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發現最近這段時間孩子的情緒總是不穩定,因為一點小事就會發脾氣,前幾天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遊戲輸了,氣急敗壞的他直接把別人推倒了。後來小張還帶著孩子去登門致歉,結果孩子完全沒覺得自己錯了,依舊每天都跟身邊的人鬧矛盾。
而其他孩子雖然偶爾也會發脾氣,但是大多數時候都很懂事,這就讓小張很是頭疼。有人可能會覺得小張有些大題小做,但是世界經濟論壇經過研究發現,「情緒能力」已經成為了孩子的必備技能,它能決定孩子之後是否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遊刃有餘,應對自如。
孩子為什麼會有消極情緒?
每次孩子有消極情緒的時候,家長總是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家長看來,孩子的生活無憂無慮,根本沒有什麼可煩心的事情。但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緒,哪怕是孩子,也總有自己的開心和難過之處。
家長想要了解孩子的消極情緒,首先就要明白到底什麼才是情緒。簡單來說,我們所能體會到的所有感受,都可以被稱之為情緒,比如說當某件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大腦所給出的反應,就是情緒的一種。
丹尼爾·戈爾曼說過,家庭是孩子學習情緒的第一學校。這就意味著,家長有責任讓孩子了解到什麼是情緒,並且要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而控制情緒的這個能力,就是所謂的「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能力的主要內容
內容一:讓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大多數孩子有了小脾氣之後,總會得到家長的訓斥,這樣孩子就會有一個想法:只要自己有情緒波動,家長就會生氣。之後他們就會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不想讓家長知道。這樣家長會覺得孩子變得乖巧懂事了,但是孩子將自己的消極情緒都埋藏在心裡,當這些情緒超過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後,孩子可能就會徹底爆發。
所以說,在孩子有消極情緒的時候,家長不要總是不耐煩,要多一些耐心和寬容,引導孩子將消極情緒完全表達出來。
內容二:讓孩子掌握表達情緒的方法。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根本不知道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情緒,有了什麼不滿之後,他們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邊哭邊鬧。家長要做的不是以硬碰硬,用更加強勢的方法讓孩子不敢發脾氣,而是要告訴孩子正確的發洩方式,比如說帶孩子去一片空地上將自己的不滿吼出來,或者說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緩解心中的怒火。
家長如何利用「思維導圖」,擊敗孩子的消極情緒?
思維導圖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很實用的,它的方式有很多,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很多問題。而那些因為孩子的消極情緒苦惱的家長,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輕鬆解決這個難題。
首先,流程圖能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家長可能會發現,大部分的孩子在做某件事的時候總是不能專心,比如說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孩子通常要用上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這是因為在寫作業的時候他們會分心,注意力會被別的東西吸引。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給孩子繪製一個流程圖,將孩子要做的事情細化成每一個小步,這樣孩子就能跟隨流程圖來完成自己的任務。有了參照物之後,孩子的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做事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其次,氣泡圖能幫助孩子認識各種情緒。孩子小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情緒是什麼東西,家長可以利用一張氣泡圖,輕鬆讓孩子識別各種情緒。
在這張圖表裡,家長要在每一個氣泡裡面寫上不同的情緒,當孩子有了相應情緒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給他看這張圖,並且告訴他,他現在的情緒屬於其中的哪一個氣泡。這樣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能理解自己的感受到底是什麼了。
有的時候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情緒對於孩子來說是完全未知的存在,面對未知的東西,孩子總是會不知所措,很容易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只要家長能好好引導,讓孩子了解到情緒的真正含義,並且合理利用「思維導圖」,就能讓孩子接納自己的消極情緒,不再亂發脾氣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家長一定要多一些耐心,不要總是對孩子發脾氣。這種做法也許會讓家長心裡舒服一些,覺得自己把心中的怒火發洩出來了,但是卻會讓孩子十分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