審流程是如何的,看看是否真的還會當場用什麼題目來考你,看看除了要整理《評價辦法》規定的自己的「工作業績和貢獻」的「完整記錄」之外,我們還應該準備些什麼?
2020年度上海社會科學研究系列高級職稱評審申報材料目錄
從上述社會科學類高級職稱評審《通知》的內容來看,其評審的程序與《評價辦法》的內容基本一致,無非就是:
向單位申請→單位公示→評審資格審查→工作業績與貢獻鑑定→高評委評審→公示及發證。
從目前關於職稱考試(評價)實行「告知承諾」制之後,評審材料的真實與否的「徵信」關鍵「只在」你自己,而且必須要「願意承擔不實承諾的責任」的規定來看,估計真正願意「費心」審核你材料的,也許只有你所在的工作單位了。因為除了工作單位之外,沒有比它更知道你「底細」的單位或者人了!所以整個評審程序中,考生除了材料準備會覺得稍有壓力之外,其他事項應該不會再有什麼其他的壓力了——只要你的材料都是真實「可靠」的。而交完材料後最「喜氣」的結果,可能就是:在家慢慢等通知吧——因為高級社會工作師的評審也有可能採取書面「鑑定」的方式,無需你親自到場!
2020年度上海社會科學研究系列高級職稱《評審申報表》
社會科學類高級職稱評審的報送材料至少有11種,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審上次的材料似乎還更多了一些。那些「格式化」的材料和證書,準備起來就相對比較輕鬆了,不需要大家花多少時間和精力。
需要大家花點兒大力氣、費些小腦筋的,主要可能是以下兩件事兒:
第一,專業工作業績和貢獻的「完整記錄」
這件事兒,我在上次的文章裡已經說得相當清楚了,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一些經常跟我私下互動的考生「知道」某些「信息」之後就開始擔心:「那……看來要不要也得去準備一篇論文呢?」我表示,《評價辦法》裡沒有規定需要提交論文的要求,所以我們也不用去準備什麼論文(何況一篇論文應該明顯不夠,這會兒再「啟動」論文寫作也早已不是「時候」了)。一是因為社會工作師「可能」更多地「被」強調為是一種偏重於「應用性」(實踐性)的職業;二是因為「專業工作業績和貢獻」中有多項資質規定其實已經「替代」了對論文的要求,或者說一個具有創新意識的專業服務模式、一項具有重大貢獻的理論研究課題、一份被吸納為具體的社會政策的建議,遠比一篇可能只是「閉門造車」的論文更能代表作為一個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實踐智慧和社會貢獻(新冠疫情中的論文「事件」也加速了我國職稱評審工作不再以論文、外語、計算機水平等為限制條件的改革進程)。
2020年度上海社會科學研究系列高級職稱評審
《申報表》之《主要工作業績》
不管是需要你「親自」參加並需要作出某些答辯的現場評審,還是參照其他高級職稱只需要你提供相應材料而無需你親臨現場的書面評審,《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定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中的「主要工作」業績,是接下來「絕對」需要我們付出些許心力的重要「作業」。一是《申報表》作為高級職稱評審最重要的形式要件,不可或缺;二是《申報表》作為歸入個人檔案的重要材料,意義重大;三是《申報表》作為彰顯專業人員「英雄本色」的出彩華章,作用巨大。所以,不管是作為評審流程的記錄,或者是個人檔案的材料,還是自我提升的臺階,我們正好借著這個大好機會,將自己之前的人生體驗、專業經驗、苦讀神驗做個階段性的總結,從「專家」(過了此關之後你也是個名副其實響亮高昂的真正專家了)角度看,就算是一回「顯擺」吧;而從前輩角度看,也應該可以算是對後來者的一種啟迪吧!因此,積澱了專業服務的資歷、通過了書面檢驗的筆試之後,我們就該以「未雨綢繆」的姿態,重點攻堅《申報表》中的「主要工作」業績一欄的任務了。如果這份東西(文章、材料)寫得「歪歪扭扭」沒有章法、鮮少思想、缺乏高度,與「高級」二字名實不副、相距甚遠,恐怕在「鑑定」這一環節中就有被直接「槍斃」的可能了。很多考生都是寫慣了平時的月度、季度或者年度工作小結的,如果這份材料的結構布局、謀篇行文也採用那種自己無比「熟稔」的「套路」,那麼被評委們「齒冷嘲諷」「橫眉冷對」的風險無形中就會被放大了很多倍!那麼,這樣一份關係「生死」的材料該如何「敷演」呢?其實主管部門已經給出了答案!《評價辦法》早就給我們搭建了簡潔實用的框架,只是我們自己沒有去用心「發現」而已!只要按照《評價辦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三)、(四)兩項的要求,將這些內容按照屬性略加歸併、列出提綱,再一一填充就行了。無非在前面先套上一段自己的「專業工作經歷」,後面再加上個人的「專業服務反思」就行了。而……這最後一部分是最能「檢驗」你作為一個高級職稱申請者是否「貨真價實」的試金石!無論是將來作為可能只是書面鑑定的專家過眼的依據,還是作為當場「陳述」的自己提振信心的「憑證」,其重要意義應該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們哪怕使出渾身解數、耗盡吃奶力氣,不吃不睡熬上三天三夜也必須把它搞定、使它完美:注意一定要把握好高度、深度和厚度——切忌平鋪直敘,要用最「鮮亮」的文字在「頃刻間」展示出你的重要發現、專業感悟和意見建議等「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超絕智慧!
關於社工考試告知承諾的有關規定
總而言之,無論是評審的哪一方,在真正開始評審前還是要忙上一大陣子的,忙完之後應該可以稍作休整,喘上幾口大氣了。
然而……後面還會有登記註冊、繼續教育和取得證書之後專業貢獻的年度規定等活兒跟上門來,並且一輩子「纏著」你——除非你不想「永葆」這證書的「英雄本色」了!
人生,其實就是如此這樣的一個怪圈:沒有到手的東西,思念不已、追逐無休!到手之後才會「驀然」發現:原來無限煩惱、不堪忍受和怨恨不止……遠比所謂的「幸福」「光鮮」來得更直接、更真切、更恆久——在真正「徹底休息」之前,你是一個被說不清、道不明的無邊痛苦永遠糾纏不清的「苦惱」人!
以上只是按照已有的高級職稱評審的一般「做法」而對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審工作可能的情形所作的個人「猜想」,敬請各位千萬不必當真!在我算是姑妄言之,在你就算是姑妄聽之吧!
也許……相信……社會工作者作為一個以應用性、實踐性為主要特點的新職業,它的評審或者一定也會有新的設想,走新的路徑!
本微信公眾號選用的部分圖片、視頻、字體、文字等圖文信息源自於網絡,均為示意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敬請留言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法律允許範圍內最終解釋權歸本單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