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日是丹麥偉大作家安徒生誕辰200周年紀念日。我國出版界沒有放過這一契機,多家出版社不約而同地推出各種版本的安徒生作品集。並首度推出了安徒生自傳、安徒生小說和安徒生剪紙,彌補了中國讀者對安徒生認知的空白。翻譯家林樺認為,安徒生作品的出版將是2005年最熱門的出版現象之一。
從19世紀末安徒生的童話走進我國開始,時至今日,人們都是因為童話而知道安徒生。事實上,從1835年到1872年,在安徒生37年的寫作生涯中,他除了創作了212部童話作品以外,還創作了1000多首詩以及一些打油詩性質的即興小詩,出版了6部長篇小說、40多部劇本、20餘部遊記,其中有6篇是6萬字以上的長篇遊記。他甚至創作了大量剪紙作品。
安徒生小說和遊記:修復空白
近日,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啟動的「童話之外的安徒生」特別紀念活動,推出了《安徒生精品集》四部,包括安徒生的自傳《我的童話人生》,記錄他29次遊歷的日記體遊記《詩人的市場》,還包括他的兩部小說《即興詩人》和《奧·特》。這是100多年來這些作品中譯本的首次面世。
在安徒生作品的出版熱潮中,安徒生的其他作品給人的感覺似乎沒有太大名聲———他的那些童話名氣太大,幾乎掩蓋了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但《我的童話人生》一書的譯者、丹麥文學研究專家傅光明指出,作為作家,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是小說和戲劇。童話在他的創作中位居其次,當年根本沒有引起批評家們的重視。並且,現在丹麥讀者讀得最多的是他的小說、戲劇和遊記,而不是童話。
他說:「沒有人懷疑,安徒生的童話是對文學的巨大貢獻。但要真正了解他和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以及當時的社會風情,並就他對丹麥文學的貢獻做一個整體評估,考察他的全部創作是必要的。」
有業內人士對於安徒生作品能否吸引讀者表示質疑。他們認為,如果沒有200周年慶典,他的小說肯定難以出版。而在熱潮過後,安徒生那些沒有翻譯成中文的詩歌,大概就更難見到讀者了。
安徒生剪紙:獨闢蹊徑
安徒生誕辰之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了《安徒生剪影》。著者林樺在書中選編了安徒生的剪紙、拼圖和素描作品共220件,該書附錄中的短篇童話《宮廷剪紙撲克牌》是與其中的剪紙相關的作品。
在西方,安徒生的藝術家身份早已確立,人們可以在英文網站很輕鬆地搜索到安徒生的剪紙和插畫作品。而在安徒生的讀者最多的我國,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個藝術家。最早改變人們印象的是今年在國內舉行的「安徒生插畫巡迴展」。其中,最能代表安徒生藝術成就的是他的剪紙。
安徒生剪紙非常富有創意。無論是腦袋誇張的太陽人,還是在葉子上跳舞的姑娘,都給人一種無限新奇之感。據說,安徒生外出時,剪刀時刻伴他左右。他剪紙從來都隨心所欲,常常將紙對摺就開剪,有時候為了表現不對稱之美而留下部分再修整。
「安徒生的剪紙,簡直是他用剪刀在寫作。」林樺說:「對於安徒生來說,剪紙是他藝術創作的一種,就像一首詩、一篇散文一樣。他希望通過剪紙進行藝術表達。他的剪紙是我見過的剪紙作品裡面最優秀的———關於安徒生的這些成就,很多人並不知道,但他的確是一個『天才+全才』。」
安徒生童話:競爭激烈
從我國出版市場來看,安徒生的圖書作品比較集中於童話作品。很多出版社從去年就開始籌備,並煞費苦心進行宣傳和運作。據統計,自1995年11月到2004年10月,僅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安徒生童話、傳記、研究論文就有159種版本。
今年年初,安徒生作品大戰全面拉開序幕。記者了解到,譯林出版社以典藏本和精裝本兩種形式,推出了《安徒生童話與故事全集》。其中,北歐文學專家石琴娥的原文翻譯是它的最大賣點;此外,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由丹麥官方授權的《安徒生童話全集》;同時,華藝出版社也推出了「安徒生講故事」系列動漫圖書。去年年底,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安徒生童話故事全集(插圖本)》。據悉,去年10月,明天出版社也曾推出面對低幼兒讀者的《安徒生童話(彩色插圖注音本)》。
評論家楊火蟲指出,當前「安徒生熱」正在對異彩紛呈的世界童話多元格局形成一種「遮蔽」。作為經典而精緻的童話範本,安徒生童話具有偉大的價值,但它並非童話的全部,更不能成為童話的惟一。他指出,在西方,無論是卡洛爾、林格倫、懷特還是達爾,這些童話作家擁有的讀者群並不少於安徒生,其中體現的審美趣味與精神內涵也比安徒生更接近本真意義上的童話。但在我國,除了格林兄弟、J·K·羅琳和鄭淵潔,能試圖突破安徒生童話獨佔市場的局面外,許多讀者對其他經典童話幾乎一無所知!這對我國童話來說,無疑造成了誤導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