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網紅「發洩屋」:有人怒砸酒瓶,有人專砸假模特

2020-12-27 新京報

心理專家表示,有人提供有人「買單」,說明「發洩屋」是一種生活需要,但不建議採用這種方式「發洩」情緒。

文3822字,閱讀約需7.5分鐘

穿上防護服,戴上頭盔和橡膠手套,選一根棒球棍,進入一個封閉房間,30分鐘內砸碎約25個酒瓶……一個月內,600多人體驗了這種「發洩」的感覺。

位於北京798藝術區的一家發洩屋,近日成為年輕人推崇的「網紅」。發洩屋方面介紹,參與者可以通過擊碎、損壞和破壞所提供物品來達到減壓和享樂目的。

新京報記者探訪「發洩屋」發現,這裡不僅可以砸酒瓶,還可以砸電話、鍵盤、電視,以及砸人形模特。有體驗者表示砸完確實可以緩解壓力,也有體驗者稱「比較暴力,不太適應」。

去年底,廣州出現了綜合「密室逃脫」和「發洩屋」兩項功能的體驗店。今年初,福建泉州出現收費情緒「發洩屋」,在這家「發洩屋」顧客可以砸酒瓶、砸電器、摔碗,也可以打拳擊、枕頭大戰。心理專家表示,有人提供有人「買單」,說明「發洩屋」是一種生活需要,但不建議採用這種方式「發洩」情緒。

▲「發洩屋」位於北京798藝術區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一個月超600人前來體驗 有人專砸假模特

近日,記者來到這家位於北京798藝術區內的「發洩屋」探訪。店門口展示櫥中身穿白色防護服和頭盔、手持棒球棍的模特,被砸爛的電視,以及不斷重複播放的體驗者打砸酒瓶、碎片飛濺的「發洩」視頻,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觀看。

在某團購網站上記者看到,這家發洩屋銷售最好的是雙人套餐,298元的套餐包括防護服、頭盔、手套、靜音耳塞、一張拍立得照片,以及兩大筐約50個啤酒瓶和砸瓶子的武器——棒球棍,發洩時間限30分鐘。

工作人員小河(化名)告訴記者,店內還提供砸電話、電視、洗衣機、模特等物品,但需另加錢。店內價目表顯示,玩具30元起、辦公用品50元起、家電125元起,「電視400元一臺,可以附送一個鍵盤;女模特300元,男模特350元」。據介紹,除酒瓶外,被砸得最多的是飲水機和電視。

小河介紹,一個月內有超過600人前來消費體驗,「周末高峰需要排隊。」

小河在發洩屋工作了幾個月,一些客人給她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有一個女孩帶著婚紗照過來,砸爛後用剪刀剪成了碎片;還有個女孩帶來了成套的口紅和化妝品,砸完又自己清洗乾淨。」小河稱,還有人專門來砸假模特,「有個男孩每次來都會砸一個女模特,來之前他會打電話詢問,有貨他才會來」。

「有一對情侶來的時候很和諧,砸了酒瓶和家電,砸完之後還AA付款。」小河說,體驗結束後,男孩才透露,他們是特意來這裡分手的。還有人問有沒有兒童模特,「我說沒有,她就選了一些小孩的玩具砸,小汽車、電子琴之類。」

▲「發洩屋」內可供打砸的物品,但需另外加購。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發洩」結束,有人「很爽」有人「很累」

據了解,這家發洩屋去年9月開業,此前媒體報導稱這裡一天內最多砸掉2000個酒瓶。記者在一個牆壁刷成灰色、播放著重金屬音樂的體驗房間看到,牆角堆積著發洩者砸碎的酒瓶和模特碎片,「這是不到20天積攢的量」。

「我當時剛從校園走出來,沒有適應社會的快節奏,有點煩悶,所以到發洩屋看看」,一位曾來「發洩」的女孩告訴記者,「我砸了三箱半的酒瓶子,砸完感覺當時很爽,但是一出來就回歸現實了。」

▲房間內牆角滿是被砸碎的物品,大部分是酒瓶。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從事金融行業的艾迪(化名)正面臨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壓力。「砸完感覺還挺釋放壓力的。」在其看來,發洩屋「挺適合年輕人的」。

但也有不少體驗者認為,這種打砸的「發洩」方式比較暴力,「不會再去」。

「我們是第一次來,砸了兩筐酒瓶」,一對情侶告訴記者,「感覺有一點解壓作用,但不太適應這種方式,挺累的,比較暴力」。還有一位女性體驗者表示砸完沒感到減壓,「我不會再去,砸東西挺暴力的,破壞欲真的會讓人上癮,而且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能使事情變得更糟。」

