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隨著兵役法制度的改革完善和退役軍人保障法的即將實施,參軍的士兵和退伍後的待遇不再區分農村和城市,但是農村出身的兵和城市出身的兵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01考學是首選
隨著參軍熱,大學生和高學歷士兵的越來越多,考學的競爭力越來越大,在這個特殊的領域裡,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一點不為誇張,在這裡科普一下考上軍官學校的未來幾種發展,都是相當不錯的,
一、軍校畢業後,造詣深厚,資源豐富的可以長期在部隊發展,幹到師職以上幹部退休或者實現當初參軍當將軍的夢想。
二、軍校畢業後,在部隊幹到副營職幹部(相當於地方的副科級)轉業回到地方,作為軍隊轉業的幹部,都是列入公務員隊伍的,一般選擇公檢法單位的較多,因為公檢法單位都是軍事化管理,部隊的軍官幹部都是接受十多年軍事化管理的標兵,服從意識較強,聽指揮,講黨性,雙方都得心用手。
三。軍校畢業後,在部隊幹滿十八年後,可以選擇自主擇業,也就是保障法中說的逐月領取退休金,根據不同的年限,不同的貢獻大小,立功受獎情況等綜合因素,按照規定的比例發放退休金。
02提幹,能提幹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說提提幹,小編以自己曾經在部隊的經歷告訴大家,這還真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成才機會,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提幹牽扯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年齡、學歷、是否黨員、現任職務、立功受獎情況、民主評議、群眾基礎、軍事素質、自己所在連隊,營,團的競爭對手,關鍵的是團級單位每年1個名額,旅級單位1-2個名額,師級單位2個名額,這是有嚴格限制的,想想吧,是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要想有把握必須是NO.1絕對的男一號才行。
03轉士官也是一種成才
對於成才的三部曲來說,轉士官是含金量最低的一個了,但是能轉上士官,也是一種成才,要消除一種誤解,不要看不上士官,士官的選取要求也是很嚴格的,隨之從嚴治軍的不斷加強,士官的選取也是優中選優,為了為部隊保留人才,士官的待遇也在大幅度的逐年增長,相序改革的兵役制度和退役軍人保障法都對士官的服役年限和貢獻大小作為衡量標準,達到一定的條件,比如服役滿12年或者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獎勵的退役後有國家安置工作,而且大部分都會安置在機關事業單位,最差最保底的也是全民所有或者國有企業等旱澇保豐收的單位。
小編感言:今天的中國參軍光榮,崇尚軍人,勢不可擋,不管是來自農村的兵還是城市的兵,既然選擇了參軍,就要一望無際的去奮鬥,去付出,去拼搏,不管這三部曲中的考學、提幹還是轉士官,只要奮鬥獲取了其中一樣,都是勝利都是成才,都不算辜負了我們的青春年華。