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講給孩子聽的清明節禮儀及習俗

2021-01-21 華夏盛德禮商書院官網

本課寄語:清明節有很多的風俗,比如,掃墓,踏青,吃青團等等,那為什麼會有這些風俗呢?請帶著這些問題讀文章,你會有收穫的。——華夏盛德禮商書院

今天少兒禮學網上微課由少兒禮學教育師導師程昱。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清明節的文化民俗禮儀。

01清明節的由來

每年的四月五號是清明是,清明節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合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節有很多的風俗,比如,掃墓,踏青,吃青團等等,那為什麼會有這些風俗呢?這就要說到清明節的由來。

相傳在我國的春秋時期,有一位國君叫做晉文公,它的名字叫做重耳。他還沒有做國君的時候,很多人想要害他。為了躲避災難他只能逃到國外。

身邊還帶著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 名字叫做介子推。他們在國外東奔西跑,到處流浪。有一天他們經過一片荒地,重耳用虛弱的聲音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好餓呀!」說完就暈倒在了地上。

介子推一聽,連忙就去找吃的,可是他找了半天卻發現什麼都沒有, 他失望極了,心裡急得像著了火,突然,他想到了什麼?他猛的,從懷裡抽出一把鋒利的刀子。

重耳躺在地上,感覺越來越難受,這時介子推回來將一塊烤肉遞到他嘴邊說,公子吃些烤肉吧。重耳立刻大口大口吃了個痛快,肚子吃飽了 頓時精神百倍。就問道:「奇怪呀,這裡什麼也沒有,你從哪兒弄來的這麼一塊兒肉啊!」介子推沉默了,這時重耳看見介子推的腿上不停地在流血,他大聲驚呼,你是割了自己腿上的肉給我吃的呀!

重耳感動極了,對他說,您真是對我太忠心了,等我做了國君,我一定要好好報答你。

19年後重耳終於當上了晉國的國君,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賞有功的大臣,可是唯獨忘了介子推。後來有人提醒重耳,大王,你怎麼把最大的功臣介子推給忘了?他可是把自己的肉割下來給你吃,救了您的命啊。重耳一聽 立刻想了起來,慌忙去尋找介子推,可他怎麼找也找不到。後來才知道,他因為太傷心,悄悄回到家裡,收拾東西,帶著自己的媽媽躲進了綿山。

重耳帶了許許多多的士兵來到了綿山,命令他們一定要把介子推給找出來。可是綿山太大了,他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有人給重耳想了個辦法,他讓士兵從東西北三個方向放火燒山。介子推為了避火一定就會從南面這個方向出來。可是這火燒了好久好久,整座山都燒光了一直都沒人出來。大火過後人們在一棵燒焦的柳樹下找到了介子推和他母親的屍體,在邊上的樹洞裡還看到有一首介子推的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意思是希望重耳可以以他的事情為警告,常常反省自己不忘老百姓,做一個勤政清明的好皇帝。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忠義的介子推,每年他的死難之日都會對他進行祭奠,這便是清明節風俗的來歷。

延續到今天,在清明節我們就有了掃墓風俗。在這一天,我們會去祭拜先人。我們需要懷著一分孝敬之心,紀念我們家族中已經逝去的長輩,同樣我們也可以去烈士陵園,去緬懷我們為祖國犧牲的那些英勇忠義的烈士!

02清明節掃墓祭掃的禮儀

首先,我們不可以大聲喧譁,這是對先人的一份敬意,也是對其他正在其他祭拜的人的一份尊重。

其次,因為通常墓園,陵園都有很多的植物。所以,要破除一些迷信的老習慣,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並且不要點燃明火燃燒一些祭祀之物。這樣會容易引發火災。

其實清明節,是讓我們對先人的追思之時,滋養心中的孝義之情,讓我們可以更多的去孝敬身邊的長輩與家人。

03清明節踏青習俗及踏青行為禮儀

清明節的第二個習俗是踏青。因為清明節他不止是一個節日,更是24節氣之一。時逢春天,萬物復甦,景色宜人。

踏青往往又在郊外舉行,所以大家慢慢的就把掃墓和踏青郊遊結合了起來。那在踏青郊遊的過程中,我們也常常會發現一些不文明,不知禮的行為。

比如說大家在賞花的時候,有人隨手摺花;有人甚至爬上樹幹,搖晃枝杈,搞一場人工花雨;逛公園的人們中,時常會發現一些人隨地亂扔紙屑;或是為了拍一張好看的照片而去翻越圍欄;在草地上點燃篝火……等等。這樣的風氣危害很大,那我們在踏青遊玩的途中,要時時記住:

