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釣友的人手裡少不了一把稱心如意的魚竿,市面上那麼多釣魚竿,有哪些是被業內專家公認好用的魚竿呢?
今天漁小樂就帶大家盤點全球七大臺釣竿、八大路亞竿。(以下排名來源於蓋得排行APP,僅供參考)
臺釣竿·品牌榜
01
達億瓦
達億瓦、禧瑪諾和伽瑪卡茲是釣迷難以繞開的三大日系漁具品牌,尤其是達億瓦和禧瑪諾,不僅在中國擁有極高的知名度,而且縱橫歐美。其實這三家公司同級別的臺釣竿在調性、靈敏度以及腰力大小方面未必有高下之分,但達億瓦和禧瑪諾產品線更為豐富,市場覆蓋全面,而且營銷策略十分靈活,市佔率均高於伽瑪卡茲。而達億瓦和禧瑪諾則各有所長,「達億瓦的竿,禧瑪諾的輪」早已成為行家標配。
02
禧瑪諾
達億瓦、禧瑪諾和伽瑪卡茲三者比較明顯的區別可能是它們的設計理念及市場定位,禧瑪諾會優先考慮釣竿的美觀輕巧程度,將耐用性放在第二位,達億瓦和伽瑪卡茲則相反。市場定位方面,禧瑪諾和達億瓦比較依賴走量,經常會在年終開展促銷活動,對快要改款的釣竿也會打折出售,較為兼顧大眾市場。而伽瑪卡茲為了維持自己的品牌形象,從不降價出售。
禧瑪諾在售後服務方面優於達億瓦,所有臺釣竿均配備竿袋和保證書,即便是價格較為低廉的弧綾峰和路亞竿LUREMATIC也不例外,而且不用額外花錢購買。
03
伽瑪卡茲
伽瑪卡茲以製作魚鉤起家,其魚鉤在日本市場佔有率高達70-80%,然而真正使它確立奢侈品形象的是釣竿,售價高昂,且從不降價出售。達億瓦和禧瑪諾的旗艦產品雖然也動輒上萬,但經常會有年終促銷和清庫存打折活動,消費者只需靜待一兩年便可以較實惠的價格入手。而伽瑪卡茲的竿即便久候三四年,也依然是雷打不動的原價。伽瑪卡茲不削價清庫存未必百無一利,至少對購買了高階釣竿的玩家來說,10年內要維修都可以找到原廠的備品配件,產品更新換代快的達億瓦和禧瑪諾就沒有這方面的「優勢」。
04
光威
光威生產的漁具佔全球市場的 1/8,它在國內的地位也舉足輕重,不僅主導起草了輕工業標準《釣魚竿》(QB/T 1476-2004),更是國內頂尖的碳纖維供應商。眾所周知,碳布等級影響釣竿的調性和硬度,等級越高,竿身越輕硬挺,用在競技釣中才能超常發揮。但碳纖維核心技術一直被日本及歐美國家控制,國內廠商嚴重依賴進口,而光威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自主研發碳纖維,現已獲得42項技術專利,碳纖維原料的大規模量產也大大緩解了國內同行的成本壓力。
放眼國內外市場,光威臺釣竿的高性價比屬性也不會改變,200元左右就能選到一款性能不錯的竿子。竹山系列對新手就十分貼心,五代產品售價均不超過250元,價格高低可從塗裝判斷,塗裝越精緻,價格越高,這個規律適用於所有光威釣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廠家在塗裝上所花成本並不高,差價一般不會買來性能的提升。
高性價比的特點讓釣友放心選擇光威,而皮實耐操則解決了新手經常斷竿的煩惱。手握光威釣竿,即便學藝不精,也可以盡情揮竿。如果不慎意外斷竿,那也不用擔心,配節便利是光威的優勢,它家型號眾多的釣竿除了手把節以外,竿節配節大致相同,互相之間可以通用。擅長手工的釣友還可以自己更換,免去來回郵寄的費用。
05
迪佳
