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還沒起床,車間主任就打電話,說從今天開始,先不用上班了,啥時候上班再通知。
我在鎮上的一家家庭工廠上班,說是工廠,其實是一個家庭作坊,主要生產棉被的,有的出口,有的內銷。因為,我們屬於濱海城市的農村,每個鎮上都有一百多個像這種家庭作坊式的工廠。我們都覺得,自己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都能上班,很方便。
早上,車間主任打電話給我,我也不意外。因為,前天在韓國留學的小倩回村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全村都知道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全鎮也知道了。這兩天,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
小倩,比我小几歲,印象中她胖胖的,矮矮的,長得並不是很漂亮,但是皮膚很白。從小學習很努力,一直是別人家孩子的榜樣。她能出國留學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實力,當然也離不開家裡人支持。
去國外留學時,全村人都很羨慕。現在回到村裡,卻成了過街的老鼠。
一早上,微信群裡炸了鍋。七嘴八舌的,我相信大部分人村裡在鎮上幹活的人都通知不用去上班啦。甚至有人在村裡的大群裡挑事,說這時候不該回來,害的大家都出不了門掙不了錢。有一個就有兩個,很多關於他們一家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都被抖摟出來,還有人開始說一些難聽的話。(看到群裡的話,我想起了一部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說一句「落井下石」可能有點過分。)
實際上,從來沒有人不讓我們去村,更沒有官方說我們不應該出村。我們村主任,也在在群裡發話,不要恐慌,不要傳謠,現在鎮上已經來人啦,對小倩一家人了解了情況,並做好了措施,請大家放心。
讓我放心,需要先讓老闆放心,不能掙錢了,大家的情緒當然不對了。
在我們農村,上班和城裡的工廠不一樣,沒有社保,不籤合同,工資都是按天算錢,或是按小時算錢,一天多少錢,一個小時多少錢。你去上班,就有錢,不上班就沒錢。如果老闆十天不讓上班,六七百是掙不上了。
其實,有時候也理解老闆。老闆也不容易,為了復工做了很多努力,能夠買來一批口罩,每天發給工人一個,就很厲害。假如,真的出現了問題,前期的努力肯定白費,後期估計也要關門很長時間,這個損失可就大了。
對於小倩,我也很理解。從農村出來,獨自去韓國留學,本身就不容易。現在韓國這種情況,呆在那裡先不說安不安全,只從新聞上看到的韓國對國人亮起了「紅燈」,韓國民眾對國人的不友善,足以說明,現在留學生呆在那裡肯定不是一個好選擇。
目前,中國留學韓國的有七萬多人,目前滯留韓國的留學生還有三萬多。他們不回來,就是三萬個家庭的牽掛,如果回來,就有三萬個村或社區的緊張。
這樣看來,我們的「戰役」並沒有結束,一切還要嚴防。
最近,電視裡常播「疫情中隔離了病毒,但不隔離愛」。
現在,我們身處其中,就不能獨善其身。目前來說 全村都是受害者,包括小倩。我們不是志願者,也不是工作人員,需要我們做的是擁有一顆理解和包容的心,行動上聽從鎮上的安排和指揮。不該去的不去,不該做的不做,不該說的不說。這對自己負責,就是對別人負責。
(口述身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