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媽媽才知父母恩重如山。初為人母為人父的我們,發現伺候寶寶的吃喝拉撒睡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就拿寶寶喝奶這件事來說吧......
雖然非常想讓寶寶吃最有營養,最好消化吸收的母乳,但是各方面的原因,母乳不足,我家寶寶還是從出生開始就混合餵養了。
直到七個多月,寶寶開始拒絕喝媽媽的奶了,因為奶水太少,不過癮,媽媽一抱他就哭,一看見奶瓶就咧嘴笑了。唉,不管啥奶粉吃飽就好,不挑食的孩子也是省心。
期間寶寶因為餓醒,在焦急等待奶粉衝好時撕心裂肺的哭聲,一家人都恨不得立刻充好奶送給寶寶,估計好多新手媽媽都感同身受。
縱使我家買了溫奶器可以及時提供溫水,但是要確保衝泡合適的水量,加奶粉搖晃後還要靜置一會兒防止氣泡……還是經常的出現不趕趟的情況。每一個環節都熟練到不能再熟練,還是要好幾分鐘的時間。尤其是半夜餵寶寶,寶寶嚎,大人叫,真的感覺像打仗一樣。
家裡的溫奶器不知是不是用的久了,水溫不準了,寶寶衝奶的水不是熱了就是太涼,最近全靠手感控制,用貝吧的降溫杯出門倒是方便,但是家用還是稍顯繁瑣,又要增加半分鐘的衝奶時間……
正在煩惱要不要買個新裝備的時候,在硬蛋看到了這款嬰萌智能衝奶機,毫不猶豫的申請了。
剛剛收到的嬰萌,迫不及待的在寶寶的遊樂場裡打開,箱子裡的泡沫防護的很到位,儀器完好。
玻璃鋼觸摸面板,做工很精緻,手感好。米灰顏色乾淨大方,據了解另外還有西瓜紅和茶綠兩種顏色。
寶寶住在姥姥家裡,我先看了說明書,感覺需要好好的試用一下,確保好用再給寶寶用,於是拿到了我自己家做實驗。
按照說明書先把各個部件拆開嘍,就這些部件,拆卸不複雜。
第一次使用,按照要求先清洗一下。
然後開始組裝,按照說明的順序一樣樣安裝。
注意定子一定要安裝到位,需要卡在槽裡。
一定要關上蓋子才能開機使用的。這個就是奶粉倉,容量還是很大的,可以容納300g的奶粉,通常一罐900g的奶粉,我寶八九天就搞定了,300g大概可以吃三天左右。一桶奶粉可以加三次。如果是盒裝的一兩次也就可以加完了。奶粉桶是密封桶,要求一周左右清潔一次,並不影響。
衝奶機的奶粉桶配件都是食品級的,商家有全面的質檢報告,媽媽比較放心。
前面這個操作面板側向打開,可以拿出混合倉。
混合倉完全做到了水、粉分離,並且衝奶的前後2s都是清水。可以自己清潔,也可以方便的取下來清潔。
衝奶粉需要用涼開水或者純淨水。
據說寶寶總是喝純淨水並不好,所以我們都給寶寶單獨準備一個壺,專門的用來裝他的水。或者喝或者衝奶,都是獨立的。媽媽家還為寶寶專門裝了大型的淨水機。水的衛生乾淨很重要。
水箱的安裝也不複雜,裝好水,平行的放入,然後下按卡緊就可以了。多練習幾次就可以掌握要領。app裡進入就有安裝的視頻教程。
晾好的水倒進水箱,水箱最大水量是1300ml,最小水量是300ml。實際有效的水量是1000ml。基本一歲的寶寶吃奶在800ml左右,一天加滿一次水就可以了。(據說這樣的容量設計,是為了保證寶寶每天都喝到新鮮的水。)
裝上水箱之後操作面板會有指示燈亮起。
左面從上到下,如果第一個燈亮了的話,那是水箱沒有裝好,需要按要求調整一下。
第二個燈亮是水量提醒。
第三個燈是藍牙指示燈。現在我還沒有連接藍牙。
水箱調整好了,就只有藍牙燈亮著了。
先來試一下一鍵衝奶的水量。長按右側加減號的中間,可以解鎖控制面板。設定水量和水溫。
設定的150ml,一鍵衝奶。目前並沒有加奶粉。需要看看水量的精確度。
說明書上水量有一定的浮動範圍,我試驗一下,然後可以自己調整一下。
實際出來的水,平視的話是160ml,根據奶粉寧可衝稀不可衝稠的原則,我們平時給寶寶衝奶都是多加一點兒水的,一般也在5ml-10ml之間。
這個app裝上之後,不僅可以識別奶粉品牌,實現科學配比,為了縮小儀器誤差,我們還可以自己手動的增減設置水量,實現比較精確的水量控制。
然後我又試了幾次自清洗,出來的水量平視大致都是120ml.
重複幾次之後衝奶機提醒水量不足。短時間內水溫也會下降。
不過很快就會恢復設定的溫度。加入5勺奶粉,準備衝150ml的奶。
速度真的很快,確實是10s以內,不過這次衝出來的奶液有些多。
這衝完都快滿了,明顯比我們手動的時候衝的稀一些。看來還是需要調整一下出水量。我先嘗一下,奶粉衝的還是很勻稱的,口感不錯,一點兒也沒有沉底結塊什麼的,看來粉桶的混合效率還是很高的。
雖然沒有奶粉了,衝60ml試試,出來的都是清水啦。
然後再自清洗一下,確保乾淨。
儀器英文名字Milking,ingmeng出品。app的名字叫做萌萌記,安裝慢了些,等了好一會兒才安好。
app裡面可以自動記錄寶寶一天的奶量。帶娃小隊的設計可以讓一家人都用手機操作管理寶寶的餵養事宜。同時也貼心的加入了春雨醫生的在線模塊,幫助新手父母答疑解惑。
打開藍牙,迅速就連接上了app。掃了一下寶寶常吃的奶粉條形碼,立刻出來適合的配比。手動調整一下奶量到150ml,水溫調到50度。泡了一杯茶,感覺溫度還是低一點兒,涼杯子可以調到53度。
數據中心自動記錄奶粉量,還可以手動記錄母乳量,還有身高體重等其他健康數據。
寶寶喝奶的表情就是愜意
評測小結:
1、覺得水箱的容量有些小,要是每次衝奶都執行自清洗的話,或者給寶寶喝點兒溫水的話,每天需要加多次水。建議水箱容量增加到1800ml-2000ml,每天可以確保執行4次自清洗,減少加水的頻率。目前還有一個解決方案,在自備一個水壺專門用來晾涼開水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加水方法,勤加水。是不是可以簡化安裝和加水的難度呢?比如可以像汽車水箱一樣打開加水^.^
2、衝奶的溫度可以自行設置這點比較科學。因為可以根據季節來自行調整,冬天41的水衝奶感覺還是偏低的,個人覺得調到53度衝奶比較合適,衝完涼奶瓶子一降溫,寶寶喝是合適的。平時我們用小白熊時間比較長一般都調在50度以上還要燙瓶子。這樣就不用燙瓶子了,寶寶正好可以喝。
總體感覺真的可以節約好多時間和力氣,是餵養寶寶的神器!等過完年返家之後,教會家人,即可投入餵養寶寶的實踐中去啦。控制面板操作比較簡單,寶寶再也不用心急的哭鬧半天了。
將來還可以給二寶用,算算可以節約多少時間心力啊。用完還可以衝豆漿,果珍,孕婦奶粉,老人奶粉什麼的,利用率高高,麼麼噠~
每月的10日是會員日,購物享受雙倍積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