迪佳起源於中國臺灣,早期主營辦公家具和體育休閒用品,直到1980年才將生產重心轉向漁具,曾為日本達億瓦和瑞典阿布等一線品牌代工產品,制竿工藝較為成熟。迪佳的渠道建設比較完善,不僅在國內遍地開花,海外也設立了不少代理點。
目前國內釣具行業總體呈下滑趨勢,釣竿的產能已接近天花板,主打性價比的廠家互相傾軋,惡性競爭現象十分嚴重。在眾商家唯恐自身定價不夠低的情況下,迪佳選擇了穩重的轉型之路,最受用戶青睞的臺釣竿大多在300元以上,競技師二代和天聖極II等600元左右的竿子也有不錯的市場表現。整體而言,迪佳臺釣竿外觀設計比法萊、太平洋釣具等同行精緻,塗裝不易掉漆,使用壽命較長。更重要的是,竿身的彈性和韌性都不錯,代表作大物師的腰力就非常足,完全可以滿足釣友飛魚的需求。比較遺憾的是重心設計不太均勻,有點考驗用戶的臂力,這也是大部分國內廠商的通病。
06
法萊
法萊前身主要生產銷售玻纖竿,1998年開始擴大生產碳素竿。旗下的「法萊」、「法萊中國風」和「中法」品牌,在業內反饋良好,產品銷往美、英、韓、日等國家和地區。
國內廠商出品的釣竿難以跨過500元這個價位,大部分想越界的品牌最後都回歸到了200-300元區間,釣具龍頭光威就是比較突出的例子。相比之下,法萊對市場需求更為樂觀,它家的臺釣竿雖然下探到80元左右,但上限還是比較接近500元,整體來看,主力產品比光威高100元左右。
07
太平洋釣具
太平洋釣具曾獲歐洲釣具展覽會(EFTTEX)大馬力產品獎和臺灣商業周刊釣具品牌獎,是臺灣三大漁具品牌之一,2013年成為全國釣魚賽事合作夥伴。太平洋的市場布局與光威、迪佳、法萊等國內廠商相差不大,主攻大眾市場,尤以300元左右的臺釣竿為重。
國內漁具市場仿冒抄襲之風盛行不止,而太平洋還能潛心推出較為特別的「極細」釣竿,確實有過人之處。徵戰極細和越前松平極細二代都經受住了市場考驗,俘獲了一批追隨者。這兩款釣竿售價不超過300元,最明顯的特點是元徑僅有9.7mm,其他型號的元徑基本在20mm左右徘徊,元徑小的竿子雖然在刺魚和控魚方面稍有欠缺,但中魚後竿身弧度優美,手感清晰明朗,正合資深玩家的心意。
路亞竿·品牌榜
01
St.Croix
日系三大品牌在國內如魚得水,相比之下,主營路亞竿的美國硬漢St.Croix顯得頗為落寞,甚至連一個信達雅的中譯名都沒有,更別說與國內廠家一決高下了。而在美國本土,沒有哪個釣迷不認識St.Croix,作為全球最大漁具展ICAST的常勝將軍更是對其實力的最好證明。St.Croix旗下的Legend系列路亞竿自2012年起便連續獲得最佳淡水竿或最佳海水竿,其中Legend Glass更是大放異彩,不僅在2016年斬獲最佳淡水竿,在接下來的兩年僅憑改良版實現蟬聯,可見實力不俗。
02
G.Loomis
G.Loomis在歐美釣界的地位與St.Croix相當,曾多次奪得ICAST大獎,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憑藉E6X Bass斬獲最佳淡水竿。隨後幾年G.Loomis推出的路亞竿雖然亮點不少,然而無奈的是,在同價位型號中稍遜於St.Croix,屢次與獎盃擦身而過,但它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連禧瑪諾這樣的漁具巨頭要鞏固自己的北美市佔率也不得不與它聯手,售價4500元左右的CONQUEST系列就是兩者合作的結晶,可以說集兩家之長,一時風光無限。