小河告訴記者,發洩屋的一個房間正在重新裝修,「有很多客人問有沒有不那麼『暴力』的發洩方式,比如撕書、捏娃娃,我們打算增加一些更溫柔的『發洩』項目」。

小河告訴記者,「發洩屋」的一個房間正在重新裝修,「有很多客人問有沒有不那麼『暴力』的發洩方式,比如撕書、捏娃娃,我們打算增加一些更溫柔的『發洩』項目」。

未成年人由監護人陪同也可體驗「發洩」

店方要求,顧客進行體驗前需要籤署一份免責聲明,其中列出十項安全須知。但工作人員表示,只要遵守規則做好保護措施,體驗者一般不會受傷。

免責聲明顯示,為安全起見,必須年滿16歲才可以參加。體驗者小白告訴記者,此前在店內碰到一個小學生,在詢問是否可以體驗時被店主拒絕。

但免責聲明也提到,「12-18歲青少年本人自願進行體驗,需在父母、成年直系親屬或法定監護人的陪同下簽訂免責聲明」。

此外記者探訪時發現,體驗並不需要提供身份證等年齡證明。

聲音

「嚴重心理問題不能靠發洩來解決」

有網友認為,「發洩屋」是一種破壞性療法,現實生活中多少次想砸東西的衝動,在這裡都可以正當宣洩。但也有人質疑,這種「暴力性」的發洩方式,是否會對發洩者產生不良的後續影響,使其更易怒?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李獻雲表示,不同人群各有各的宣洩方法,能起到作用就可以。「如果發洩者心理問題嚴重,顯然不是發洩能解決的,必要的話需要接受心理治療。」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則表示,有人提供有人「買單」,證明「發洩屋」這種模式是一個生活需要。但她並不贊同這種發洩方式。「這種暴力性的方式容易導致發洩者形成一種不良的動作習慣,並在發洩後跟隨這種習慣。」

李玫瑾解釋,所謂「發洩」,落到心理學的生理基礎上,即某些神經壓抑要通過人的身體末梢比如手腳、表情和言語釋放出來,有些人不擅長言語表達,更重的心理壓抑就需要動作來解決。

她認為,對一些到「發洩屋」砸模特、砸兒童玩具的人來說,這些被砸的物品實際上起到的是目標替代的作用。這種發洩會容易形成一些定式,體驗者會習慣使用這種方法。「面對替代對象,當你發洩得很過癮,達到目的後會認為這是一種有效緩解情緒的方式,一旦發洩的替代物不在眼前,就可能會對原有物進行攻擊。」

李玫瑾表示,最好的舒緩方法應該是運動,比如跑步、遊泳、健身,這些方式同樣可以把緊張、焦慮、煩躁通過神經末梢傳導出來。發洩是為了緩解,不要在緩解過程中增加副作用。

▲其中一個體驗房間,牆上有壓力等英文字樣塗鴉,還有一顆破碎的愛心。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背景

「發洩屋」系舶來品 近些年走紅國外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發洩屋」這一概念來自國外。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日本不少企業就設有「發洩室」,據報導,松下的宣洩室中有許多仿真橡皮人,員工可以毆打橡皮人出氣。在日本中央商務區內,還有不少提供摔盤子、擠毛豆、砸紙房子、假機槍掃射的地方。

2011年12月,美國達拉斯市中心開設了一間「發洩屋」,預訂人數爆滿。

2016年,英國首個「憤怒屋」在諾丁漢郡開張。經營者扎克·斯潘塞將一間廢舊教堂重新裝修,在這裡,顧客可以20分鐘內用球棒、鐵棍或是錘子打砸各式物品。「憤怒屋」會為顧客配發安全帽、手套和護目鏡,但參與者需籤署免責聲明,「憤怒屋」將不對任何損傷負責。

