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金勤 通訊員 鄧濱)8月17日下午,十堰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切實做好全市各級各類學校2020-2021學年秋季開學工作的通知,具體通知如下:
一、開學時間安排
(一)中小學校(含中職學校)
1.招生時間
小學:8月26日—28日 初中:8月25日—27日
2.報到時間
(1)小學:一年級8月29日到校報到,其他年級8月31日到校報到。
(2)初中:七年級8月28日到校報到,其他年級8月31日到校報到。
(3)普通高中:高一年級新生到校報到時間原則上不早於8月20日,高二、高三年級各校根據實際情況妥善安排。
(4)中職學校:各校根據實際情況妥善安排。
3.上課時間
全市中小學校(含中職學校)9月1日正式開學上課。
(二)幼兒園
各幼兒園根據實際情況9月1前完成報到,9月1日正式開園。
(三)高等院校
8 月 25 日起,各高校可組織師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錯區域有序返校。各高校結合實際確定開學具體時間、制定開學工作方案,報學校主管部門和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
二、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
(一)健全疫情防控「兩案九制」。
各地各校要根據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最新技術方案,總結各類已開學學校疫情防控經驗, 科學謀劃秋季開學工作,建立健全「兩案九制」,確保人員到位、 設備到位、設施到位、物資到位、能力到位、制度落實到位。
(二)加強師生返校前健康管理。
實行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情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師生健康動態。開學前對所有師生及家庭成員、共同生活者開展連續14 天健康排查和行動軌跡追蹤。對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及從境外來堰、返堰的師生員工,要及時向屬地指揮部報告相關行程,嚴格執行隔離觀察等管控措施。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
(三)教職員工核酸檢測全覆蓋。
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 教職員工,特別是新招聘的教師、保安、後勤及其他從業人員等, 要按照「應檢盡檢」工作要求在開學前完成核酸檢測,確保核酸檢測不漏一人。所有學校(幼兒園)教職員工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者方可返崗。引導和鼓勵學生、幼兒進行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
(四)開展開學評估驗收工作。
各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要迅速對轄區春季未開學學校(幼兒園)秋季開學準備工作進行評估驗收,嚴禁評估未通過的學校擅自開學。
(五)嚴格實施校園封閉式管理。
各級各類學校要嚴格按照 「五個一律」「四必」要求管控學校大門,實行校園封閉式管理,校外人員無必須不進校園;深入推進平安校園「七防工程」建設,全面落實校園安全「三個 100%」要求,健全校園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六)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
各地各校要強化學校與衛健、 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協調聯繫,形成教育、學校、衛生、醫院、 家庭和疾控部門「點對點」協作機制、監測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 加強和完善醫校無縫對接和聯動,落實學校保健室和專兼職校醫配備,明確責任分工,實現常態化聯防聯控。要認真落實「早發現、 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加強師生員工身體健康狀況監測, 發現問題及時查明病因,早治療、早康復、早返校,落實校內閉環管理。
(七)嚴格校園日常防控管理。
各地各校要合理規劃老生和新生的具體返校、報到時間,科學安排各年級上放學時間。引導師生因地因時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堅持對校園開展全面消毒消殺,加強宿舍管理。堅持做好公共場所、重點部位的通風換氣。根據校園情況合理設置人員密集度,儘可能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管理。從嚴控制、審核各類聚集性活動,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組織。加強對外賣配送和快遞人員核查、 登記和管理,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儲備足量防疫物資,安全管理、規範使用。
(八)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
各學校要上好「開學第一課」,將新冠肺炎及秋冬季傳染病防控知識、技能培訓和健康生活習慣作為重要內容,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衛生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公共衛生、疫情防控、應急處置、心理輔導等教育培訓,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和家庭教育指導。深入做好校園環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生活垃圾分類、廁所革命、落實控煙措施、呵護心理健康等工作,做好衛生消毒記錄,徹底清理校園衛生死角,切實改善校園環境。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普及工 作,提高師生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科學開展體育運動,確保學生在校每天 1小時體育鍛鍊。
(九)做好秋冬季傳染病防控準備。
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學校傳染病「一案八制」,組織全體師生員工開展學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把好五關、抓好四落實、做到七個早。嚴格落實入學入託晨午(晚)檢、接種查驗、因病缺課(勤)病因追查和登記等防控措施。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模擬演練,把傳染病防控知識和技能培訓納入開學第一課,引導師生主動接種流感等疫苗。
(十)強化家校聯防聯控。
各學校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提醒家長做好自我防護,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做好親子溝通。建立學生與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檔案,學生在校外出現發熱等可疑症狀,家長要及時、 如實報告學校,並送醫就診。
(十一)加強學校飲食安全管理。
各學校要堅持落實錯時錯峰就餐、校領導陪餐制度,做好從業人員健康監測、教育培訓, 落實食堂餐用具消殺、使用公筷公勺、食品留樣和食材檢測等措施,監測飲用水安全,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
(十二)加強師生心理健康支持疏導。
各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緩解師生緊張心理和壓力,給予心理援助,嚴防「疫後症候群」。對接受隔離醫學觀察的師生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導、宣教、關愛「五個到位」。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
各地各學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 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和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會議精神,繃緊思想之弦,扭住關鍵環節,堅決把常態化科學精準防控各項措施抓實抓細抓到位。要壓實「四方責任」,堅決杜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和鬆勁心態,毫不放鬆抓好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 安全、穩妥、有序推進開學工作,確保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 安全。
(二)壓實「四方責任」。
各地黨委和政府要履行屬地責任, 強化對屬地學校疫情防控的組織領導;行業部門要履行主管責任, 加強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監督和指導,通力合作、聯防聯控; 各學校要履行主體責任,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細化完善應急預案, 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個人和家庭要加強自我管理,主動服從學校管理,加強個人防護。
(三)加強督導檢查。
開學前,各地各校要開展自查自評, 市級開展抽查,對存在問題的學校限期整改,確保各項措施、要求落實落地。開學後,建立健全日常監督檢查和問題通報機制,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動態調整校園防控措施,改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切實築牢校園防控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