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訊,深圳海關近日開展集中行動,在深港邊境地區破獲一起特大走私手機案。搗毀走私窩點兩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犯罪團夥利用無人機空中飛越邊境線,架設線纜,然後用電動絞盤牽引向境內瘋狂走私手機,初估案值高達5億元人民幣。
2017年下半年,深圳海關緝私局獲得線索,廣東河源籍的吳某糾結大量人員,在深港邊境區域進行手機走私活動。偵查中緝私人員發現,深圳市羅湖區延芳路這個小區的馬路對面就是香港,走私團夥在這裡租了兩個樓層較高的房間,每到深夜,他們便將窗戶拆下,進行走私活動。
深圳海關緝私局文錦渡分局局長 楊銳:走私團夥是利用無人機架設飛線,用無人機把線拉到香港。
香港一側是蓮麻坑村的一片空地,空地中間的一間獨立房屋就是香港走私團夥利用「飛線」向對面發貨的窩點。
在掌握了大量走私證據以後,深圳海關決定開展集中收網行動。當天,深圳海關出動260名緝私警力,對走私團夥的犯罪嫌疑人進行抓捕。在這兩個窩點內,剛剛進行完「飛線」走私的幾名嫌疑人也被抓獲,現場繳獲走私手機4000多臺及作案工具一批。
犯罪團夥為了走私手機入境,購置了大量的設備和工具,他們是怎樣利用這些設備進行走私手機的呢?
記者在延芳路峰度天下小區25層的走私窩點看到,在兩個不大的房間裡,堆滿了犯罪團夥的走私設備。
深圳海關緝私局文錦渡分局偵查科副科長 陳亮:這個房間就是犯罪嫌疑人進行飛線走私操作的工作地方,這裡離香港對面的工地其實也就是幾十米的距離,犯罪嫌疑人架設無人機,把手上這種線,直接拉到了香港那邊,就會有相關的人員進行配合。
香港一側的走私團夥將線固定住以後,就利用這種絞盤和固定在房頂上的滑輪等運送走私貨物。這種帆布小包是「飛線」走私時專門用來裝手機的,每次可以裝20部手機。
深圳海關緝私局文錦渡分局偵查科副科長 陳亮:這裡有幾臺走私用的電機,就是把手機從香港拉到深圳這邊來的電機,這裡都已經燒壞了好幾臺,因為他每天的走私量特別大,這邊有備用的,也有已經燒壞的。
為了減少電機發出的聲音,走私團夥還在窩點裡鋪設了地毯,用來消音減震。
深圳海關緝私局文錦渡分局偵查科副科長 陳亮:根據我們調查看的話,晚上開工還是很安靜的,基本上沒有打擾到旁邊的住戶,所以說每一樣東西他們都想得很仔細很清楚。
在犯罪團夥走私的手機中,以翻新的蘋果手機為主。一些舊手機在香港經過維修、翻新以後,便通過這種走私通道,以較低的價格流入到內地市場。
據嫌疑人供述,每臺翻新手機可以賺得二十到三十元人民幣,走私一臺最新款的手機則可以賺得近一百元人民幣。
深圳海關緝私局文錦渡分局偵查科副科長 陳亮:他一天可以走一萬到一萬五千臺手機,一個月的話按我們初步估算,一個月開工十五天,他一個月的收入也是上千萬的。
經初步估算,吳某犯罪團夥從進行走私活動以來,走私手機案值達5億人民幣之多。
(原標題:團夥利用無人機「飛線」越境走私手機 月入上千萬)
上海海關3月26日披露,今年以來,該關嚴打海上渠道走私,截至3月中旬,已立案偵辦海上走私案10起,其中成品油走私案9起,白糖走私案1起;查獲成品油4422噸和白糖630噸,案值分別為2540萬元和713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37名,刑事拘留35人,扣押走私工具船隻8艘。
據介紹,上海長江口水域交通便利,水上運輸發達,一些走私分子利用改裝後的小船,從境外大船上過駁走私貨物後,快速通過水路化整為零,直接在水上非法銷售,同時走私運往浙江、江蘇或長江中上遊地區。為逃避海關等執法部門的監管,海上走私分子的分工細化而隱蔽,形成了境外採購、境外中轉、海上偷運、碼頭卸駁、境內銷售等一條龍作業手段,試圖與執法部門「扳手腕」。