03
禧瑪諾
日系三大家禧瑪諾、達億瓦和伽瑪卡茲早已稱霸中國臺釣竿市場,其中禧瑪諾售後服務最優,市場覆蓋面越來越廣,贏得了一批堅定的追隨者。國內主流釣法雖然不是路亞,但禧瑪諾依然引進了自家的旗艦路亞竿,相比之下,達億瓦僅在官旗銷售基礎款,而伽瑪卡茲則完全忽略了這個品類,可見禧瑪諾對中國路亞市場的信心。
禧瑪諾路亞竿並不遜色於它家的臺釣竿,旗下的Lesath CX曾獲得2014年EFTTEX(歐洲釣具展)「Best Rod」冠軍,在2016年則憑藉FIRE BLOOD獲得亞軍,兩款產品的拋投性能均可與老牌歐美廠家的竿子媲美。
04
達億瓦
達億瓦能夠在中國臺釣竿市場戰勝老對手禧瑪諾和伽瑪卡茲,憑藉的正是優質的臺釣竿、豐富的產品線及靈活多變的市場策略,而這些「法寶」並未應用到路亞竿上,導致了它的失利。其實它家的路亞竿在歐美釣界也有較高的知名度,旗下的PROREX XR曾斬獲2016年EFTTEX(歐洲釣具展)「Best Rod」冠軍。可能是考慮到中國尚未掀起路亞熱潮,達億瓦在布局路亞竿市場時顯得比較保守,沒有像禧瑪諾那樣大力推廣自家的旗艦竿。
05
伽瑪卡茲
伽瑪卡茲釣竿在日本本土是眾所周知的奢侈品,動輒上萬且從不降價出售,它雖然在中國開設了分公司,但主營臺釣竿,並未引進路亞竿,釣友可通過海淘途徑或親自前往日本本土選購。
在一線路亞竿品牌中,St.Croix和禧瑪諾布局最為平衡,兼顧到了普通玩家和資深釣友的需求,既有千元以下的「代表作」,高階型號也不至於過分昂貴,性能和價格相匹配。而伽瑪卡茲的定位與G.Loomis相仿,放棄了對大眾市場的經營,全力耕耘進階款和旗艦款。
06
阿布
瑞典皇室的嘉獎讓阿布聲名鵲起,甚至被譽為「瑞典國寶」。阿布的核心業務是漁線輪,近80年的生產歷史不僅為阿布積累了純熟的制輪工藝,也讓它對路亞竿的結構更為熟悉,能夠製作出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竿子。
07
Shakespeare
Shakespeare可稱為美國的「性價比之王」,載譽市場的UGLY STIK系列也不超過500元,稱得上是普通玩家的「知心姐姐」。美國路亞竿名牌St.Croix憑藉多款經典產品牢牢佔據千元以上的市場,出於差異化競爭,作為後來者的Shakespeare唯有另闢蹊徑轉向大眾市場。
其實Shakespeare並非以釣竿起家,2007年被全球最大的釣具集團純釣(Pure Fishing)收購,依仗母公司的雄厚實力,才肅清了通往路亞竿市場的障礙。2013年,Wideopenspaces網站評選美國最著名的漁具品牌,Shakespeare位列第二。
08
寶熊
寶熊生產路亞竿的經歷與阿布相仿,同樣是在漁線輪取得不俗成績的情況下乘勝追擊,推出與自家輪子配套的路亞竿,雙管齊下的經營策略既減輕了消費者的選擇成本,也能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事實上,寶熊路亞竿絕非普通的「跟風之作」,它的拋投性能已經得到業界認可,其Helios獲得2018年EFTTEX「Best New Rod」就是明證。
- End -
資料來源 | 蓋得排行APP
2020年11月20-22日,期待相聚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