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 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就是「親...

2020-12-27 央廣網

  導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數百項重要改革成果。央廣網於近期策劃推出《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專欄,全方位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理論表述及形勢論斷,對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精神進行深度解讀。

  

  「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領導幹部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交往是經常的、必然的,也是必須的。這種交往應該為君子之交,要親商、安商、富商,但不能搞成封建官僚和「紅頂商人」之間的那種關係,也不能搞成西方國家大財團和政界之間的那種關係,更不能搞成吃吃喝喝、酒肉朋友的那種關係。我常在想,新型政商系應關該是什麼樣的?概括起來說,我看就是「親」「清」兩個字。」

  ——2016年3月4日,習近平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的講話

  在我國現階段,政商關係涉及的主體是具體而豐富的。從「政」的方面來看,既包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又包括不同級別的地方政府。從「商」的方面來看,「商」也有多個層面。以不同所有制來劃分,有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商」,有民營經濟企業為代表的「商」,還有外資或混合所有制為代表的「商」。

  政商關係是企業建立、發展過程中無法規避的問題,近年來反腐取得的巨大成果、簡政放權帶來的種種便利,讓我們看到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的希望。

  回顧過去,可以發現,總書記一直對於政商關係有著深入、全面的思考,新型政商關係與這些思考一脈相承。

  2013年3月8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表示,現在的社會,誘惑太多,圍繞權力的陷阱太多。面對紛繁的物質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2014年11月9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談到,市場活力來自於人,特別是來自於企業家,來自於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活力,就是要把該放的權放到位,該營造的環境營造好,該制定的規則制定好,讓企業家有用武之地。我們強調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多從管理者轉向服務者,為企業服務,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時強調,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李君如

  【專家解讀】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政府官員,都要按照市場的秩序、公務的規矩去辦事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表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不僅僅是口號,一旦要推進,就要研究並認識好一系列問題。依據「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規範政商關係要抓住機遇,敢於改革創新。

  市場經濟是有秩序的,官場的行為是有規矩的,無論是企業家,還是官員,都要按照市場的秩序、公務的規矩去辦事。不按市場秩序與公務規矩辦事,是目前有些官員不作為、難作為的重要原因。

  過去的話,企業家要搞項目,就會請官員吃飯,給官員送禮,塞些紅包,便能將項目弄到手。現在,這種情況不被允許了,甚至以後還要從嚴處理。不僅要依法處置受賄,還要嚴查行賄。其實之前的情況,對部分其他企業家來說,不走關係,項目辦不成,也很困惑,同時,也讓很多官員感到為難。

  這回好了,習主席把這個難題給破解掉了。今後,審批項目時,請吃飯與送禮都不接受。只要是該辦的項目,政府官員就會按規矩辦事。

  「兩會」期間,總書記在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提出了「親」「清」兼顧的工商關係。「親」即「親近」「親切」,「清」即「清白」「清正」,要求政府官員要廉政清正,清清白白,這為解決現在政商關係問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針。