針對上海水域海上走私特點,上海海關採取「水陸聯動」監管打私方式,瞄準長江口水域重點渠道,實施精準打擊,快速封堵了水上走私通道。3月16日,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人駕駛「順長6號」船自舟山沈家門出發至境外,從外籍船舶接駁成品油,再以海上走私方式從上海水域偷運進口時被攔截。海關緝私警察現場查獲走私成品油600噸,案值36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成品油這一海上走私傳統品種外,今年上海水域還出現了走私白糖這一新品種。1月21日凌晨,一艘舟山籍「東靖128號」貨船進入上海水域時被執法部門攔截,當場查獲大量原產地為泰國的白糖。海關緝私警察在偵辦中了解到,1月9日,這一貨船從浙江溫州出發,前往臺灣臺中港裝載泰國產白糖,然後試圖逃避海關監管從上海走私進境。該案共查獲白糖630噸,案值713萬元。
據上海海關緝私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上走私船隻一般是用散貨船或漁船改裝,有的還以木板、油布等掩蓋油艙,私裝儲油艙、油泵等設備。通過海上渠道實施的走私不僅幹擾正常的進出口秩序,也對航運安全和水上環境帶來了隱患。此外,走私進口的成品油和白糖因為沒有經過正規檢驗,質量難以保證,如果流入市場會給消費者帶來隱患。
今年以來,上海海關共立案偵查各類走私犯罪案件55起,案值超過2億元。
2018年3月7日報導 近日廣州海關在鄭州、武漢、福州、廣州、深圳、憑祥等地開展代號為「531」的抓捕行動,摧毀一個以黃某平、張某峰為首,以偽報貿易方式走私進口凍水產品的犯罪團夥,查扣凍水產品20噸及重要書證、電子證據一批,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主要嫌疑人全部到案,案值高達1億元人民幣。
2017年上半年,廣州海關緝私部門接到一條郭某涉嫌走私凍水產品的走私線索舉報。面對簡單的嫌疑人信息,緝私部門通過對數萬條涉案信息的對碰研究,逐漸梳理出嫌疑人郭某團夥涉嫌境外訂購、走私入境、境內運輸的完整走私鏈和關係網。初步查明,該團夥受國內貨主委託,在厄瓜多、印度尼西亞和西非部分國家收購鯧魚、馬鮫魚和白蝦等凍水產品運至越南海防港,「改頭換面」以邊民貿易方式利用國內貨車運至河南、福建、廣東等地銷售牟利。該案是海關通過「智慧緝私」大數據分析、信息化手段精準鎖定重點領域走私犯罪活動的成功案例。
辦案人員介紹,該走私團夥分為訂貨、通關、運輸等不同小組。訂貨團夥在境外按照國內需求訂貨裝櫃、發貨到通關團夥指定的越南海防口岸。通關團夥提櫃後將貨物拆分,將拆分貨物偽報為邊民互市貿易方式走私入境,團夥中有專人負責租借大量《邊民證》、僱傭邊民「接車」、「拆櫃」、辦理報關、繳納稅費。運輸團夥則負責安排貨車轉運貨物進境,發貨前拍攝照片發給「下家」作為接貨確認憑證。該走私團夥有較強的反偵查意識,整個走私鏈條訂貨、通關、運輸等主要環節均由走私團夥首腦親自指揮、單線聯繫、互不了解,走私鏈條極為嚴密,具有很強隱蔽性。
該走私團夥走私包櫃運輸每櫃費用僅2-3萬元人民幣。走私分子將原產地為厄瓜多等地的貨物偽造為越南當地生產的標籤,將冷櫃貨物「化整為零」搬運入境。「走私未經檢疫的凍水產品進境不僅幹擾了國家進出口貨物監管和檢疫的秩序,嚴重擾亂國內市場貿易,衝擊了合法商家的權益。同時,走私進境過程中儲存和運輸衛生條件極差,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對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帶來風險。在此特別提醒大家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凍水產品。」廣州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