逢清明,風盈盈,念先人,再踏青。

丟紙屑,翻圍杆,點明火,要批判。

不摘花,不爬樹,文明遊,好風俗。

04清明節各地不同的風俗

說完踏青,我們再來說一說大家都喜歡的美食。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清明節吃青團,是歷來的風俗,清口軟糯,甜香可口,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愛。

因為介子推最後是死在一棵大柳樹下。所以在頭上戴柳條也是一種清明的風俗,它有著驅邪避災,保佑我們身體健康的寓意。

另外清明節還有踢足球,放風箏,蕩鞦韆等等的風俗。

相信大家通過本節課程對清明文化民俗禮儀都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成為家長的禮友們,可以把這些故事講給孩子聽,給孩子講哪些是不文明行為,明年出門踏青時也要讓孩子做一個有禮儀的人,定不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的來歷及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看過[新白娘子傳奇]的朋友都知道有一段講的是許仙踏青片段,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細雨濛濛萬物復甦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運動活動的的習俗。
  • 清明節習俗風俗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時,祭祀和踏青,是許多人清明時期都會做的兩件事,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可遠遠不止這些。在江西,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俗,你還記得多少?另外,清明節掃墓時有很多禁忌和忌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你漲漲知識。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關於清明節踏青之說,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裡。
  • 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清明節,飽含著中國人慎終追遠、禮敬祖先的綿長人文精神。「祭如在」,在這個日子裡,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會以莊敬的態度緬懷先人,復活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古老文化基因。今年的清明節,和往年稍有不同的是,由於受疫情的影響,有些地方不能像往年那樣親友相聚踏青掃墓,但在內心深處,先人的養育之恩會永遠銘刻心間,不管用什麼方式,同樣都可以簡樸莊嚴地表達對先輩的懷念。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由來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2019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閩南清明節習俗
    原標題:閩南清明節習俗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那麼閩南清明節習俗有哪些呢?
  • 【元旦文化】元旦的由來和習俗,講給孩子聽!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告訴孩子: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對於元旦的活動和風俗以及活動形式,我們給大家準備了詳細的答案,大家一起來學習,之後在系統的講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豐富多彩和內涵意義。
  • 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傳統飲食習俗匯總
    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傳統飲食習俗匯總時間:2020-04-03 23: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傳統飲食習俗匯總 4月4日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清明節,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清明節由來及習俗
    一.清明節由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起源來歷和全國十大習俗盤點
    2020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2020年清明節居家隔離,不能掃墓祭拜,我們也要了解清明的主要習俗。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及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一覽
    2019年清明節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大盤點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上海清明節習俗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
  • 幼兒園清明節放假通知及溫馨提示(轉給家長)
    注意事項為了讓您的孩子度過一個充實、平安的假期,請家長在假期間對孩子加強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意識,給您以下幾點建議:1、結合清明節對孩子進行熱愛祖國、緬懷先輩等傳統教育,引導孩子自覺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做個合格的小公民。
  • 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
    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時間:2020-04-03 06:54   來源:今日頭條 窮哥在重慶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小學作文——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這天過後,春天就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暮春時節,這時春花盛放,人們紛紛踏青觀賞。中國各地清明節的習俗會有不同,但祭祀拜祖的這一風俗卻大致一樣。
  • 清明節上墳習俗知多少: 女的不能在清明節上墳 是真的嗎(1)
    清明節習俗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
  • 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習俗
    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清明掃墓祭祖習俗經歷代沿襲已成為固定的禮俗主題。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每逢清明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
  •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
    這個時節大約為清明節的前1-2天左右,從時間上來看寒食節與清明節特別臨近,而且從節日性質上來分析也可以得知,這兩個節日的主要習俗都是以祭祀為主。4.民間重要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行清節或祭祖節,相傳這個傳統節日也起源於上古時期。
  •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和傳統美食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 清明節吃什麼:18種清明節傳統食物 各地飲食習俗一覽
    說到清明節【清明節幾月幾號】吃什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如江南吃青糰子、客家人吃艾粄、廈門吃薄餅……具體清明節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18種節氣美食,不妨來看看清明節的傳統食物吧。》》清明節與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清明節吃什麼?
  • 楊道明:營裡的清明節習俗
    營裡的清明節習俗 作者 | 楊道明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在清明這天過節日,稱清明節,是我國的法定節日,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俗話說:隔山不同風,隔河不同俗;一處土地一處廟,一家門子一家天。逢年過節,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各村有各村的習慣,今講講我們營裡過清明節的習俗。 村人傳承歷史,過清明節大約需要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