  之前有好多企業家叫苦連天,總書記提出「親」「清」政商關係後,他們都非常受鼓舞。 總書記3月4日提出,3月9號就被國家報刊發表,這是很罕見的現象。3月13日,浙商總會和浙江工商聯響應總書記號召,共同發表倡議書,表現了積極的態度。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就是"親"、"清"兩個字
    習近平指出,當前,重點要解決好以下問題。一是要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務。二是要著力放開市場準入,凡是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行業和領域都應該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凡是我國政府已向外資開放或承諾開放的領域都應該向國內民間資本開放。
  • 習近平: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係
    原標題: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係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對領導幹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 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支柱」
    這將是一次,不虛此行的思想之旅。  25日,學習小組(微信號xuexixiaozu)推薦了周新民談「習近平治國理政秘笈」系列第一篇《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貢獻」》;今天,繼續推薦第二篇《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支柱」》。  所謂四大支柱,即:  1、戰略定力  抓住戰略定力這一支柱,確保大局不偏方向。
  • 習近平:新型政商關係就是親清二字
    習近平指出,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對領導幹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係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
  •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央廣網於近期策劃推出《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專欄,全方位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理論表述及形勢論斷,對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精神進行深度解讀。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抓創新就是抓發展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導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數百項重要改革成果。央廣網於近期策劃推出《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專欄,全方位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理論表述及形勢論斷,對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精神進行深度解讀。
  •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100句金句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100句金句 2017-08-24 08:29: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
    導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央廣網策劃推出《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專欄,全方位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理論表述及形勢論斷,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進行深度解讀。
  • 繼往開來,掌舵揚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邏輯
    用「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來表述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成果,是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進一步深化和提升。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有其存在的歷史邏輯、現實邏輯、理論邏輯和政治邏輯,是中國共產黨人貢獻給世界的思想智慧。
  •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戰術上打好殲滅戰
    導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數百項重要改革成果。央廣網於近期策劃推出《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專欄,全方位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理論表述及形勢論斷,對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精神進行深度解讀。
  • 【大家談】政商關係要「清」「親」但不要「疏」
    3月2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用英文解釋政商關係中的「親」與「清」贏得一片掌聲。其實,「親」與「清」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政協會上給新型政商關係定的位。據全國政協的介紹,一年來,政商關係已經出現了一些新氣象,如換了思維、立了規矩,更重要的是「企業發展有了魂」。(3月7日《新京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大構建「清」「親」的新型政商關係力度,嚴打領導幹部與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損公肥私,風清氣正的政商關係正在形成。 但,一些官員也以此為藉口懶政怠政。
  • 習式治國理政 一片大國新天
    然而,在中國,疏忽而過的「這三年」,在習式治國理政下,卻是英雄多壯志、日月換新天。於此背景下,在中國輿論場備受關注的「『國平』十六論」,便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成就系統解讀的最佳「通俗版」。命運共同體」「新型大國關係」「親誠惠容」「義利觀」「一帶一路」「亞投」……「國平」系列文章,對重要理論與重點概念深耕細作,深入淺出,既莊嚴大氣,又清麗脫俗。
  • 治國理政3年間 習近平的10個關鍵詞
    2012年11月15日,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正式亮相,如今整整過去了3年時間。在此期間,中國與世界都經歷了深刻的變化,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站在這一時間節點上,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習近平過去3年間的治國理政思路?本報記者選出了10個關鍵詞。
  • 把握穩中求進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原標題:把握穩中求進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把穩中求進作為做好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 人民日報:夯實治國理政的政治經濟學基礎
    這一發展歷程就是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總結我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豐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夯實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政治經濟學基礎,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新境界。
  • 標註治國理政新高度(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最集中的體現。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勢」、重視「勢」。取勢就是合乎規律,順勢就能佔得先機。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傳統與現代是生生不息的連續體,中國的現代化不是要割裂傳統,而是要讓五千年文明之根吐出現代新芽。
  •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惟改革者進 惟創新者強 惟改革創新...
    導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數百項重要改革成果。央廣網於近期策劃推出《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專欄,全方位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理論表述及形勢論斷,對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精神進行深度解讀。
  •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 不能腐的制度...
    導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顯著成果。
  •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習總書記治國理政下的民本胸懷
    原標題:【治國理政地方談】習總書記治國理政下的民本胸懷執政三年,一千多個日夜,國家的總書記習近平成為了民間的「習大大」。重情義、有魄力、敢擔當、接地氣,習總書記身上彰顯的品質早已升華成了一種無法阻擋的魅力。
  • 「親」「清」政商關係是什麼?快來看明白
    共4條,闡述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目的、意義、內涵、範疇及要求。 第二章「優化政務服務」,回答政商交往中能做什麼。共9條,分別從公正平等對待非公有制企業、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等方面作出規範。 第三章「規範政商交往行為」,回答政商交往中不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