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銀河號」飛船
抵達的第 143 顆星球
作者:Jeff戴建峰
-銀河旅遊局-
每年春季的夜晚,在沒有光汙染的地方,你將看到一條由無數繁星、星雲和塵埃組成的銀河從東方緩緩升起,並形成一條拱橋般的模樣。這被星空攝影愛好者稱為「銀河拱橋」。它覆蓋從天蠍座到牛郎織女星,再到仙后座的天區,極為壯觀。
最近,筆者有幸使用到最新款的華為P40手機嘗試銀河拱橋的拍攝。其拍攝效果十分驚豔! 為此Jeff在這裡分享這張照片的拍攝方法,希望你以後也能拿起手機,捕捉這壯麗的銀河拱橋。
【前期準備】
要拍攝銀河拱橋,首先得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才行。這包括,確定拍攝時間、地點和天氣。
1. 銀河拱橋拍攝時間
拍攝前,我們得知道銀河拱橋什麼時候出現,當天月相又是怎樣的?
其實我拍攝這張照片是3月27日,銀河拱橋出現的時間是凌晨3點到凌晨5點。但隨著鬥轉星移的變化,一個月後,銀河拱橋出現的時間就會提前2小時。二個月後,就會提前4小時。同時我們還必須考慮月相的因素,大家知道月明星稀的道理。在銀河出現時,一定不能受到月光的影響。否則月光會將銀河的星光遮蔽,拍攝效果大打折扣。
4月18日到5月4日的凌晨2點到4點;
5月18日到5月28日的0點到2點;
6月16日到6月24日的22點到0點;
大家在這個時間段的東方天空中,就可以看到銀河拱橋出現啦。對於初學者來說,使用軟體StarWalk、 Stellarium和Planit也將有助於你找到銀河,並認識星座。
2. 拍攝地點選擇
拍攝銀河拱橋,一定得避開光汙染才行。因為燈光和星光兩者相互對立,在我們城市裡是基本沒法拍到銀河的。那具體到哪裡去看星星呢?
通常我們在城市遠郊,或者海拔高一點的山上就可以看到美麗的星空。而確切的拍攝位置,則要考慮當地的直射燈光狀況是否嚴重,視線是否開闊,景色是否漂亮?
(四川、重慶地區的燈光分布)
這裡我推薦大家使用網站 https://www.lightpollutionmap.info/
網站地圖中顏色越紅的區域,代表光汙染越嚴重。而顏色越淺,甚至到了黑色的區域則代表光汙染越少。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個網站,了解到自己所在城市周邊光汙染的狀況,進而找到合適的觀星地。
以北京為例,西邊門頭溝區的山上和北邊的喇叭溝門與密雲地區等地是不錯的拍攝地。長三角地區的朋友,建議前往浙江西部的山區,江蘇鹽城的海邊。而珠三角地區的朋友,粵北的丘陵地區也有很多不錯的觀星地。而重慶和成都的朋友,則可以考慮金佛山、川西高原等拍攝地。筆者這次拍攝的地方就位於川西高原的黑石城,海拔達到4300米,周邊幾乎沒有光汙染的影響。
3. 查詢天氣
要想看到星星,一定得天公作美,天氣晴朗少雲才行。那麼要預報好目的地的天氣狀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這裡,我們不能只是籠統的查詢某某地區的天氣狀況,而應該具體地點具體分析。
我推薦使用Meteoblue.com和windy.com這兩個網站。在Meteoblue上,你可以查詢具體地點的的天氣預報。點擊【Meteograms】還可以細緻的了解當地的雲層狀況,由此分析什麼時候多雲,什麼時候天氣會轉晴。
而Windy則是很好的雲圖預報軟體,可以預判雲的雲層移動的走勢,從而知道目的地什麼時候天氣會轉晴。這兩個軟體大家可以綜合使用,以提高準確度。
【拍攝器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用手機拍攝銀河拱橋,還有一些器材需要提前準備。
1. 手機
要想用手機拍攝星空,那麼一定需要手機可以使用手動/專業模式才行。在這個模式下,你可以自己調整曝光時間,ISO,對焦等參數,這些參數對於星空攝影來說是及其重要的。
現在能拍攝星空的都是安卓手機。當然不同安卓手機的拍照功能也有差別,對於星空攝影來說,我們需要考慮:
相機傳感器COMS的大小;相機暗光拍攝能力的表現;專業模式的調整參數是否豐富;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新款手機有許多拍攝鏡頭。超廣角、標準和長焦鏡頭用於不同的拍攝題材。對於星空攝影來說,CMOS的大小是最大的影響因素。那麼使用標準鏡頭是最好的選擇。而超廣角鏡頭或長焦鏡頭會發現明顯的曝光不足。
我這次使用的華為P40,其5000萬像素的超感主攝就配備2020年最大的1/1.28英寸傳感器,並沿用RYYB濾色陣列,保證進光量提升40%。最高可實現ISO 409600照片感光度。這對星空攝影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 三腳架
拍攝銀河,我們需要使用長曝光。那麼拍攝時不能手持拍攝,一定需要固定拍攝才行。所以我們要用到專業的三腳架與手機夾。如果考慮拼接方便,有全景雲臺是更好的選擇。
【拍攝方法】
假設我們現在到了星空下,銀河就在你眼前。那麼該怎麼設置參數呢?怎麼進行操作呢?
