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
最近歪媽的圈子裡在討論一個奇怪的話題:在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國家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嚴格把控生育關,超生、多生的家庭需要繳納罰款,但依然有很多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為了「傳宗接代」的說法,搶著生孩子,甚至為了生孩子東躲西藏。而如今,自從2015年國家開放二胎政策後,鼓勵人們生育,國家人口整體的生育率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了。
這個現象也讓很多專家困惑不解,在開放二胎之前很多專家預測新生兒的出生率將會大幅提高,真正開放以後,出生率卻不升反降!到底是為什麼呢?歪媽在此給大家剖析一下這個現象背後的種種緣由.。
在上個世紀計劃生育時期,老一輩的眼裡,「多子多福」、「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觀念盛行,所以人們覺得能多生就多生,特別是一些想要男孩還沒有生出男孩的家庭,可能會因此而多生,直到生出男寶寶為止。那時的他們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全靠自己勞動維持基本生活,也沒有社會福利,養老就只能靠孩子。對生活質量也沒有要求,只要每天一家人吃得飽穿得暖就足夠了。
而當今社會的新一代人們隨著社會時代發展,國家的開放,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人們思想開放、崇尚和追求自由生活,不想讓自己因為孩子而被束縛。人們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會把更多的精力和熱情投入到學習、工作和自己的生活上,並不熱衷於生育寶寶。而且當今社會,只要人們把自己的職業做好,養老保險交上,就可以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美滋滋,而且一般好的公司都是有五險一金福利待遇的。所以會有更多人在維護家庭生孩子和好好工作奔前程這件兩件事情上選擇了後者。
上個世紀的人們由於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許多家庭也沒有足夠的條件供奉過多的子女上學的能力,女孩自幼就在家學做家務,剛成年就會出嫁,而且那時候的結婚也是不需要準備房子車子什麼的,結婚都比較早,生孩子也正是在年輕的時候,擁有最佳的生育年齡,具備優生優育的能力,相比晚婚晚育承擔的風險要低很多。
而如今由於思想觀念、職業、和結婚的經濟需求等原因,大多數人都是晚婚晚育,有很多人年輕時只顧奮鬥,等結婚的時候都已經三十多甚至四十歲了,晚孕不論是在精神上是肉體上所要承擔的風險都是很大的。
從前,生育孩子的成本比較低,大多數家庭都是放養的,只要孩子能吃飽穿暖就夠了,對孩子的各方面尤其是文化教育不是很重視,最多只要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也就差不多完成了孩子的養育。
但對於現在來說,人們更多的注重孩子的各方面教育,人們的育兒觀念越來越強,養育孩子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生下一個孩子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養育他、照顧他,同時也要投入巨大的財力,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給他更好的生活質量,養育一個孩子從懷孕開始,產檢、住院、胎教、嬰兒用品、服飾等,再到開始上學之後,學費、保險費、書本資料費、學習用品、家教班、興趣班、生活費等等。根據官方會計用算法計算的養育一個孩子最低基本費用是在102.5萬左右,官方算了這筆帳之後,有網友表示生了孩子之後就是消費降級,還有網友開始吐槽:生娃前手機永遠是新版,生娃後手機不壞都不換;生娃前用的都是限量款,生娃後全身都是淘寶打折款。歪媽想說,原來我們每個養了寶寶的家庭都是隱藏的百萬富翁。
而且在寶寶出生的時候需要人照顧,可能就要夫妻雙方的一方辭職專門照顧孩子很長一段時間,此時家庭的經濟濟壓力就會更大。不僅如此,可能有的家庭在結婚時還背負著房貸和車貸,如果家裡已經有了一個孩子,經濟壓力已經十分大了,與其要二胎 ,還不如把精力和財力放在第一個寶寶的身上,不至於給自己施加更大的壓力,也能給第一個寶寶比較好的成長環境。
歪媽結語:
每一個時代環境不同,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態度、所需要承受的壓力也不同,所以,生孩子這件事情還是需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的,順其自然最靠譜。
今日話題:你們家打算生二胎嗎?你怎樣看待生二胎?
我是@歪媽,家有4歲萌寶一枚,有關孕期、育兒方面的困擾,可以向我諮詢哦,了解更多的乾貨內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