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封面
最近,在《環球人文地理》10月刊《千年南絲綢之路:穿越橫斷山脈的遠徵之歌》我寫了篇科普文章《神奇植物在哪裡?就在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環球人文地理》是教育部主辦的人文地理月刊,發行量超過34萬份,覆蓋全國各大中城市,閱讀群體過百萬,是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地理雜誌之一。所以編輯約我之後,我就答應了。拖了很長時間,終於最終交稿。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版納植物園栽種的望天樹
無根無葉,甚至連葉綠體都沒有的寄生花(上圖為朱仁斌攝影)
讓人失去甜味感受的寬葉匙羹藤
精靈般的九翅豆蔻
公眾通常對動物的興趣遠超於植物,或者對植物不感興趣,有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植物盲」(Plant Blindness)。講述精彩的植物故事,傳達神奇的一面,是促使公眾關注植物,熱愛植物,並最終保護植物的重要渠道。版納植物園做了大量工作來解讀植物的神奇,以便降低公眾認知雨林植物的門檻,讓更多的人能感受熱帶雨林植物之美。最後是幾種環球地理沒採用的奇特植物:分別是綠色花朵的南山藤、絲狀花的腺點油瓜和屍花疣柄磨芋。極為少見的綠色花朵的南山藤
腺點油瓜花瓣上具有長長的絲線,進化出奇特的絲狀花。
天南星科植物疣柄魔芋,花朵巨大,且具有一股惡臭味,吸引屎殼郎幫助其傳粉
延伸閱讀:
植物的政治智慧:「敵人的敵人是朋友」
跟隨洛克腳步,尋覓瀘沽湖的高山植物
「血色橡膠」:一種植物背後的血色屠殺
屍花與精靈:在央視《花季中國》為你講解花之奇
為王石和金飛豹講解雨林植物
假鷹爪:為什麼是熱帶亞洲最奇特的植物之一?
琅琊榆:一個獨特名字背後的植物學史故事
植物保護:羅梭江論壇上的那些裝飾植物
棕櫚科植物科普小書《妙趣棕國》
那些與蝙蝠交流的奇葩植物
精妙絕倫的中國棕櫚文化
植物藝術與文化收集:故宮花木展給植物園的啟示
視頻| 自然之蘭:說說西雙版納的蘭花
版納植物園龍腦香科植物的引種收集、研究與文化
無花果的來歷:榕樹、榕小蜂與榕樹崇拜
植物保護:羅梭江論壇上的那些裝飾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