新京報記者 吳嬌穎 實習生 梁寶欣 攝影記者 鄭新洽 編輯 張暢 賈文程 校對 陸愛英

值班編輯花木南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不能指望一個暴力的「發洩屋」
    穿上防護服,戴上頭盔和橡膠手套,選一根棒球棍,進入一個封閉房間,30分鐘內砸碎約25個酒瓶……一個月內,600多人體驗了這種「發洩」的感覺。位於北京798藝術區的一家「發洩屋」,近日成為年輕人推崇的網紅。
  • 發洩屋的「憤怒」生意:人們花錢光顧,只為瘋狂打砸
    除此之外,發洩屋還提供假人模特、老式電視機、DVD、電飯煲、鍵盤、印表機等「古董物件」。它們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隨處可見,你在憤怒時手邊想砸卻不敢砸的物件。客人們砸完套餐內的酒瓶後,續費最多的是舊鍵盤。相比瓶子崩裂聲略弱的鍵盤,更多是發洩者對於工作的變相宣洩。曾有四個程式設計師,他們交替捶打放在汽油桶上的鍵盤,最後蹦到地上的殘片也沒逃過再次被砸得更碎的命運。
  • 濟南一家情緒發洩屋因主打暴力發洩走紅
    體驗者穿上防護服戴上頭盔和手套,體驗砸酒瓶。 新時報記者劉玉樂 攝 近日,濟南的一家情緒發洩屋因主打暴力發洩而走紅。不過開業2個月來,暴力發洩屋沒有出現像其他城市那樣排長隊體驗的情況,「基本都是學生來玩個新鮮,真正因為壓力大前來發洩情緒的不多」。或許濟南的年輕人壓力不大,畢竟在全國排名中,濟南的幸福指數比較高。
  • 「發洩屋」之思:何去何從的情緒?
    一個個酒瓶被棍子擊碎,聲音很大,頻率很急,接著是短暫的停頓和喘息聲。突然,破碎聲再次響起,爆發出比之前更大的力量。走出這間擺滿酒瓶、任人隨意打砸的粉碎屋,捲髮女生摘下防護頭盔,露出凌亂的頭髮,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好爽。」「休息會兒吧。」老闆對剛出來的女生說,語氣柔和。接著他走到房間裡,關掉了燈和音樂。
  • 慢新聞 | 砸電腦、砸電視、砸風扇……「情緒發洩屋」你需不需要?
    或許牆面上的那幾個大字,能解釋其走紅的原因——「情緒發洩屋」。每日,做好一切準備後,他便會站在櫃檯前,微笑著等待每個客人的到來。對熊尚策和他的客人們來說,這裡或許是都市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一角。▲發洩前,需穿上防護服裝。
  • 男子開了一家發洩店 天天有人到此砸東西 即可以釋放壓力還能夠賺錢
    來自英國的一位男子斯龐卡就從這其中發現了商機,對於那些不善於溝通,又沒有地方發洩平時自己的情緒的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場所,他建造了一座「發洩屋」,就專門提供給那些有火無處發的人們,沒想到生意竟然非常的火爆,天天都有人。
  • 網紅減壓方式:枕頭大戰、發洩屋、減壓館是曇花一現,還是長久經營?
    (原標題:網紅減壓方式:枕頭大戰、發洩屋、減壓館是曇花一現,還是長久經營?)
  • 禪修靜心 砸瓶發洩 外媒:中國「高壓」人群放鬆有新招
    另據路透社1月13日報導,25歲的金夢(音)和她的朋友一起在北京創建了Smash發洩屋,幫助人們應對生活壓力。報導稱,邱思宇(音)來到Smash發洩屋,使勁揮舞棒球棍,沒幾下就把老舊的車載收音機打壞了。她的兩個朋友打壞了電話、音響喇叭、電飯鍋,甚至還有假人模特。
  • 古田:酒後發洩情緒 男子怒砸警車等財物獲刑八個月
    寧德新聞網1月8日電 (李餘鳳)古田一男子酒後為發洩情緒,竟怒砸派出所玻璃大門、警車及其餘私家車擋風玻璃、後窗臺擱物板,被砸財物價值共計3357元。日前,古田法院審結一起尋釁滋事罪案件。據悉,2020年5月23日23時許,戴某某酒後為發洩情緒,在古田縣吉巷派出所門口持磚頭和花盆砸該派出所的玻璃大門及門口兩輛警車的前擋風玻璃。後戴某某又分別砸壞被害人程某甲、程某乙、嚴某某停放在吉巷派出所周邊的私家車後擋風玻璃、後窗臺擱物板。經古田縣價格認證中心認定,被砸財物價值共計3357元。
  • 發洩屋亮相邕城,多種方式釋放你的不開心,顧客以年輕女性居多
    最近,南寧出現了首家「發洩屋」,顧客在「發洩屋」裡,可以通過擊打、猛砸、喊叫等方式,宣洩負能量。大大小小的玻璃瓶、一臺臺電腦顯示器、各種型號的印表機和電腦主機,這些都是給顧客用來發洩的物品。當然在發洩壓抑的情緒之前,得先做好安全防護。穿上防護服、戴上手套、面具,宣洩之旅才能正式開啟!
