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總是無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白落梅《林徽因傳》
「民國女神」林徽因,是我國浙江杭州人,是著名的建築學家、作家和詩人。大家是否知道美麗溫婉的詩篇《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寫盡溫柔的詩篇便是她所著。她被後人譽為「被美貌耽誤的建築學家」,「吃苦勤勞的獨立女性」和「不食人間煙火的清冷女神」看似是完全不相融合的兩面,但這兩面都是她,她幹過的事情可是驚天動地,我們想都不敢想。
清華大學的建築學院是她一手創辦的,她還負責參與設計了我國的國徽形象,我國的五星紅旗、人民英雄紀念碑都有這位建築家的參與設計。為我國建築美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在當時還被任命為北京都市計劃委員會的重要委員之一。
她自幼受到建築學影響,15歲時隨父親遊歷歐洲,和建築家女房東交好,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偉大志向。她當年在美國求學,想考取建築系最出名的賓夕法尼亞大學,但當時建築系沒有收取任何女學生的先例。所以她只能報考美術系並輔修建築學,令人欽佩的是,因為她輔修的成績比當時建築學主科的所有人都高,被建築學院破格錄取,成為他們大學建築系的一段優美歷史,也成為我們中國女性的一股力量。
在她畢業後,中國正處於戰亂年代,儘管如此,她也堅持走訪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並累計測繪了2000多處古建築,這一過程是十分艱辛的。當時有這麼一句話是評論她的:「她走過的考察地,單單是跳蚤都能在鋪蓋上蒙上三層。」可見當時林徽因有多刻苦。
即便是在這樣刻苦的條件下,她還是發現了當時被社會各界所不信的唐代佛光寺大殿,把日本學者所斷言的「中國唐代沒有古建築」一說化為齏粉,讓中國唐代的光輝重現。
她對於建築學的熱愛是一種崇高的大愛。二戰時, 美軍打算對日本進行空軍直升機戰略性轟炸,為了保護作為合作國的中國,專門請林徽因將中國在日本戰區的各大建築都標註出來,以免受到損傷,結果美軍不僅收到了一份標註了中國建築的保護地圖,還收到了一份囊括了東京、奈良等地區標誌性建築的古建築保護地圖。
當美軍問道為何林徽因這麼做時,她答道,建築是人類的重大遺產和文化,不能僅僅因為一次戰爭就摧毀掉這一人類歷史的結晶。直到現在,林徽因的這份大愛無疆還讓我們受到無比大的感動。
在她參與設計國徽的時候,她認為這是交給她最重大的任務,她即使重病在身,也毫不怠慢。他連續幾個月,天天嘔心瀝血一次次推翻之前的設計重新再來,直到方案最終確定。在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國徽的會議上,當她參與設計的國徽在全體代表的全體同意下通過,她淚流滿面,她完成了最光榮的任務。
在她逝世後,墓碑上只有六個字,是他的丈夫梁思成按照他們生前的約定設計的:「建築師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