1. 調整拍攝參數
拍攝星空,需要使用到手機的專業拍攝功能。以華為P40為例,我們要使用相機裡的【專業】功能。然後你會看到有各種參數可以調整。這裡我們需要調整【感光度ISO】、【曝光時間S】、【對焦MF】和【高像素】等參數。
推薦參數為:感光度ISO:3200-6400;
快門時間S:30秒;
對焦:MF,然後最右端的無窮遠(山的符號);
高像素:50MP;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參數僅作參考,在不同環境下由於光線不同,會有所區別。如果周邊有光汙染影響,數值就需要調低。
另外,為了避免觸控螢幕幕造成的抖動。我還會開啟聲控拍照功能。這樣只要大聲說「拍照」、「茄子」,手機就可以自動拍照了。手機的水平儀功能也同樣重要,這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構圖是否準確。
2. 拍攝單張銀河
要拍攝銀河其實並不難,到了正確的時間與地點,按照上文給出的拍攝參數,對著銀河拍攝就可以了。一張30秒的曝光,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照片。
(拍攝參數為:ISO6400, 30s, 50MP。)
3. 拍攝銀河拱橋。
拍出單張銀河,距離拍攝銀河拱橋還差一步。由於銀河拱橋非常的廣闊,視角接近180度。所以即使用超廣角鏡頭也沒法一次性拍攝完成。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使用全景拼接的拍攝技術了。
全景拼接在星空攝影中被廣泛的運用,它不僅可以解決鏡頭視角不夠廣的問題,還可以大幅提高像素與畫質。
那麼如何進行銀河拱橋的全景拍攝呢?方法其實並不難,我們需要將手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從銀河的一端開始,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依次轉動手機進行拍攝。拍攝時保證相鄰兩張照片間的重合度超過30%。
我這次拍攝的銀河拱橋照片就使用了12張同參數的照片,每拍攝一張轉動30度。從東南方到東北方,畫面覆蓋銀河整片區域。
(注意:拍攝覆蓋的視角也應該更廣一點,上下左右都多拍一些畫面留作餘量,以方便後期的裁剪或者修正變形。)
【後期處理】
我們現在有了12張單張照片,但怎樣變成銀河拱橋呢?這裡需要我們後期在電腦上使用全景拼接軟體。
但在星空攝影中,攝影師喜歡選擇Pt-Gui這個專業的拼接軟體來完成。Pt-Gui不僅可以準確的對準星點,同時我們還可以選擇各種不同拼接模式,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拼接效果。
PT-Gui拼接照片大概分為以下步驟:
1. 加載所有需要拼接的照片;
2. 確定相機和鏡頭的信息;Pt-Gui可以自動識別鏡頭信息,但如果無法自動識別,則需要手動輸入焦距。
3. 點擊拼接照片, 此時Pt-Gui就會依次分析照片並進行拼接。
(PT-Gui自動識別相同星星,進行圖片對齊)
4. 如果拼接順利,就會彈出一個新的窗口,呈現拼接後的照片。如果失敗,則要返回手動增加控制點。
5. 調整全景圖的投影方式,常用的有球面投影、圓柱形投影、全畫幅投影。
6. 調整全景圖的地平線水平度。此時點擊畫面並長按滑鼠左鍵可以調整中心點,控制地平線的凹凸。而長按滑鼠右鍵則是調整地平線左右兩端S形的扭曲程度。
7. 調整照片的左右寬度和上下高度,去除不需要的區域。
8. 最後輸出照片。選擇最大尺寸進行保存。
(12張圖片依次拼接起來)
由於這次拍攝覆蓋度非常高,PT-GUI很快就識別出星點,並完整的拼接起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看到拼接後的全景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拼接方式是用於輔助圖片拍攝,以獲得更廣視角的照片。其原理和在白天拍攝全景圖片是一樣的。由於夜間拍攝星空需要長曝光,所以只能使用此方法,這並非移花接木,無中生有的修圖。
(拼接後的全景照片)
最後我們再將拼接後的全景照片,重新導入手機中。在華為P40手機自帶的調色軟體,有很豐富的調整工具。我們可以進行裁剪、亮度、對比度、銳度等參數的調整,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張精美的銀河拱橋照片了。
(在華為P40的修圖軟體中,進行適當的後期調整。)
最後完成《銀河拱橋》的作品
【更多P40銀河作品分享】
(北京房山的銀河拱橋。攝影:王俊峰)
(北京懷柔的銀河。攝影:周博)
(在銀河下露營。攝影:戴建峰)
(四川貢嘎群山與銀河。攝影:戴建峰)
【後記】
筆者從2018年開始就使用手機拍攝星空。手機攝影功能的進步,極大降低了星空攝影對於器材要求的門檻,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其中。選擇我們可以用手機去捕捉銀河、日全食、極光、流星雨等各類天象。而拍攝者畫質也從拍得到向拍得好進行轉變。
去年在美國《Sky &Telescope》雜誌發表的手機星空攝影的文章中,筆者就寫道:我們正處在新技術革命的風口浪尖。就像20世紀90年代的數字革命中,CCD技術取代膠片成為攝影的流行趨勢一樣。智慧型手機技術的革命,讓手機擁有非常多功能的攝像頭,以及不斷優化的算法。它將為星空拍攝打開更多的可能性。
現在正值五一假期,在凌晨2點後銀河拱橋就會從東方升起。快!拿著P40去拍攝銀河拱橋吧,期待你的作品:)
圖/文:戴建峰,星空攝影師、天文愛好者、暗夜保護工作者。從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到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Jeff追星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地。其星空攝影作品結合美學與科學,在國內外多次獲獎,並十餘次發表在NASA網站,以及《自然》、《國家地理》和《美國科學院院刊》等雜誌,其發起的《絲路星空》拍攝項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