  • 北京西單女子怒砸專櫃怎麼回事?女子為什麼要怒砸專櫃視頻曝光
    12月26日,「北京西單」上了熱搜,小編好奇點進去看了一下,發現說的是一個女子怒砸化妝品專櫃的視頻。視頻顯示,女子顯示將口紅用力的劃在桌上,被制止以後就拿紙巾做出擦眼淚的動作,隨後性情大變抓著化妝品就是砸,附近的顧客聽到動靜也紛紛側目。究竟是什麼導致女子怒砸專櫃呢?最後事情走向是怎樣的?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扔瓶子,打屏幕……你需要「情緒發洩屋」嗎?
    穿上防護服,拿起棒球棍,可以砸啤酒瓶、盤子、鍵盤甚至是顯示器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在廣州記者走訪了第一家「情緒發洩屋」,據了解每天最少有10名顧客前來體驗。對此,專家表示,「情緒發洩屋」的存在或許給人們情緒宣洩提供了新的「出路」。
  • 成都「情緒發洩室」:花錢買套餐砸家電是舒緩情緒還是助長暴力?
    隨著人們工作壓力的越來越大,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你是否暢想過通過破壞東西進行情緒發洩呢,就在大家都在暢想的時候,有人把它變成了現實—在成都某發洩室,穿上防護服,帶上頭盔,拿上棒球棒或斧頭,你就可以隨便砸,但代價也不小,舊顯示器128元,冰箱400元……
  • 「發洩屋」不是疏通心理問題的正解
    位於798藝術區的北京首家「發洩屋」,近日成為備受年輕人推崇的「網紅」「發洩屋」的工作人員稱,他們打造的體驗房間,讓參與者可以通過擊碎、損壞和破壞所提供物品來達到減壓和享樂目的。(4月21日《新京報》)  中醫有句話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其實,人的心理問題與中醫講的氣血不通也是十分相似,如果不從根本上找到正解,心理問題仍舊是一個久治不愈的病症。
  • 硬核發洩室、羊駝咖啡廳...假期餘額不足,體驗「新奇特」要抓緊了
    硬核「情緒發洩室」穿上防護服,戴上頭盔和橡膠手套,選一根棒球棍,進入一個封閉房間,30分鐘內砸碎約25個酒瓶、碗,甚至電腦……在成都已經有很少一部分人體驗了這種「發洩」的感覺,除了年輕人會來這裡發洩情緒,當然也包括小部分中年人,畢竟這種發洩情緒的方式如此方式簡單、粗暴但有效——砸東西。
  • 自助存錢未到帳 男子竟怒砸ATM機
    自助存錢未到帳 男子竟怒砸ATM機 2019-09-18 10:58參與互動    自助存錢未到帳男子竟怒砸
  • 砸鍵盤、砸碗能減壓?杭州小夥在「網紅店」一通發洩,結果懵了
    整個項目體驗下來,黃先生覺得「枕頭大戰」和「懸浮屋」有意思,某些場景拍起照片來也很漂亮。一進去,一入眼的就是四五個「網紅拍照點」。既有年輕人在一起自拍的,也有家長為孩子拍照的,或許拍出美美的照片也是這家減壓館定義的「減壓方式」。
  • 女子情緒失控,怒砸專櫃化妝品,櫃員:你繼續砸吧,已經5000了!
    根據網友爆料,竟然有一名女子,把專櫃的化妝品給砸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根據網友拍攝的視頻,我們可以看到一名身穿白色大衣的女子,坐在專櫃前,她一開始拿起試用裝的口紅就往桌子上亂畫。旁邊的櫃員看到後要求她馬上停手,但是這名女子根本就當做沒聽見。
  • 成都「00後」開首家「情緒發洩室」:自己才是壓力最大那個
    在成都的街頭有這樣一家「情緒發洩室」,專門「接納」人的負面情緒,排解壓力。  酒瓶、碗、收音機、筆記本電腦、臺式機……是可以花錢買來砸的東西;防護服、手套、頭盔、長筒套鞋……是發洩前的防護裝備。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店老闆張梨洋今年19歲,是一個標準的「00後」,他在成都開了首家「情緒發洩室」。
  • 「減壓屋」火了,客人想砸什麼就砸什麼!90後女孩憑此月賺過萬
    所以最近有一種叫「減壓屋」的場所特別流行,客人在裡面想砸什麼就砸什麼!90後女孩還因此月賺過萬呢。 而這個屋子裡的設備也非常簡單,主要就是一些讓人們發洩和減壓的物品。並且在經營了幾個月後,甚至每個月的收入都超過了好幾萬塊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